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花源屯的文化变迁

延安日报 2012-07-26 20:11 大字

延安城南十五公里处有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这地方就是万花山风景区。万花山,是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山峁沟坡上生长着茂密的松柏和花景壮观的野生牡丹。仰仗着木兰和牡丹的名气,万花山就成了延安的一个旅游重地,特别是每年的四、五月,牡丹花盛开的季节,万花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们走访的花源屯,正是位于这万花山风景区中心的一个古老山沟村庄。

从常理来讲,处在这样一个风景中的村子,人们的生活应该是很不错的。但实际的情形却并非如此。过去的花源屯村,因找不到一条能真正发挥出自身优势的产业发展路子,村民们一直处在贫困之中。花源屯全村72户人家275口人,仅有的98公顷耕地,全是在前辈的垦荒中垦出来的。一代又一代倒山轮耕的谋生方式,使全村人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困境。到上世纪的1978年,全村人均年产粮食只有3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只200元;即就是到了改革开放20年后的1998年时,许多地方的人们都已富了起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里的人均年产粮食还停留在350公斤左右,人均年纯收入只300元,村里的多数人家仍住在破旧的老土窑中,生活难得改观。

面对花源屯的贫困现状,当时的延安市政协主席忽培元,利用在万花山宾馆开会之余,到花源屯村展开了调查研究。他在逐户考察中发现,为改变花源屯贫困面貌,当地党委和政府曾费了不少心血。从合作化到1997年底,派干部住队、蹲点包扶从未间断过,国家每年给这里不少的救济粮款和衣物,但粮吃完、钱花光、衣服穿烂之后,村里的面貌依然如旧。调查中忽培元认为,帮助花源屯村改变贫困面貌,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治愚扶志上下功夫,要改变传统的救济扶贫方式,从村子的实际出发,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花源屯村为什么不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把扶贫帮困与研究开发陕北黄土风情文化资源结合起来,通过发展陕北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呢?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忽培元很快就有了在花源屯建设“延安民俗文化村”的构想,这个构想不仅给花源屯指明了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是对政府长期以来沿袭的救济式扶贫办法的一种改革。于是,这个构想便于1998年初报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并被确定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十件大事之一,经组织调研论证而立项,后又抽调市、区宣传、文化、旅游等有关方面的人员,成立了筹建指挥部,于1999年4月正式启动了花源屯“延安民俗文化村建设”工程。

民俗文化村的建设,首先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只有在较好地完成这个具有一定学术性意义的工程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通常所说的砖石混结构的建筑工程和工艺。按照倡导者的意图:延安民俗文化村要在原汁原味地挖掘、整理、浓缩、荟萃、集中展示和弘扬陕北黄土风情文化中带动这里的旅游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以此达到扶贫开发目的,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进步。

花源屯作为一个普通而贫穷的小山村。民俗的成分当然是有的,但要使其成为一个能展示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的代表,就必须要做大量的人为注入文化元素内涵的工作。那么,注入什么?怎样注入?怎样才能勾勒出陕北民俗文化的基本轮廓并不失其生动和气韵呢?具体的工程怎样布局才能使所注入的东西与现实的村子及村民们的生活和谐统一并为村民的生活服务呢?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事先在

认识上不明确,实际建设中就势必会杂乱无序。

为此,市委、市政府组织延安党校、文化、旅游、规划等各界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士,亲临花源屯进行实地考察,对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及延安民俗文化村建设工程进行了分析、论证,在广泛吸收各种见解的基础上,将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初步归纳为七大系列:即窑居文化、窑内陈设文化、传统饮食文化、传统服饰文化,原始农工具文化、民间文艺和民间习俗。以此勾勒出陕北民俗文化的大概轮廓。然后循着这七大系列,再进一步细划,具体描述每一大系列下的文化主干和枝叶脉络。由上述七大系列展开,再从游客对吃、住、购、娱乐的不同要求出发,确定了在村中所要建成的延安13个县(区)土特产品和艺术品、陕北风味小吃、民间文艺、工艺品制作、游泳、垂钓、书画、休闲、狩猎、动物观赏等众多项目,从而使70多户村民的院子里院院有特色、家家有生意,人人有活干。这样,为整个建设工作理清了思路,解决了第一道难题。

