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上初中时我已经对文学有了特别爱好经常找一些文学方

延安日报 2012-12-08 17:39 大字

从上初中时,我已经对文学有了特别爱好,经常找一些文学方面的书来读。有一次我得到一本已经磨损了封面的杂志,无意间读了上面一篇名为《人生》的小说,当时我就觉得读起来很亲切,因为小说的人物和场景描写都很熟悉,后来拍电影《人生》的时候我才知道,那本杂志是《收获》,小说《人生》的作者路遥,是我一道川邻村郭家沟村人,在西安工作,这便是我对路遥的初步印象。

我上高中时,由于小说《人生》改编的同名电影播放,路遥已经很火了。那时学校里也兴起了热潮,各大学校纷纷创办文学社。我也和几个同学办起了一个名叫《冲浪》的文学社,我们自己写稿、组稿、画封面和插图。第一期的封面,我画的是很大的浪花和冲浪者,感觉很好,刊出后在全校引起了很大反响,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文学社,学校也给予了支持,分配了一间教室

作为我们文学社的活动场地,并安排了一名专长文学的语文老师进行专门辅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读文学书,并且分类讨论,各抒己见,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记得我当时对小说《人生》的读后感是:“该小说故事生活、观念创新、时代感强,但语句平淡,文学感较差”。其他同学也有别的观点,有时我们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老师只好站出来当和事佬,各表扬几句了事。

尽管对路遥的作品有一些看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路遥这个当红作家逐渐产生了好奇和关注。我读了他写的《在困难的日子里》等其他作品,并且也听到了关于他的一些事。讲这些事的人

一般都是他的同学或者同事,他们总想讲得具体生动,来表示他们与这位名人的关系很近。后来有人也写了许多回忆文章,大概内容就是,路遥本是清涧县王家堡村人,因为贫困8岁过继给延川他的伯父。他在延川上初中时,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他和许多青年人一样对这次政治运动投入了很大的热情,积极参加辩论、张贴大字报,并担任了其中一派的头目,运动发展到“武斗”时,双方都有死伤,这事情在“文革”结束不久受到了法律的追究,“文革”后期,社会逐渐安定,路遥在延川县剧团工作时,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历程,他与几个文学朋友创办了《山花》文学刊物,他们以《山花》为平台,创作了许多

颂扬工、农、兵的文学作品,《山花》的创办也为后来延川县浓厚的文学艺术创作氛围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后来,路遥被推荐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一家文学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和文学创作。通过这些故事,使我对路遥的作品内容和创作动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与路遥有一面之缘。那是我上高中期间,一天,学校通知文学社同学到县政府五楼会议室听路遥作报告。那天路遥讲了他对延川感情很深,鼓励我们要有做大事的理想。他说自己上中学时,曾有过在延川河滩上放火箭的想法。那天,路遥的报告我并没有专心听,我用钢笔在一张

假期作业的封皮上给路遥画了一张肖像速写。

上大学时,在西安莲湖路附近的一个书店里,买了一套《平凡的世间》。路遥的作品,艺术感染力与影响力之大,不是我一个小文化人能说尽道尽的。有缘的是,大学毕业后,我被调到路遥工作过的《山花》编辑部上班,并独立编辑《山花》。在《山花》编辑部工作,给我的感觉是:要办好《山花》只靠按时上下班是不够的,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还要争取上级的支持,可想而知路遥在那个物质比较困难的岁月里,要办好《山花》是何等的艰辛。

路遥是我的家乡走出的著名作家,虽然去世十多年了,但他的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他“像牛一样劳动”的精神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如今,《山花》创刊已经四十周年了,谨以此文,献上一个文学后辈对路遥的怀念与敬意!

●高如杰

新闻推荐

新建污油泥无害化加工处理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二次公示)

陕西省境内油田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位于安塞县王家湾乡马家塬村,项目占地13340m,建设污油泥无害化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能力2万t/a,生产原油7000t/a。总投资579.63万元。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