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闪耀在高原上的文学之星 ——访原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董生龙

咸阳日报 2012-11-06 23:46 大字

本报记者 杨波海

咸阳是我的故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是当代文学的重镇之一。从这里,曾经走出了众多的著名作家,我为出生和起步于这方厚土而感到自豪。作为文坛中人,我时刻在关注着咸阳文学前行的脚步,为家乡文朋诗友们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由衷的喜悦。我衷心祝愿故乡咸阳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和谐、幸福美满!  ——董生龙

在中国文学璀璨夺目的星空,有一颗闪耀在青藏高原上的文学之星,他就是曾任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达11年之久的董生龙先生。

矢志追寻文学梦

1949年农历正月十五,董生龙出生在乾县王村镇淡头村董家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955年秋到1962年,他在本村完成了小学学业,考入杨汉中学。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通俗演义公案传奇之类的书,而且喜欢上了唐诗宋词。1965年,董生龙初中毕业,考入西安公路学院中专部,在此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中外名著。

1970年,中专毕业后,董生龙奔赴青海,在柴达木汽修厂当上了一名钣金工。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董生龙坚持写诗作文。1973年他的诗歌在省内报刊头条发表,于是他成了工人阶级进入上层建筑的代表,1975年2月调到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理论科工作。

在海西州首府德令哈,银白的雪山,清亮的巴音河,绿野田畴,戈壁瀚海,激发了董生龙写诗的灵感。这期间,他写了大量诗歌,其中一首近400行的抒情诗荣登青海省文学期刊《青海湖》卷首,引起全省瞩目,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纷纷集会朗诵。

“四人帮”垮台后,全国迎来了文学的春天,董生龙文学创作的热情日益高涨,除诗作不时见于省内外报刊,还应邀参加青海省人民出版社编辑的诗集《啊,闪光的柴达木》。其后,他还为《青海湖》杂志和青海日报组织编辑了柴达木地区的文学专栏、专页。1978年,他创刊了柴达木地区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瀚海潮》。1979年加入青海作家协会。1984年相继出版诗集《草原的风,飘去》和诗影画册《柴达木》。1985年,董生龙担任海西州委宣传部副部长,1987年调任海西州委文联主席兼《瀚海潮》主编,同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他考入西北大学作家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回到柴达木,同年出版小说集《金黄色的光线》。1991年编著出版《江海风采》。1992年,董生龙调任青海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1996年他创作的中小学生读物《爱我青海五字歌》以汉藏两种文字出版,获青海省人民政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创作的电视剧《魂归可可西里》在中央台和各省市电视台热播,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提名奖、西北五省(区)天马奖、省人民政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1998年出版的《青海辉煌五十年》获国家重点图书奖及省内多项奖。

甘做文学拓路人

1998年,董生龙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其后兼任《青海湖》杂志主编、《俪人》杂志总编辑。1999年增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1年、2006年分别被中国作家协会选为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2002年10月,出席塞尔维亚39届国际诗歌节。2003年,董生龙再次当选青海省作协主席。2004年,他倡议创办了“青海湖之夏”诗歌节,在全国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2004年至2006年,董生龙历时两年创作长篇报告文学《青藏大铁路》。2007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等6家文艺单位在京召开了研讨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16家媒体给予报道,该书获国家原创图书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

迄今为止,董生龙已创作发表了200多万字的诗、词、散文、小说、电视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出版个人作品集、电视剧10部,作品入选国内外各种书籍选本20多种,曾主编各种文学书籍30多种。其诗作曾被译为英文、塞尔维亚文、罗马尼亚文、韩文、蒙古文、藏文出版,其中诗作《城市的日子》、《在心之外》、《万里谣》等三首被选入由塞尔维亚国家编选出版的《世界40年诗选》英文、塞文对照本。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董生龙出访过塞尔维亚、印度、韩国等国家,进行文学交流活动。他曾随省内文学界出访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董生龙与故乡咸阳文坛多有交往,每次回老家,他都要和文朋诗友们聚会交流,并对咸阳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给予关注和支持。2008年夏天,他曾为《秦都》文学期刊撰联题词:“文章有道声自远,翰墨无花气正香。”他也曾为《秦都》杂志创作卷首诗,并有《董生龙诗选》在《秦都》隆重推出。(C)(5)

小资料

董生龙,1949年出生,陕西乾县人,笔名钱稹。1969年参加工作,当过工人,后任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文教科长、副部长,州文联主席兼《瀚海潮》杂志主编,青海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等职。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诗作被译为英文、塞尔维亚文、罗马尼亚文、韩文、藏文、蒙古文出版。著有诗集《柴达木》、《草原的风,飘去》,小说集《金黄色的光线》,报告文学集《江海风采》、《青藏大铁路》(合著),电视剧《魂归可可西里》。1978年创办《瀚海潮》杂志,发行90多万册,是青海当年影响最大的杂志之一,培养了当代多位著名诗人。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8年6月至2009年4月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青海省诗歌学会会长,《青海湖》文学月刊主编、《俪人》杂志总编辑。现任青海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省散文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省诗歌学会会长、《俪人》杂志总编辑。

新闻推荐

从“爬坡赶队”到“共坐煮酒”——咸阳市人防办推进防护工程建设大发展走笔 段维 李军 朱亚龙

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西咸一体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国家战略。咸阳,这座久负盛名的军事、人文古都,与省会西安一道成为“关—天经济区”的核心。这一切,令...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