民俗文化是对一方水土的一种反映或折射。就窑居系列而言,我们在走访中看到,花源屯在村民们现住的原始窑洞的基础上,已经呈现出了土窑、厦子窑、接口石窑、石窑、砖窑、薄壳窑和平板房七种窑洞。这些窑洞的风格和窑内的陈设各不相同。它们生动地反映着当时当地居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境况,表达出先民们的审美理想和愿望。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孔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土窑。这大概是目前陕北广大山区仍有不少人家居住的最原始的窑洞了,土窑内陈设极其简单:一锅、一盆、一瓮、一块炕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土窑的外形就有了改变,窑里的陈设也有了木柜、电灯、冰箱、电视、电话、电脑等。可以看出,土窑洞伴随着陕北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它是一部陕北人类生活的演进史。延安民俗文化村保留和展示出这么多的窑洞,并在窑洞之外还保留陈设了诸如连枷、石磨等等一些古老的文化物什,这无疑已成了一座人类生活和历史的博物馆。人类的历史证明:只有了解生活,才能创造生活,只有保护文化,才能发展文化。花源屯的人要过上新生活,就必须重视保护、整理、研究、开发先民们的老生活历史资源,以产业化的经营理念建设好民俗文化村。

延安民俗文化村建设中遇到的第一个大困难,就是村民的思想阻力。最初,花源屯的村民听说“民俗文化村的建设是只建项目不给钱”时,多数人的态度立刻消极起来。有的村民看见筹建人员来了,就锁上家门离开;有的村民说:“哈哈,不给钱还要利用我们家的院子?真会想便易事!”面对这种情况,筹建人员一边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边亲自动手干。最终还是使广大村民提高了认识,接受了建设规划方案。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资金困难。从规划设计的目标任务看,民俗文化村整个工程分两期完成,仅第一期将要开工的十多个项目就需投资400万元,而市区两级财政拿不出钱来,省上和国家又没有这笔资金。资金当然是硬头货,看看周围,有哪一个工

程、哪一座楼房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建起来的?面对困难,倡导者忽培元引导大家开始反思传统的思维模式,他说:“经验已经证明,我们有许多所谓的‘难题\’,其实难就难在思想不解放,办法不对头。如果我们敢于摆脱传统和一般工程运作的老道道、旧框框,完全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处理问题的话,这些难题也许就会变得不太难了。”于是,“三个有利于”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就成了衡量解决延安民俗文化村资金问题是非的标准。指挥部亮出了“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统一规划,分包实施”的政策,从而在地方财政和上级部门不拿出一分钱的情况下,仍使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

一期工程以窑居系列为线索。确立的十多个项目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占到多半,但很快就落实了建设单位。文化村的标志性工程宝塔窑楼是摸拟延安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标志——延河大桥和宝塔山而造型的,远看为“宝塔大桥,近看是3孔大窑,前看是石窑,后看是砖窑,窑背宝塔山一侧是瞭望台。仅此一项工程就需投资80多万元,延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以股东的身份投资建设,其它七种窑居的建筑包装和各个项目,也以类似的投资方式开工建设。在13个县、区文化专院建设中,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村中原窑洞主人在现有的若干孔窑洞中提供出一孔窑洞来,作为某一县的文化陈设专用窑洞,然后由这个县负责投资维修和包装这孔窑所在的整个院子和窑洞,县上派驻专门的文化员来管理经营。这样,所创造的市场氛围和商机共享,县、区文化专院的建设也较顺利。此外,还实施了村中的改水、改厕、改灶、鱼塘和游泳池等工程。到1999年12月25日,一期工程竣工投入试营业,延安民俗文化村对外开放。

受一期工程的启发,二期工程所要建设的生态观光、木兰故居、模拟狩猎场、网球场、村内绿化美化、碑林花园、民间艺术学校、民俗展览馆、民间动物园、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等十多个项目也在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方案中逐步展开。

延安民俗文化村建设资金问题的解决是一种创新,新就新在它彻底打破了以往众多工程筹资的旧框框、老办法和没有现成资金绝对干不成事的僵化局面。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是非,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工程,把一项在传统习惯上本该属国家为投资主体、政府包揽的社会公益性工程的投资和建设责任,大胆地交给行业部门来实施,并以入股的方式,一开始就把投资者的责权及风险明确下来,调动了多方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目标。这种创新勇气和精神,来自于决策者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解放思想的勇气。

