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拐杖书写生命赞歌的人 ——记旬邑县残疾人作家连忠照
张建宁 本报记者 杨波海
三十多年来,他用一根拐杖支撑走上了文学创作路;三十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呕心沥血地创作出一部反映残疾人生活的力作《生命的微笑》,整部作品以朴实的文笔,向人们倾诉着那些拄着拐杖的残疾人的苦辣酸甜。他就是旬邑县残疾人作家连忠照。
艰难求医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天,在旬邑县清原镇连家村,刚放忙假的连忠照高烧不止,父亲连宗玉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将儿子送往二十里开外的县城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十多天后,经过专家会诊,年仅11岁的小忠照患上了骨髓炎。看到爱子那双肿得又涨又粗的腿。倔强的连宗玉毅然决然地和弟弟一道背着忠照辗转于西安各大医院,甚至还到过重庆、河北等地的医院。小忠照的病情反复恶化,尽管医疗费用债台高筑,仍未药到病除。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可怜的忠照被亲人们用一块门板抬回到了连家村。后来,家人又发现忠照的听力也失去了。从此,连忠照便与拐杖结下了不解之缘,漫长的无声世界又接踵而至。
甜蜜婚姻路
“我要读书,将来也要当一名作家……”连忠照开始梦想着。1988年4月,连忠照报名参加了《鸭绿江》文学函授。没料想,几年时间下来,不仅成就了他的文学梦,而且还意外地让他收到了一支远方射来的丘比特爱情之箭。
1989年冬月,在旬邑县委、县残联等单位的支持下,连忠照和远道而来的云南籍姑娘刘向月结为伉俪。婚后,刘向月到县化肥厂上班,连忠照搞起图书销售的生意。后来小两口在翠屏市场租赁了房子办起了“三味书屋”,主营起图书销售租借生意。此时,他有一个梦想,攒点钱将来安心创作。然而腿病再次恶化,连忠照不得不踏上寻医的征途,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连忠照另辟蹊径,又干起修补衣裤、换拉链的营生,边维持生计边坚持创作。因为,他始终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漫漫创作路
“上帝关了大门,但会给你敞开一扇窗户”。修补衣裤、换修拉链,渐渐让他们一家人有了少许积蓄。于是,拄着拐杖的连忠照从2008年开始构思起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妻子刘向月为了能让丈夫完成巨著,选择去了南方打工。无数个夜晚,连忠照敲击着键盘,在孤独中写作。由于腿痛,忠照趴在床上,用身体压住病腿写作,就这样,一尺多厚的初稿终于完成。当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省作协的大院,许多人为其精神所感动。省作协秘书长王芳闻亲自帮助连忠照联系出版事宜。
今年8月,凝聚着连忠照心血的长篇小说《生命的微笑》由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题写书名。《陕西日报》、《咸阳日报》纷纷进行报道。
如今,连忠照已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他的自传体散文《一个残疾人的文学人生》被收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散文《乡村食话》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21世纪年度散文选》。但他仍不满足,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创作反映城市生活的爱情小说《欲望窗口》(暂定名)和一部反映渭北旬邑一带百年来社会变迁的《渭北一百年》。我们期待着,连忠照——一个用拐杖书写生命赞歌的人,他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阔。(C)(5)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伟文∕图咸阳是一座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更显得璀璨夺目,作为一名咸阳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爱这座美丽的城市,爱这片生我、养我、培育过我的热土。每每提及咸阳,我的心里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