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在尴尬中前行噪音污染看不见 摸不着监管难治理
一工地上的机械在作业,拆迁工地的周围往往是成片的居民楼。
本报记者 王高峰 实习生 李梁文 文/图
阅读提示:
城市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给了人们家的希望。今年,咸阳市城区开工建设的工地近150家,每天有10个工地需要处置建筑渣土,工地周围居民感受到的常常是无休止的噪音骚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晚10点至次日晨6点之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交管部门规定渣土车白天不能进城,只能在夜间运输,两个规定正好相左。这让执法部门查处夜间噪音污染时陷入了争议的漩涡之中,倍感无力。
5月初,西阳村整体拆迁后开始拉运建筑垃圾,一到夜间,拉渣土的车辆就从秦都邮电分局家属楼一墙之隔的工地上来回穿梭,自那时起,秦都邮电分局家属楼上的居民大多午夜难眠。
“渣土车大概从晚上10点钟开始拉,凌晨两三点是高峰期,拉渣土的车辆络绎不绝,经常还会听到渣土车刺耳的鸣笛声。”张女士说,夜里车辆的声音和挖掘机装载建筑垃圾的声音尤其嘈杂,第二天早晨,拆楼的工程机械又准时进场作业,各种工程机械轮番上阵施工。为此,租住在五楼的一名孕妇因为无法长期忍受噪音,只好提前搬家。
投诉噪音扰民 遭遇“踢皮球”
让张女士想不到的是,她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噪音问题成了相关部门踢来踢去的“皮球”。环保部门的说法是,建筑工地夜间开挖地基、清运渣土和建筑垃圾施工问题是综合执法局的管辖范围。市综合执法局说,他们的职能是核准施工工地上的渣土和建筑垃圾的数量,然后,监督工地将其倒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不在他们的监管范畴,他们没有测量仪器,也没法管。按照《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工作程序》规定,建筑施工噪声应由环保局监管。工地施工或者渣土车运输导致的噪音污染显然不止存在于西阳村拆迁工地。
据市双创办的一份《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管理情况的通报》中说,夜间施工、噪音扰民现象群众投诉率居高不下,每天通过拨打12319、12369投诉建筑噪音扰民的电话近30起。
3项目轮流施工 住户夜夜无眠
家住乐育北路富锦苑小区的岳先生说:“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小区内的建筑工地上有3个建筑单位的施工项目,3个项目部施工不同步,每晚10点左右准时开工,居民总是从睡梦中被惊醒。能打的投诉电话都打了,都不管用。”
目前,1个施工项目已经封顶,还有2个项目在施工。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的解释听起来有理,都是在按程序执法,难道咸阳就没有一个部门能管得住建筑工地夜间的施工噪音吗?“执法人员和开发商是一伙的,现在我彻底绝望了。”岳先生质疑道。
岳先生建议修改规定被劝降
在数次碰壁后,岳先生开始质疑,为什么明明存在严重的噪音污染,职能部门却没有办法管理呢?
他发现交警白天不让渣土车进城,渣土车只能在夜间作业,相应的建筑工地也就只能在夜间施工。这个规定是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和保持市容的整洁,可没想到夜间噪音污染却没办法控制。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其中,“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按照国家的工地噪音排放标准,白天噪音不得超过70分贝,晚上噪音不得超过55分贝。
他建议相关部门修改渣土车的作业时间,让其在白天营运。他的这一建议还没提交到相关部门就遭到朋友的强烈反对。
“西安市的部分路段白天对渣土车是放开的,去年渣土车辆出事较多,频繁出现撞死行人的恶性事故,是你的休息重要还是市民的生命重要?我认为交警的做法对着呢,白天城市道路上的行人多,渣土车进城非常危险。宁愿让其夜间扰民也不能让其白天伤人!”虽然朋友的话让岳先生听后很不高兴,但是他还是放弃了让渣土车在白天营运的建议。
从业人员称有“一肚子苦水”
提到渣车运行的时间问题,许多渣土车驾驶员也是一肚子苦水。
“谁愿意熬夜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渣土车公司的车队队长告诉记者,晚上施工只有几个小时,施工效率也不高,视线也不好,司机为了效益,只能多拉快跑,人又容易疲劳,还会埋下安全隐患。每天过的是黑白颠倒的日子,其实他们非常愿意白天作业。
这位队长说,渣土车在城区只能晚上作业,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相应的施工工地也只能晚上施工,工人也只好加夜班,这个时候又容易打扰正在睡觉的居民。
噪音污染看不见 摸不着 难整治
市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普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施工,施工就要动用工程机械,噪音便会随之而来。今年开工建设的工地近150家,日产建筑垃圾平均接近1万吨(约500车),每天有近10个工地需要处置建筑垃圾和渣土。在目前的状态下,“白天干不成,晚上不让动,你让施工方咋办?”
“渣土噪音”不像扬尘污染、乱拉乱倒等还能通过相应的措施得到治理。扬尘污染的咱给施工现场多洒几遍水或安装喷淋设施就能得到改善;渣土车乱拉乱倒,咱给其装上GPS定位系统,实施24小时在线监管;车辆带泥上路的,让工地建个冲洗台……施工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只剩下了夜间噪音问题还比较棘手。“我们也经常讨论这事,目前还没有一个可行办法。”他说。
“民不告,官不纠”忐忑前行
王普宪副局长坦言,对于“渣土噪音”的监管存在几个部门相互扯皮,职责不明。“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综合执法局对“渣土噪音”监管处于被动的“民不告,官不纠”状态。
综合执法人员检查渣土车,主要查《准运证》和《通行证》等必要手续,规定冲突,执法部门也无奈,对渣土运输噪音执法时无所适从,建设项目不可能停,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具备通行证和准运证,我们也只能对运输人员加以提醒,要求尽量降低噪声污染。
也曾经以“渣土噪音”超标处罚过多家工地,综合执法部门的依据是群众投诉。“周围居民投诉说,你这儿噪音很大,现在停下来。”“只要建筑工地提出异议,我们只能扭头就走,不按程序执法,没有监测能力和资质,底气不足。”
“仅凭耳朵怎能判断音量是否超标”,甚至对于综合执法人员测出的噪音数据,相关法律界人士也表示“没有法律效力”。
执法部门呼吁,渣土运输噪音,不仅仅是高考前的问题,也是城市大发展、大建设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根据施工规律,保证市民正常休息的情况下,给施工单位一个合法合理的施工时间,执法部门也便于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噪音查处。(D)(7)
新闻推荐
特邀撰稿孟渭泰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达到预期的明显效果,而持续的调控使这种效果己经凸现出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房价合...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