延安民俗文化村的兴建化腐朽为神奇,它使贫穷落后的花源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些破旧的老土窑变成了集中展示陕北民俗文化的新景点,坑凹陡滑的黄土小路变成了平展干净的游览通道,即将塌垮的烂土崖被砌成石壁变成了文化院和小花坛,最高处的烂土窑变成了作家院,最低处的污泥滩变成了养鱼塘和游泳池。那曾将村庄分割为

二的山水沟上架起了彩虹桥,曾经堆放死柴烂草的土峁子上建起了亭台阁榭,家家户户的土灶口被液化气灶、无烟煤炉和太阳能灶代替……萧条多年的花源屯具,因文化村的兴建而一改往日的荒凉景象。村子的面貌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小媳妇、小姑娘们开始学习剪纸、绘画和弹琴唱歌的本事,老年人看到娃娃们开始务正,自己也变得有了精神。一些曾打算让孩子退学的人家又把孩子送进学校,从不读书的村民家中也开始订了报刊。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文化村的兴建,实际上给花源屯开发了一项致富的产业。民俗文化村在试营一年八个月中,先后接待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香港、台湾、上海、北京、内蒙、西安等国内外80多个旅游观光团队,接待各类游客人数达10万人次。村上已初步形成了民间艺术展示、民俗工艺品、陕北风味小吃、延安土特产品、住宿娱乐休闲五类消费市场,民俗文化各类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不断提高,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格局正在形成,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全村仅文艺演出一项的直接收入达12万元,村上90%以上的人参与了活动并受益;全村饮食住宿的直接收入6万余元,60%的村民受益;其它各种商业零售摊点直接收入4万余元。上述三项合算,全村人均收入净增500多元。除此而外,民俗文化村各项建设工程带动了劳务收入增加,户均也在千元以上。

为了搞好旅游接待,村上组建了由80多名村民作为基本队员的文艺宣传队。他们演出的大秧歌、篝火晚会、小节目等,都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俗风味,颇受游客们的欢迎。据统计,试营以来,已演出80多场,既宣传了延安,又培养了人才。这年6月,村民陈义一家三人仅为村上篝火晚会提供柴禾就收入600多元。同月,村民方文强和妻子卜春梅参加文艺表演收入450元。

在村子的中央,我们走进一个用土红色粉刷窑面的五孔石窑院落。这是志丹文化专院。硷畔上开着向阳花,院子左边有一口水井,井口上安装着老式的打水辘轳,一个年近30岁的后生转动辘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后生正是民俗文化村的秧歌队队长张喜平,他告诉我们:“民俗文化村开营以来,我仅闹秧歌就收入了1000多元。”喜平的妻子马红艳正在左边第一孔文化窑里摆弄她的剪纸。她的主要作品是花木兰系列:《木兰饮马》、《木兰征战》、《木兰还故乡》、《木兰梳妆》……这个巧媳妇告诉我们:她从去年8月才开始正式学剪纸,作品卖得很快,到年底就收入1600元,今年剪纸收入可达2000多元。从这对夫妻的表情看出,他们心里充满着喜悦。

从志丹院出来,走一段石阶小路,来到村民韩树才的院子——这里是黄陵文化专院。这里也有一位剪纸妇女,是延川文安驿人,叫刘凤萍。凤萍在老家时,剪纸作品是自己主动往延安宝塔山和清凉山景点上送,每幅作品平均只收几角或一元,大钱让人家倒手赚走了。去年11月,经人介绍来到延安民俗文化村,租了现在这孔窑洞,边剪边卖,每幅作品平均收入30元左右,第一个月就收入了800元,今年平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上,旺季6月收入高达1000元。刘凤萍的丈夫

看到妻子的剪纸销路好,就从家里来到民俗文化村为她搞服务。他们七岁的孩子也学上了剪纸。前不久,重庆电视台和江阴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了刘凤萍,深圳和广东两位游客买了刘凤萍的剪纸回去后,还给她寄来了几部剪纸研究传集。刘凤萍,这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将要通过延安民俗文化村走向外部世界。

