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跳动”在光影间的卡通精灵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礼泉皮影

咸阳日报 2012-05-15 23:55 大字

礼泉皮影造型夸张,刻工精湛,色彩艳而不炸,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皮影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

本报记者 刘伟

“一口说唱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透着红色而柔和的灯光,伴着抑扬顿挫的鼓乐声,在艺人的巧手操纵下,白色幕布后那些精美的卡通影人瞬间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种令人叫绝的古老艺术就是皮影。虽然它没有成为表演舞台上的主角,但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依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流行不衰。

“礼泉皮影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古代人民生活和居住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点。”礼泉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寇绒介绍说,礼泉皮影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泛,按演出功用可分头茬、身段、坐骑、旗牌仪仗、云朵、桌椅陈设、花、草、景片、动物变化、场景等十大类。其制作过程是首先将选好的牛皮泡制、刮薄、磨平,然后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红、绿、黄颜色。皮影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

“在过去电影、电视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在皮影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常以西安为界将陕西分为东西两路,礼泉皮影属西路皮影,其形制较大,高约40cm,头脸多为通天鼻梁,具有粗犷的感觉。

咸阳市礼泉皮影产生的年代久远,《陕西皮影珍赏》一书中记载:明清时期的灰皮制作技术以礼泉县北屯镇为最好。灰皮制作技术是我国皮影制作史上的一项绝技,以制作的皮子色泽、质地、上色均好而著称。高超的技术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不断总结和实践,由此可以断定,礼泉皮影在明清以前或更早就已问世。

另据《环县道情皮影》一书记载:解放初的许多老艺人都谈到自己的皮影箱子是从礼泉、泾阳一带购买。说明在清朝时期礼泉存在大量的皮影作坊,制作的皮影不仅供货于本地皮影艺人,还远销外省各地。

从清末到70年代,礼泉皮影曾一度销声匿迹。进入80年代,礼泉皮影的制作空前发展起来,礼泉县工艺美术厂的郑鸣和技师,不但雕刻皮影而且还进行稿样设计。礼泉县西张堡南寨村梁思熔自学皮影雕刻,将剪纸与皮影雕刻结合起来,使人物造型更加逼真细腻,其作品远销英、法、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他的皮影作品代表中国参加了“莱比锡”艺术节。1988年随中国经贸部在日本的东京、大阪、奈良等八大城市进行皮影巡展,受到日本友人的高度赞扬。梁思熔创作的《红楼梦》、《白蛇传》、《三国演义》等多次获国家和省市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他的作品中334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260件被省文化厅收藏。

“作为县域品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传播载体,礼泉皮影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礼泉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礼泉皮影造型夸张,刻工精湛,色彩艳而不炸,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下一步他们将在加强对传承人培养的同时,再次对皮影进行普查,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档案。用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对皮影进行全面、系统、真实的记录,并对调查资料及相关实物作妥善保存,并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皮影进行广泛宣传,使礼泉皮影更加深入人心。(C)(5)

新闻推荐

兴平东城办 为社会管理巡查员“充电”

本报讯(许建刚)近日,兴平市东城办对辖区所有巡查团成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发现社会治安问题、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次培训,该办特邀西安联邦律师事务所的杨硕律师从法理逻辑、调解技巧...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