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女猪倌的致富经 ——记三原县渠岸乡新科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婷

咸阳日报 2012-12-06 23:45 大字

如今,焦婷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存栏100余头母猪、年出栏3000余头育肥猪的现代化标准生猪养殖场。

本报记者 刘伟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打过工、做过生意,但提及她,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可不一般,精明又能干,是个女强人。”她就是三原县渠岸乡新科生猪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兼理事长焦婷。

焦婷出生在三原县渠岸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的负担使她无缘大学梦,离校后便在家务农。但这位看似平凡的农家女,却不满足眼前平平淡淡的生活,她来到西安学计算机室内外装潢设计。学成后,焦婷踌躇满志地去天津等地打工、做生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日子可谓酸甜苦辣,在外闯荡的焦婷后因各种原因被迫回到家乡。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5年底,焦婷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信息,于是她多方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前往各地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搞养殖业。

虽然搞养殖会存在一定风险,但焦婷始终坚信“只要不放弃、不言弃,就会在自己的创业征程上留下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横下决心,说干就干,可是当时家庭经济困难,自己仅有两千余元,想办一个有规模的养殖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跑前跑后,从亲戚朋友那里筹措到十几万元开始了她的养猪生涯,迈出了艰辛创业的第一步。

2006年初,她开始在渠岸乡惠家村田家组筹建自己的现代化标准生猪养殖场。通过找政策、寻资料、外出参观学习,同年4月建成了200多平方米标准化生猪养殖舍。5月买回第一批仔猪120头,开始投栏养殖。

从此,焦婷一头扎进猪舍,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新征程。潜心研究饲养技术,掌握猪的生长特点,仔猪生下来该干什么,用什么药,如何预防,如何配制饲料,她都虚心向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的老兽医请教,晚上就埋头钻研各种相关的养猪书籍,平日空闲时还去参加各种生猪养殖培训课程,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技术。

小试牛刀后取得成功的焦婷并没有满足于现状,通过几年的养殖,她感到养猪市场大有可为,于是坚定了做大做强的决心。2008年12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焦婷成立了三原县渠岸乡新科生猪专业合作社。2009年,她前往北京中国育种集团华都种猪繁育场参观并先后引进法系大白,美法系二元,杜洛克60余头。

如今,焦婷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存栏100余头母猪、年出栏3000余头育肥猪的现代化标准生猪养殖场,2009年被评为咸阳市农村科普带头人,2010年还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虽然头顶诸多光环,但在焦婷看来,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富,为了带动那些仍在致富路上奔忙的乡亲,焦婷协助他们加入到养猪的行列,经常和养殖户沟通、交流,把自己所掌握的养猪技术毫不保留地交给他们,并帮助乡亲选购育种,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防治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共同抵御养殖市场“风暴”,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已经初尝成功喜悦的焦婷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她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农村搞养殖是有前景的,我要勇担养殖革新的领头雁,用慧眼把科学技术带给群众,为当地的养殖事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真正对得起群众口中的‘主心骨、致富人\’。”(C)③

新闻推荐

从咸阳走向世界的 “力量之神”——记华夏第一大力士龙武

本报记者刘伟文∕图咸阳是一座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更显得璀璨夺目,作为一名咸阳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这座美丽的城市,爱这片生我、养我、培育过我的热土。每每提及咸阳,我的心里都...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