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杂粮加工为留守农民开辟第二财源

延安日报 2012-04-27 20:35 大字

“虽然我都50多岁了,可我每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和在城里打工差不了多少!”桐寨小杂粮加工厂的工人张炳奇自豪地说。

在吴起五谷城乡桐寨小杂粮加工厂,像张炳奇这样的就地变“工人”的农民有20余人,人均月工资在1800元以上,而且多数是留守妇女和老人。

桐寨村地处白于山区腹地,自然条件较差。但该村及其周边有着相对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荞麦、黄米、小米、绿豆、黄芥、马铃薯等农作物,其中杂粮占到粮食产量的80%以上。过去,因销路窄,价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在一次县乡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中,村民张彦财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城里人如今讲营养讲健康,小杂粮逐渐热销且价格高,何不就地取材办个小杂粮加工厂?他又到超市、土特产销售门市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他决定办一个

小杂粮加工厂。

2011年5月,在乡党委和县上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组织几户村民挂牌成立了“桐寨村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从一开始,他们就坚持走小杂粮加工的精细化、规模化、品牌化,申请注册了“肥土地”商标。筹资购置加工设备,雇佣了本村闲散劳动力,小杂粮加工厂办起来了。他们采用了传统的石磨、石碾低温加工技术,保证了所加工出的小杂粮的高品质,短短一个月时间,精制荞面、黄米、绿豆、荞麦糁、黄芥油、无公害马铃薯等多个品种应运而生,不仅畅销当

地市场,而且走俏延安、西安等地。

小杂粮加工厂创办者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从业人员也全部是当地农民,但在经营管理上却并不落后。加工厂的流程分为原粮采购、加工、包装、外销四个环节,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彦财主要负责资金筹措和产品销售,其他几位成员分工负责采购、加工、包装、外销等生产环节。合作社成员张彦强开着三轮在周边村组进村入户收购原粮,保证了所购小杂粮的质量。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的负责人随时根据加工需求,确定所需工人的数量并对他们进行管理,最后根据所生产的数量

按件核算工资,确保了多劳多得,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村上两位原来用农用车跑运输的村民负责产品外运,增加了一笔可观的营运收入。

在市场需求不紧的情况下,各个加工车间能自由安排加工时间,农忙了大家就能相互约定去干农活,确保了农民不误农时。小杂粮产品销售旺季在冬季临近年关的时候,那时正是“农闲”时间,一位在加工厂负责原粮分拣的老大娘说,小杂粮加工和种地的农活正好能错开,满年四季都有了活干。

加工厂的创建让留守的农民不出门就能打上工。去年年底,由于

市场需求紧,加工厂的工人们顶着严寒,加班加点赶着加工。村民张志忠告诉笔者,往年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就靠卖洋芋,年前洋芋价格低没有出售,购置年货的花费靠的就是在加工厂领的4600元工资。

说到加工厂的未来,张彦财说,小杂粮加工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一头牵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养殖业。今后在搞好小杂粮加工的同时,一方面要同周边农户签订荞麦、小米、黄米、豆类种植订单,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并采取土地流转等形式,建立集中连片的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种植基地,规范种植标准,提

高小杂粮的质量,为加工厂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另一方面要延长产业链条,将小杂粮加工所产生的副产品用于发展养猪产业。

据悉,去年桐寨村共发展养猪户32户,存栏生猪1600头,走出了一条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路子,初步实现了为乡亲们创建致富平台、走共同致富之路的办厂初衷。

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一个依靠家庭小作坊可以起步的项目,经过能人创业带动,专业合作社有序、科学运营,小杂粮做出了大文章,也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

王冠军

新闻推荐

与命运抗争 ——残疾人马军的人生写真

1981年,伤残青年马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响应号召于延安首始办起个体无线电修理铺,为待业青年自谋出路带了头,被《延安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热烈报道大力倡导;1983年,马军作为个体户大学生,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