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剁荞面吴起县因战国名将吴起屯兵戍边而名吴起风沙
吴起剁荞面吴起县因战国名将吴起屯兵戍边而名。吴起风沙多,雨水少,热得迟,冷得早,不收夏,只收秋,地上只生地椒,椒上衔满山羊。轿夫肩头是坎肩,吹手嘴里是唢呐,有啥务啥,务啥会啥,吴起人把荞面羊肉吃出了新花样,吃出了大名堂。吴起荞麦养人,地椒养羊,荞面性阴,羊肉性阳,羊肉臊子剁荞面,相生相克,阴阳调和,面韧汤酽,滋阴壮阳,自然为人间美食了。水中加碱,面中倒水,和面成团。挼,揉,硬了蘸水,软了撒面,如此反复,至面团硬而光,柔而筋。擀面,薄如纸,柔似帛,韧若筋。刀,长二尺,宽三寸,老称八斤。收腹,踮脚,提臂悬肘,运气凝神,风摆杨柳,一鼓作气,刀下见面,谓之剁荞面。带骨羊肉,剁碎块,清水濯,入锅水煮,锅溢时撇浮沫,加花椒、地椒、姜片、辣椒、绿豆、葱段、蒜瓣、颗盐等,武火攻,至沸腾,慢火炖,五十分钟后,肉绵汤郁,满屋溢香。北宋大美食家苏东坡所云:“秦烹惟羊羹”,即此也。将面下锅,煮,一分钟,装碗,舀锅中肉并汤沥之,佐以香菜、葱花、大蒜、羊油辣子。是时,观之如画,闻之生津,食则汤香面筋,口齿留香,浑身爽歪歪。不可倒酱油,因民谚云:“猪不辣,羊不酱”,且记。在吴起,剁荞面是女人的一门必修课,有道是:“婆姨强不强,看看剁面长不长;婆姨利不利,看看剁面细不细。”故,女儿长到十一二岁,为娘者便执擀面杖,言传身教;给儿子问媳妇,老子必先上女方门,亲眼考量那女子剁荞面的手艺,至于模样是否周正,倒在其次了。吴起以荞面羊肉为食材的小吃有荞面饹饦、
荞面饸饹、荞面卷卷、荞面搅团、荞面凉粉、荞面挂面、荞麦香醋等,名目繁多,自成系列,独领风骚,闻名遐迩,连民歌中都唱道:“羊肉臊子剁荞面,开店婆姨赶脚汉”,“荞面饹饦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荞面饸饹炖羊肉,哥哥你是赶不开的狗”。据传: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来到吴起铁边城村,在农民张庭杰家吃了羊肉臊子剁荞面。饭后,一年多来终于吃了顿好饭的毛主席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啊!”近年来,吴起荞面羊肉挽的花子登峰造极,令人眼花缭乱:羊脑、羊眼、羊蹄、羊血、羊舌、羊皮、羊肾、羊肝、羊鞭等均独立成菜,煎、炖、烹、炒、炸、烤、炝等手段多管齐下,一齐出炉,还推出了羊肉宴,举办了羊肉节,一跃成为陕北美食中的翘楚。据说,目前,延安的处级干部都愿意去吴起工作;省市干部都乐意到吴起下乡,而且总是找借口,赖着不走,能多呆一天是一天。
南门坡香肉夹饼1940年春,毛主席的警卫员上街为主席买生活用品,行至南门坡,见一店铺门前不少人伸直脖子踮起脚尖围观着什么。凑近一目,但见一汉子面前支一大案板,手执菜刀,随着刀案相吻,砰砰作响,一颗酱色大猪头瞬间便七零八落,变成了肉片儿、耳丝儿、口条瓣儿。又,分
别执壶沥入酱油、香醋,撒葱花、搁蒜泥,反复搅拌。立时,白者嫩白,红者锗红,绿者翠绿,荤而不腥,肥而不腻,或装盘,或夹饼,满屋郁香,食客无不两眼发直,垂涎三尺,皆狼吞虎咽状。警卫员咂咂嘴,咽下馋液,买肉三两,俩烧饼,以树叶包裹,大步流星,回杨家岭,递与主席。主席又惊又喜,大口朵颐,啧啧称赞。食毕,意犹未尽,笑曰:“好东西啊!如果再来碗小米粥就更好喽!”从此,毛主席喜食南门坡猪头肉的消息不胫而走,胡记猪头肉、烧饼、稀饭成为延安的一道传统美食。胡记香肉是何来历?1937年,延安从塞外来了一汉子,自称姓胡,赤面矬身,淡眉细眼,肘下挎一篮,手拎案板,走街串巷,朗声叫卖。次年,鸟枪换炮,前胸吊案板,肘挎竹篮,肩挑铁桶,颈插称杆,还得了个雅号“胡头肉”。