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抗争 ——残疾人马军的人生写真
1981年,伤残青年马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响应号召于延安首始办起个体无线电修理铺,为待业青年自谋出路带了头,被《延安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热烈报道大力倡导;1983年,马军作为个体户大学生,进入“延安大学”物理系学习深造,再次被《延安日报》、《陕西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广为宣传、赞扬,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全国各地许多读者的各种信件向他寄来……
二三十年过去了,马军延大时的同学已高高的在国务院工作,那么马军的情形怎样,他涉世的几十年中还有多少人所不知的不寻常经历呢?
延安市百米大道向阳西小区大门口,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低价小饭馆,兼售小杂物品又搞电器修理。集几种经营却设置简单,没有货架货柜,没有修理台等应有的设置,货件都搁置于钉在墙上的一层一层的木框子里。所谓的门面窄小且不规则,是利用楼房与外围铁栅栏间仅一米多宽的空间搭顶而成,只十多平米的个蹩脚旮旯。还是本年初把就在一楼的住房阳台打通,与外间门面连接起来,方才有了饭馆的样子。电器修理呢,就只能在住室里打游击了。
“饭馆”的主人就是年已五十六岁的马军,左脚伤残三级残废,身矮体弱且多病,脸黄骨瘦佝身偻腰的一风能吹倒。观其景其人,看其状其况,突显着他的资薄力弱和艰辛不易,情况似乎很不乐观。然而他却是享誉延安,这里请那里找有较高名次的电器修理师。几十年来,个人、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不知经他修理过多少设备、器件,解决了多少不易解决的难题。不只娶妻生育子女,把两女一子都抚养成人,还拥有了两套楼房,这小饭馆所在的一层两套住房就都是他们的,是许多身强体健的正常人也不易做到的,又表明他乃弱而不颓的自立有成者。他那双不大的眼睛里,闪动的也是明快的光亮,毫无怯懦畏缩之色,充溢着自信,泛透出不可屈挠的志气与顽强,显现着敢于我先的气态。确实如此,他就是一个弱而要强的人,始终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致力于奋争,以其不懈的拼搏,谱写着人生的志气篇:
苦瓜早熟
童年,本应是人生中欢欣烂漫充满幻想的时期,在新中国祥和安宁的社会里,尤其是这样。可马军生不逢时,1957年问世时,正是共和国遭遇一段不堪为生时期的开始。接连的反右斗争,大跃进,三年大饥荒困难,文化大革命,使他一降人世便陷入紧张、疯狂、艰难、混乱的漩涡里,过早地历尝人世罕见的煎熬。少吃缺穿,所需要的什么都缺,什么都困难这就是他的童年生活。父亲没有可靠的职业,以赶毛驴架子车挣点运费或贩些水果挣些差价等谋生。收入微薄,却要养活先后生下马军兄妹5个的7口之家,自然更难支持。那些时候购物实行票证,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证,要买一个粗瓷碗都很不容易。即使缝衣服的线,也十分紧缺需凭购物证瞅到机会才能买一点。买布的布证,最少时每人一年的定额只有一尺七寸。因为举国困难,物资太紧张了。衣服只能补补纳纳拼拼凑凑地做着穿,大的穿了小的再穿。吃饭吞糠咽菜还上顿吃了不知下顿拿什么糊口,若父亲哪一天再挣不来钱或亏了本,就更没办法,高挂嘴(没饭吃挨饿)并不是少见的事。饥寒之中,年小的弟妹们,大嚎小叫是少不了的,马军作为老二又是男孩,就是大而硬铮的“人”,还要帮父母乖哄他们。甚至帮父母做一些事情,以维持这个难以维持的家。马军自小聪明,爱观察事物,爱想问题,常常盯着耀眼的太阳长时间地想的出神,能够做一些与年龄并不相称的家务活。别的孩子玩弹弓、火药枪、冰车等,大多是大人或大哥哥们帮助做,他呢父亲早起晚睡地忙碌顾不来,姊妹中除过姐姐老大,老三弟弟老四老五皆为妹妹都比他小,就都是他自己做。他又爱钻研动脑子,没材料便从垃圾堆里拣些废物来改造使用。没工具就靠锤子、石头、斧子、菜刀等砸砍割削,常常砸了手或弄烂皮肉受伤流血,但一件件玩具虽是粗劣却都能做成,即可以带着弟妹们玩。像如冰车,没有冰锥扎着滑动,即以绳子拉着,也照样玩照样地开心。