看过刘凤萍的剪纸,我们又走进一个宽敞、清洁、大方的院落——宝塔区文化院。这个院子中间有一个大花园,花园的石栏墙上有艺术品位很高的石刻画,花园东边的院子里插着两个彩色太阳伞,伞下的石桌石凳上坐着几位喝茶听《走西口》民歌的青年男女游客。这里的窑主人是村民侯世英。民俗文化村试营以来,侯世英就和妻子经营起了饮食业、住宿接待的生意。由于他们的陕北小吃做的丰富精美可口,土炕窑洞客房收拾得舒适宜人,不光外地游人喜欢来这里吃住,就连延安城里的人也不断来这里品尝小吃,享受土炕的温馨。侯世英现在每天的吃住收入在100元至200元之间。牡丹花盛开季节,特别是5月1日-7日期间,每天平均收入在450元以上。仅吃住接待,全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

离开侯世英的院子,村支书把我们引到村子最高处的一排6孔厦子窑洞院里,这里见到一位怀抱三弦、腿绑刷板的“书匠”。书匠叫魏金泉,40岁的黑脸大汉,赤脚穿布鞋,汗衫老式裤,一身农民艺人的打扮。魏书匠原是甘泉县石门乡人,没有妻子,农忙季节守村种地,农闲时怀抱着一把自制的土三弦串山村、上庙会,说书赚钱。三年前,他听说花源屯要开始建设民俗文化村,游人和文艺活动增多,还能卖唱挣钱,便背着三弦,隔三岔五往来跑,来了果然就有游客要听他说书,听后还十元、二十地给钱。魏书匠便生出留恋花源屯的念头来。正巧,天公作美,花源屯就有了一位适合他的妇女,两人结婚,魏书匠不但成了民俗文化村的村民,而且还是一位非常有特色的重要文艺人才。说话间,有一位村民说:“请魏书匠给客人们说一段吧!”这时,魏书匠就很乐意地在土硷畔的一棵大榆树下扇起刷板、拨动三弦、亮开了具有说书大师张俊功口功味道的好嗓子……

延安民俗文化村的兴建,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使贫困落后的万花屯村改变了面貌,走上发展之路;又使古老而丰富多彩的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得以弘扬和光大。这个事实充分证明,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是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民俗文化村建设的成功,既开辟了一条从文化的角度上入手抓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又开辟了一条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挖掘、研究和弘扬民俗文化的新路子,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文化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特别是陕北黄土风情的延安民俗文化更具有无穷的市场魅力,只要我们求真务实,用市场经济的动作方式来挖掘它,就可以使它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我们既不能就经济抓经济,也不能就文化抓文化,而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去抓,把经济本身的规律与文化本身的规律结合起来运用,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共同进步。

三是延安民俗文化村的建设,填补了陕北文化史上一个空白,它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求真务实的文化学研究路子,也教给了我们一种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既有认识论、实践论的意义,又有方法论的意义。

我们相信,在延安民俗文化村的带动下,延安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更广泛地展示丰富多彩的陕北黄土风情文化魅力。

米生富

[编者按]《花源屯的文化变迁》,是作者在几年前那个端午节前夕采写的一个稿子。但当时并未随即在报纸上发表,只是以内部资料的形式作为当年那次延安市政协重要会议上的专题附件材料散发交流。时间已过去好几年了,今年的端午节前夕,作者再次去了一趟万花山风景区,看到花源屯及整个万花山风景区又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里的陕北民俗文化特色氛围更加浓烈,游人比以前更多,各个农家乐院落的经营活动也更加活跃。花源屯真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感觉。特别是近日又获悉延安市组团赴深圳,在陕粤港文化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会上推介延安的文化产业项目,有不少投资者对陕北的文化产业项目具有浓厚兴趣,并有香港纪元华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延安万花山木兰文化产业园》已作投资。这使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了几年前那次采访的所见所闻中,觉得古老的花源屯及整个万花山风景区所以能焕发出今天这种令人关注的生机,其很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自身潜在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魅力;二是几年前那次人为推动的文化变迁。为此,本报特将花源屯当年那次文化变迁作一次回眸。以期对我们今天正在深入推进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新闻推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招生 (在陕招生代码8142)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系国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海事局“西部海员培养基地,陕西省“平安校园”,面向全国7个省招生。一、招生计划:三年制高职招生2200名,其中文科700名,理科1420名,单...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