第三年,世事更闹大了,在南门坡盖了两间大瓦房,雇了伙计,扯起了“胡记香肉夹饼”幌子,专门设店经营。得到毛主席表扬后,更是门庭若市,供不应求,许多囊中羞涩的人还专程前去饱眼福,嗅香味,每天打烊后都有人赖在门口不走。胡记猪头肉在延安红火了七十五年,已历三世,其制作秘笈申请了国家专利,连家族内部都“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故其成法外人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下听说人家在下调料上有猫腻,制作
时经过五道十分繁琐的工序,实行连锁经营,不仅在西安、太原、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分店,连东京、首尔、俄罗斯、旧金山都有店面,生意甚火,有口皆碑。
延长饽馉饽馉为“下里巴人”食品,俗名拨疙瘩,又称面鱼儿,出在延安东部黄河沿岸一带。六升小麦,四升豇豆(若无豇豆豌豆条小豆亦可凑数),置于笸篮,边沥水,边搅拌,以稍有潮湿感为宜。次日,将毛驴套于石磨,磨之,过细箩,循环往复,三四遍即得饽馉之食材,豆子面。面七成,5%的盐水三成,搅拌,以呈黏糊状插筷子不倒为宜。然后,一手操菜刀,一手执竹筷,刀面置和就的黏面坯,抹平,以竹筷将其一丝丝一缕缕拨入沸水中。俄顷,饽馉浮上水面,大者似幼虾,若小金鱼,小者如蝌蚪,游游荡荡,欢蹦乱跳;煮,二分钟,待锅冒花,饽馉泛金黄色,溢五谷香,以笊篱捞入碗中,即OK了。吃饽馉关键在佐点调料。若为中老年,可事先将洋芋、豆角、胡萝卜、西红柿、豆腐、熟肉诸物切成蜜蜂脑大小的丁儿,用清油在锅中烩炒一番,做成臊子,浇而食之。若为两头齐的青壮年,半大小子,最好选择干调而食。干食须有大盘,盘中置浅蝶小碗若干,备以下佐点:芝麻、盐、西红柿酱、油泼山葱花、油泼辣子、熟米醋、熟酱油、蒜泥、韭花、泡干盐菜、韭菜、葱花、香菜
末、泡菜、小炒肉、油炸豆腐丁等。蜻蜓点水,将佐点分置于碗,调起,食之。饽馉口感绵而不黏,坚而不僵,外滑内筋,愈嚼愈香。延长县城南,二指宽小巷内,有夫妻二人设店,经营饽馉、豆子面、抿节三样小吃。该店房两间半,一口大铁锅,一张大案板,两把切菜刀。然,县城老幼咸知,食客如蚁,生意火爆。许多人家延客至该店,以饽馉相待,宾主俱欢。省市干部来下乡,坚辞县宾馆的七碟子八碗不受,纷纷光顾该店。县城一叟,少年得志,锦衣玉食,身高一米八,体重二百五,曾官居副县长。然三十岁不到即“三高”,四十才出头患糖尿病,经常吃药敛水,病病歪歪,只得提前“病退”。去职后,每日爬山一次,食饽馉两碗,三年后血糖骤降,顽疾祛除,明眸皓齿,鹤发童颜,今尚健在,寿七十六岁。
鸡血花盛行于东部黄河沿岸一带。抹脖杀鸡,沥血于碗。碗中加水,水中加面,搅拌成糊,置葱花、蒜末、山葱花、盐末、椒粉、姜面等,将油烧至九成热,倾其上,爆炝出味后,揉面成坯,擀至一铜钱厚,待用。和面,柔而不黏;擀面,薄而有筋。血面坯与甜面坯重叠,卷,成圆柱状。筷子三根,陷入面柱,紧扎两端,入锅,蒸15分钟。出锅,解筷子,手起刀落,梅花朵朵。可趁热即食,亦可回锅烹炒后食用。男爱吃,女爱吃,老爱吃,少爱吃,妇孺尤爱吃。据说,皮下注射鸡血乃蒋介石养生保健秘术,文革时,老蒋的保健医生临刑前因献出该秘方而得以活命。网络将激情若癫狂状谓之“打鸡血”。自古“文出两川”,延川宜川多诗人,盖缘于此也。
——延安民间小吃识录之二
● 李世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军政)7月9日,令暂住黄陵县隆坊街的任赵虎想不到的是,丢失了近一个月的黑红色新大本弯梁摩托车被黄陵县公安局隆坊派出所民警找到,并通知他到所领取。高兴之余,任赵虎怀着感激的心情向隆坊派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