父亲由于负担重,天天忙碌,可生活还过的十分艰难,因此心情不好很难有开心自在的时候,无暇也无情绪怎样地关照几
个可怜的孩子。艰难的生活中,唯有母亲细致体贴的爱抚,才是他们的欢乐。母亲是他们的精神、避风港和保护伞。他们十分爱戴母亲,离不开母亲的照顾,离不开母亲给他们的温暖和爱护,母亲就是他们的生命。但是母亲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无法让他们吃饱穿暖舒适自在。马军8岁那年上小学后,日子就更加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成了惯常事,一些必要的学习用品也没钱买。如此的日月,如此的苦苦挣扎,他们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哭那个叫时,只有母亲的爱抚才能使他们苍凉的心境平静下来。
生活太困难了,无奈的父母即便将出生不多时的小妹妹过继于人,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能做的就是苛刻他们自己,节衣缩食再节衣缩食。可父亲是一家子的顶梁柱,一家人活下去还得靠他,因此急愁的母亲绝不敢让父亲垮倒,便暗中苛刻自己,衣让孩子和父亲穿,饭让孩子和父亲吃,挨到她只乎就没有了。长期这样下去她怎受得了,再加上劳碌,体况日下,累积成病,就在马军9岁那年,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带着忧虑带着遗憾,带着永远放不下的心,万般不情愿地离开了这个家,离开了几个尚不懂事需要照看的孩子和一起相沫与共磨难了几十年的父亲!
家庭破碎,他们如雪上加霜。小马军为失去母亲嚎啕哭喊的肝肠欲断,他要母亲,他怨恨自己没有追回母亲。因为他曾做过两个奇怪的梦,一次是母亲吐血时,他梦见母亲走了被他追了回来,去世的时候他又梦见母亲走了,再追赶时到一个市场被喧闹影响而未能追回。尽管那只是个恍惚的梦,也还觉得这是他天大的不该,总不可释怀而抱恨不已,至今提起母亲都泪水不断。从此他害怕听到母亲这两个字,害怕放学去回那个看不见母亲的家。
但无论如何,一家人还得活下去。父亲仍得忙着奔波,姐姐和马军就操持家务,成了弟妹们的主心骨,多难也得做。特别是弟妹们失去了母爱,割舍不开思念哭喊着要母亲时,他俩心里真比刀扎还难受,他们又何尝不思念母亲?却还得强憋住自己的伤悲安抚弟妹们。他们得照顾弟妹们的衣食起睡,让父亲吃上及时的尽可能硬铮的热饭,又需细心的打点食物、用品,照顾好家,不至于断顿转不开。为了添补家中的烧用,马军放学后还得不顾冷热霜雪的去捡未烧尽的煤核等,苦难中这些凄瓜苦蛋就这样地滚打。他又是个十分要强的孩子,纵然能小力微也要尽量把一切都维持下去,其艰难毋用言说。上学,自己处于这种情形也不愿意拉在同学们的后边,因此顾了家里还要在学校里尽量努力,对他来说真是太不容易了。困苦磨难,使他尚在幼小的年龄便过早地忧虑起了生活日月,过早地就涉入了人生的煎熬之中。因为他这些苦瓜,再没有办法,不熟也得熟。
艰难求学路
马军热爱学习,怀有美好的理想,总希望学到文化知识,像别人一样地长大成人,做国家的建设者创出业绩来。遭受母亲早逝这么重大的打击,家庭已是如此的境况,他也含饮伤悲地努力,一点都没有松懈学习。脾气变坏的父亲,虽然半边天塌了,但他曾经为西野359旅战士,明白孩子应当继续上学。即便家庭艰难不堪,文化革命毁坏了社会秩序,也没有中断马军的学习。要强的马军,也更加刻苦努力,第一批接收新少先队员时他没能加入,第二批便被老师、同学一致认可地接收。
可是一切都不随人意,学校瘫痪,老师被揪,大字报铺天盖地,打、砸、抢、武斗一片混乱,根本教不成学读不成书。学习不成又因困难所迫,马军就跟着父亲帮赶架子车,起早睡晚地由李渠往西沟拉砖,或到更远的蟠龙两天一趟地往城里拉煤,其间的苦累艰难自不必说。特别是冬天日子短,早上4点钟就要起身,天黑摸索着赶车本来就艰难,可最难挨的还是冷冻,薄衣烂裳的寒气侵肌透骨。实在忍受不了,空车时马军就坐在架子车上,两手脚互插在袖筒和裤口内缩成一团避寒。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未必顶用,但危险却明显地增加了,一旦
遇有意外情况根本来不及应对。不只如此,武斗中到处打仗子弹乱飞,不小心就有受伤害的危险。每过哨位、检查点还要经受严格的盘查,都使他心惊而害怕。可有什么办法呢?每天都得两头摸黑地奔忙。有时父亲生病或忙于其它事情,即由他一个人去拉运,装车便很不容易。大的多的拿不动,重心掌握不了,装的慢还装不好,别人看他可怜有时就帮他装车。可艰难年月买煤也需要排队,往往排了长时间的队煤却供不上了,没买到煤这一天便放了空一分钱都挣不来。拉运途中最使他害怕的是下坡扛不住车子翻车,那惊心的翻滚,彻骨的疼痛和受损失他都深有睹尝。严重的甚至会致残丢命,因此一路上他幼小的心总是紧紧地提在半空中。
就这样,被减为5年的小学期,又因武斗耽搁1年,满共只4年的时间还要学工学农,搬砖、砸石子、地里劳动等,哪能怎样的上课学知识,根本就没学什么知识。不足之中的所得是,由于他什么活都做,倒学会了修自行车、缝纫机、锁子等小技能。升入一中后,因家中欠债,费用又日渐增加,而且父亲拉运砖、沙、石灰等都要经过当时在嘉岭桥头的一中近旁,所以父亲便增加1辆架子车。马军即每天早早的就与父亲一同起来,分赶1辆架子车,熬那段天黑路不好很难赶的时间。天亮了也到学校跟前了,马军再去上学,父亲就一个人赶着两辆车子继续拉运。因此,不论是由马家湾往尹家沟拉砖,或师范处河滩、尹家沟里往大桥头的石灰厂拉沙、石灰,马军都早早起来把书包放在架子车上,帮赶至天亮到了学校门边再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则还必须再砸够可以卖点钱的1立方石子。所砸的石头大多是青石很难砸,即使砸了手,累的要命也必须砸够,往往就得砸到天黑,不够不停工。夏天时还要上山给毛驴割草,他人小力弱一下割不够,也往往天黑了仍在山上,常常被野兽骇人的嚎叫声所惊吓。那种情形是十分危险的,可不割又有什么办法呢?而且两头驴吃的草多马军却瘦小,因此割的草垛起来差不多有他高,背在背上拉到了脚后跟,沉重艰难的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回挪。所以他十分的乏困,上学除过听讲十分认真外,其余时间大多是趴在课桌上睡觉。老师、同学都以为他的学习不会好,大概一塌糊涂。可是考试时他的成绩尚不怎么差,其中数理化还在别人的前边,直令师生们惊讶。生活没人照顾,年小的他没时间也没能力收拾,棉衣都不拆洗穿了再穿,以至破烂肮脏的被人呼喊叫化子。这些也都罢了,一直让他放不下心的是,当时尹家沟窄窄的架子车路修在半山坡上,地形复杂弯曲不平,极容易翻车,很担心父亲的安全。
然而,纵然日子如此地揪心艰难,这样地乏累,也改变不了他的爱钻研。自从学了电的知识,又把他带入了新的思索、钻研天地。学了电铃的原理,就自己做电铃。没有电池,便一滩罢了又一滩地扒拉垃圾,捡拾别人的废弃品。可是电铃只响一下就没声了,而老师用新电池试验则效果很好,原来是废电池电不足带不动。为了探究,他曾冒险触电,挤时间给别人安装电器、接电线等。没工具就简陋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件来代替。一次安、接中,没有镙丝刀便以小铲子代替,结果触了电手上被打开一道口子摔在地上,幸亏别人断电及时,方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自己钻研装成了单管矿石收音机、4管收音机等电器。可这样,所需用的工具就更多,他却根本没有,一些工序便被挡住了,即以各种笨办法来解决。像如铁皮上打眼就是用钉子先冲开孔,再以废锯条扩大,然后拿圆锉刀锉圆。如此粗劣的操作,艰难劳累不说,还常常手破指烂的受伤。有时还因没有电烙铁,一些接头即手拧住或手捏住试验,必须焊接的器件便跑到同学家去焊接。缺零件又没钱买,总是捡废品修好利用,能替代的就替代。家中给他的一点买鞋袜钱,他都买了零件,总穿烂鞋袜。因为破烂且无法替换,所以泥土水里都是它,被谓之“水陆两用鞋”。他的钻研学习劲头感动了
老师们,便与他一起装配、试验一些电器收音机,既便利了他的学习钻研,也益于进一步地提高,他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1972年,他初中毕业后应该被推荐上高中(当时升学考试被破了“旧规矩”,已没有考试之说)。然而,也许是他们太没斤两,别人不在意他们,也许是人家压根就认为他们没必要上高中,因此他没有被推荐,便上不了高中,求知道路即这么地中断了。但他不放弃学习,白天跟着父亲赶架子车,晚上便不顾劳乏地学习和钻研无线电技术。为学到知识本领,马军就这么不舍不弃苦苦艰难地坚持!可老天还是不怜悯他,更大的灾难又降临了:73年的一天,拉运楼板途中,架子车被卡车挂翻,左小腿骨折前半个脚被碾成粉碎性骨折。治疗时无人看护照料不算,又被医生马虎地绑住了血管,幸亏他感到疼痛难忍,在没办法之下自行拆开,方避免了小腿坏死,但所造成的伤残医生无力医复,成了三级终身残疾。
1974年父亲续娶继母后,叫化子似的兄妹几个难被继母见爱,父亲脾气益发粗暴,这个贫穷艰难却一向还平静的家再难平静,连那曾经赖以相怜相慰的几份温悯也没有了。家是如此的情况,兄妹多自己残废,以后的日子怎过呢,愁急的马军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左思右想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依靠自己了!可那年月自立并非一句话,他能小力弱,知识、技能浅薄,又有许多限制,什么都干不了!面对这些情况,再加他本来就不想舍弃学习,因此觉得必须坚持学习。基础差,下苦地钻研,生活忙,在忙中挤时间,困难多尽量克服,决心要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就在他苦苦拼争的时候,大局势开始变化,便做起了零工,竟也能挣点钱了。不想,尽力干活又受人讥辱挖苦,深痛地刺激了他,便发愤要上大学。可上大学,此时已不同“文革”时期,他仅如此的初中程度怎可能呢,就苦苦地自修高中课程。然而学知识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仅靠他自修考大学也不容易,所以就先努力上高中。
经过许多努力,1979年他重新踏上求知路进高中门时,已是年龄大出同级同学六七岁的“小大人”了。但他什么都不管,学习仍如以往,尤其对无线电等知识技能的学习钻研特别用心。自然的,因马军有原来的基础和加倍的努力,数理化很突出,无线电等方面更不同于同学们,很受老师的器重,甚至委托一些事情让他做。不只把他带入实验室,还将钥匙交给了他,使他学习钻研无线电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宽广的天地。知识增加眼界开阔愈坚定了马军上大学的信心,1981年高中毕业便投考大学,却因英语差落榜。可他上大学的决心难以动摇,虽于其后开办了无线电修理铺,得到社会的认可赞扬,也只要有空闲就埋头于复习功课。不管怎么艰难不容易,也一心要考大学,以获求更多的知识,做较大的作为。所以干活不忘学习,学习不误干活。缺少资料就买,即便手头很紧巴砸锅卖铁也要买。因此,一个以干活养口的个体户倒成了书店里的常客。正由于马军求知如此地“痴心不移”,努力不懈,1983年终于如愿以偿,以个体户自费大学生的身份进入延安大学物理系深造。而所需要的学费、食用等一应花销并没有其它依靠,全都得自己解决。故而他便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即到修理铺干活,假期甚至出外找活干。他就这么自己供自己读书,忙忙碌碌地上学。可是,这本该被可怜同情和支持的以自己之力读书,还是麻烦不断:一些人大概只看到了他的挣钱,一些人则可能眼红他挣钱,还有一些人或许还想揩点油,所以总有人找碴为难,这也不对那也不行,干活的铁皮房子哪里都不能放置,放在哪里都有问题,挤对的实在没办法。无奈之下,他便给《中国青年报》写信反映了自己的情况,得到上级的关注,方摆脱了麻烦。即就学习,本来一切都很好,不曾想只上了两年又不得不中断。但是不论怎样,他都不会放弃学习的,耽搁了一年再到西安科技电子大学继续学习无线电。西安上学不同于延安,学期又是3年,费用还只能靠自己的他,仍然是一边读
书一边干活。谁都能想得来,其间的艰辛困难那是不言而喻的。可他不缩不退,坚持学习,直至1989年期满毕业。正由于马军在各方面情况均差的情势中,不畏道路坎坷困难重重,身残志不残,执着求学的顽韧行为,树立了风范和榜样,因此再次被《陕西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许多报纸、电台所赞誉而频频报道,广为传扬。许多人给他写来信,表达了深切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不甘颓废
马军的人生道路,就是坎坷艰难的记录。幼年从苦水里挣扎着滚爬过来,求学又上不了高中。本来得下乡插队劳动,但他长的又瘦又小,几个弟妹都小等诸多的因素,被免于下乡留城待业。可他待业不能像别人,只一味地等待,干活又没有合适的事可做,无路可走中还得跟着父亲赶架子车。他要坚持学习,就只能白天赶车晚上钻研,试装收音机等。这样,不只挣不来钱,有时还得花费一点钱,又被认为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恼怒的父亲不单吼叫斥责,还摔坏了他珍爱的收音机、器件等。被卡车挂伤后,医生决定截肢,是姐姐担心他失去腿后没法生活坚阻拦挡,方留住了残腿。出院后他的左脚趾弯跪于脚下,走路都不方便,父亲却要他仍跟其赶架子车,挣那每天都能赚到的几个钱,而决不让他摆弄那“没名堂”的无线电。这时的马军已懂得一些事情,再不是以前那随命运无奈地碌碌是从的孩童。他知道自己不同别人了,这条路已不适合他,再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逆来顺受。他要拿自己的主意,与命运抗争走出自己的路来。因此绝不再赶那使他终身致残,根本不适合他的架子车,即便父亲鞭子抽打也不屈服。可是走自己的路又怎么走呢?他无它法可想,人生竟这么地艰难!惶恐的他,面对冷漠的家庭,看着年幼的弟妹,想想自己的情况,一切都不顺利,眼前一片黑暗,再加思念慈爱的母亲,马军这个一向要强却无路可去者痛感伤悲失望,心烦意乱地一时想不通,便上吊自绝性命希图了却一切。所幸失去知觉后绳断掉落地上,苏醒后知道自己还活着才清醒了:贫弱不能心死,身残不可志衰!自己虽然不比他人,可作为人也要有人的志气,活出自己的样子、意义来,决不能就这么死去,应为自己也为去世的母亲和养育关心自已的师长、亲人们争气,再苦再难也要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但是他的情况明摆着,找工作,一般的招工都通不过。只有二建招石工倒是降低了条件,可是他又不甘心放弃好不容易学到的无线电等知能,不愿去。1975年,他觉得凤凰街道办创立的无线电修理铺很适合自己,即投人说情想办法地进去,接受了半年的专门培训,终于技能长进可以立起身工作了。不只胜任一般工作,竟连电视机都能够修理。然而,在那封闭混乱人妖颠倒的年代,正如俗话所说,苦命人即便到了蜜洲也不甜,他这苦瓜又如何能幸免!只一年时间,人穷势弱的他被人欺负站不住脚,只好愤然而去。1976年麻袋厂招收临时工,他应招进厂搞修理工作。这时间局势变了,工作也适合,他又积极勤奋所以干得很好,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深受大家的好评。由于他爱钻研,在修理机器的同时还探讨其原理,因而又弄懂了许多问题,扩展了知识面。并且于工作中发现这些机器虽谓之自动,其实自动化的程度并不高,出于爱动脑子和工作激情所使,他就没事找事地进行革新。费了一番辛苦设计图钻研出来后,技术员认为太复杂太费材料而被否定。他没有气馁罢手,而是进一步地分析探讨,深入钻研改创,一段时间后新的设计又拿出来了。可是技术员看了却说好是好太简单了,很不经心。对此,马军只得说我革新是为了更好地生产,你是技术员应该支持我呀。不料技术员竟斥责他:“你干的再好也当不上技术员,我就是不动,人家也给我技术员工资。”说着画了个“积分”符号:“你认得这是什么?把你还能的!”热心换来的是冷屁股,如此的蔑视,如此地挖苦讥辱,深深地刺痛了他,不干了,他要深造,他要掌握
本领干自己可干的事情,发愤上大学即由此而来!
然而事事都不随人愿,这时候马军伤残的腿脚因未很好的治疗调养,遗症发作疼痛的走路都成了问题。没办法,1978年时只好带上所挣到的仅只120元钱,慕名到上海去疗治。为了省钱,他特地带了一布袋馒头,途中到饭时就啃两个即为吃饭,晚上不住客店蹲候车室。可那时间是劫后恢复时期看病还难,讲究本地外地的,很不容易地辗转一趟却只在洛阳做了个不完全的治疗。腿骨接好脚趾有了好转,但残疾再难恢复。即便如此,他也信心大增,回家调养的半年中就自修高中课程。但由于无师指导上大学仍难实现,便下决心上了高中。1981年,已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3年,国家号召待业青年自谋出路。10月,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的马军,便做了一个地面仅6平米的铁皮房子,于现在的帝豪购物中心前开办起了“快乐无线电修理铺”,迈出了独立谋生的第一步。他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路,也为待业青年们带了头,因此引起社会的关注。被《延安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大力倡导。同年,还出席了省、地待业青年自谋出路先进人物表彰大会,受到奖励得到广泛的赞扬。
修理铺生意不错,马军一个月可以挣到600多元,每星期都去银行存钱。这在当时是令人热眼的事情,尤其对他来说是多么喜人慰心的事呐!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家,没有忘记姐姐弟妹们,给他们买肉买东西等,照顾的更多了。特别是弟弟刚结婚困难大,他就大力的帮助,西安上学期间甚至将修理铺交给弟弟经营。
马军的情况有了改变后,很掂念街道办无线电修理铺时的师傅夏培定,春节便特地带着礼品去给师傅拜年。他的情况,使师傅十分的高兴也更器重他,赴宝鸡文理学院(宝鸡大学)任职教授前,便将所积攒的无线电书籍资料全都送给了他。于是马军的眼界、技能即进一步开阔和提高,修配就更顺畅了。但他的志向并不限于只简单地挣钱过日子。他有他的追求,要把修配做的更好,要做更多的事情,还必须深造,丰富自己的知识。恰好,此时延安卷烟厂需要有技术的人才,即觉得有规律性的工作就可以利用工余时间复习功课,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因此,1982年被卷烟厂聘入做了临时电工,边干活边准备高考。期间,因他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又勤恳钻研,所以在卷烟厂干得也很出色。一次电梯出了故障谁都没有办法,是他使其恢复了正常工作。从此以后,厂里有了难解决的技术问题便去找他。因而他这个临时工便被领导、职工均另眼看待,特别地配给他办公室、桌椅等,宛如正而八经的技术干部。1989年,马军西安学习期满,知识增加本领增强文凭在握,但他没有吃“旱涝保收”的公饭,依然走个体无线电修理的路。在搞活、发展的大好局势下,就一直从事各种电器的修配。只是建立家庭后人口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一家人生活、孩子抚育、上学,他疾病缠身等许多耗心费力的事,都是很重的负担,对他这个残疾人来说更不容易。不过,不管怎样他携家带小忙活苦累,总还是一步步地走过来了,脚踏实地自立有成,足以正常稳实地生活。虽然没有宏业伟绩惊人之举,却也未拖累国家社会和他人,又服务于社会大众,还带出徒弟培养了孩子。以所能所够,实践着他的抱负和愿望,使他的人生充实有意义。不只为残弱者,也为所有的人树立了风范。特别是以其行为不言而喻地表明:身世、条件虽不由人选择,但人生之路如何走却全在自己。
婚姻花开迟
马军的经难历苦,没少被人可怜同情,马军的不屈拼争也没少被人赞许感慨。可到了青春年龄应该谈情说爱的时候,在世俗人们的眼中,他聪明爱学肯钻研,有知识技能和志气,却都抵不过那“穷弱”二字,没有多少人垂情于他。是他能挣来钱,又考进了延大,情况才有了变化,同班的一个统招本科女同学就主动地向他频频示爱。对此,马军明言自
己的身家境况,是在女娃“态度坚决”的表白下,两人才一来二往地关系密切起来。于是马军给她买东西一块吃饭,带到家见识家人,女娃甚至春节都不回自家去等等,似乎情感已非一般婚姻可成。可谁料到看起来一片挚情的那女娃,实质并非如此,她所见爱的只是马军挣来的钱,而不是那些长处、优点,暗地里竟另与他人交情谈说。既然如此,马军便毫不犹豫地断绝了来往。并且不想相互别扭,便不顾已读了两年的学业,毅然改变本准备在延大读完本科4年的计划,离校而去。第一次涉及婚姻竟是如此不堪的情形,令他丧气,老大地不快。
西安上学期间,曾有一个长相漂亮,字写的比较好的同学和他扯起了红线。但通过接触,此女倚美仗字而傲,难以融洽,更不能苟合的是她虽出身一般家庭,却迷恋醉死梦生的靡烂生活,淡对学业根本不是走一条道的人,哪能婚爱长久也只能作罢。可那女子仍不断地缠扰,马军即以:“知识浅薄而自傲,内心空虚实可怜,公主身子丫环命,靡靡生活害终生”的字条堵死了她,是他婚情的又一次失意。期间,还有几个女青年与马军缠绵过情感,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的不尽人意,令马军难以勉就,皆成为一次次的告吹失败。他已老大不小,婚姻问题仍然解决不了。但其中一个小他11岁的姑娘却情况不同,此女长的端庄俊秀,不娇柔不作态,朴实而善良,精明伶俐却没有那些使马军反感不快的举止行为,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家女子。只是年龄相差大,马军视其为小妹妹而未能确定。第二年,因小妹妹家看马军踏实有志气,也能吃苦就再次将此事提起,希望结百年之好。实际上小妹妹的青纯实在,她们家的真诚也早就打动了马军,只是考虑了两人的年龄而已。既然人家不在乎真情想合,他也甚中下怀不再推脱,于是两相有意的婚事便确定了,已三十一岁的马军即与刚到二十岁的张美荣结成了夫妻。婚后,张美荣支持马军学习,直至毕业从未拖他的后腿。马军重新经营无线电修理后,张美荣便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并给马军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马军可靠的帮手精神的港湾,始终不渝。结婚二十几年来,他们相互关心爱护,一起克服困难艰辛经营,有苦也有乐,有愁急也有自在,勤勤俭俭地使两个人的小家逐渐成为一个儿欢女笑的像样家庭。这个没有浪漫的溪旁河边,没有花前月下的相拥相偎,也没有大操大办甚至对马军来说有点迟到的婚姻,却使他,使家中每个人慰心、幸福而温暖。这个结合,为马军自立有成添了力提供了保证,可经风也能见雨。现在,张美荣料理小杂物品和饭馆,马军与儿子搞电器修理,一家人同心携力地谦恭经营,为生活日月,也为家庭的未来在继续酿造他们的意含与馨香。
奋争无休止
年去月来,马军已年近花甲。长期的艰辛操劳和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患的折磨,使他体貌又如当初,瘦小羸弱,精力大衰。而且眼底出血视力下降,修配电器要趴在器件上,看资料得执到眼前全非以往。但他仍在修配、学习和钻研,有闲余时间就看书翻资料甚至认真作笔记,还学习英文,其刻苦不逊当年。尚且不论顺当之时还是情况不佳,甚或病痛折磨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都不能改变他的执着和追求。实在不行时吃点药,稍作医治就该怎样又怎样。有人问他,你大学程度又自修深化,兼之几十年的技术、经验,何必还这样地钻研?他只淡淡地一笑:现在技术更新的快,不学习就不能很好地明白那些新产品。说的很朴实,似乎只是为其生意着想而已。其实不然,他一直怀有抱负,向往知识,喜好乐器音乐等,爱好较多,总希望能有一些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有意义作为。几十年来,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地做了,欲做还没有做的一直总放在心上,久之不去。如今,他年岁渐大,即因应地调整经营,兼带了小杂物品和饭馆,以使一家人各尽其力,都有自己的事做。他还打算,待子女都成长起来后,便专心一意地完成他酝酿已久的几个项目,做最后的努力,力尽余年。
当然,他也有不少的叹息和感慨:人生短暂,往往有心做事而条件不济,难以作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重学习,不思上进,不能不为之慨叹!
这就是马军,贫不失志弱不丧气,残不废折不挠,使不堪为可堪,勉人而励志。
残弱若此,强健何为?不能不令人震憾!
郝文采
新闻推荐
关于黄陵县南川一号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
黄陵县南川一号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黄陵县腰坪乡结子沟村。矿区面积10.0851km,现有煤炭生产能力0.30Mt/a。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安全高效生产,根据陕西省有关煤矿机械化改造政策...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