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为人生 —记老卫生工作者丁延章
红五月,鲜花开满了遍地。古城西安花开,绽放世园花会。就在这时,我因腿痛——股骨头坏死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一到西安,先与我30年未曾见过面的老朋友丁延章电话相约,下午2点在黄雁村医院门口会面。不料,因堵车延误,直到三点多才赶到。想不到这位七旬老人准时到达,足足等了一个半钟头。他热情的领我排队、挂号、找专家检查。住院后,他几乎每两天从家里步行到病室探望我。我们老同志见面,话就拉个没完没了。
你也许还没有忘记,他比在延安瘦了些,中等个子,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也不大好,安有起搏器。他原是山西万荣县人,从小随舅父1946年由山西跋山涉水,行程七天七夜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舅父家。舅父是抗日前来延安的,在市场沟“延安妇女合作社”食品部工作。他从1948年起便在这里工作,后上南关小学,延安中学,延安卫校学习,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延安县卫生院工作,先是医生后任卫生院院长,防疫站站长,县卫生局长,地区防疫站站长、副书记。期间,他在南泥湾公社马坊大队蹲点三年,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他离队时生产队粮食总产翻了番,社员吃上了自来水,户户用上了电灯,村上安上了有线广播,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在南泥湾精神的鼓舞下,他把马坊医疗站办成了全国合作医疗的一面旗帜。社员看病实行了全免,1972年《红旗》杂志第12期载文《我们是怎样巩固合作医疗的》,表彰了马坊合作医疗站,要全国人民学习;他在防疫站工作期间,与有关科研部门合作,通过试点应用硒粮预防克山病成绩显著,受到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延安“应用硒粮预防克山病取得显著效果”。陕西日报、延安日报多次作了重点报道,延安地委、行署、延安县政府召开了现场会,参观者从全国各地走来,达万人之多。
就是这位成绩卓著的普通共产党员,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共产党人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忘记党的培养,没有忘记延安精神。他常说:“一个人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必须反复学好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二是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立党为公,完全彻底为人民。
1989年,丁延章调到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任书记,他既当领导,又坐门诊。曾在陕西中医学院进修,具有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职称。1998年离休,他又担任了省人民医院离休干部支部书记。他人老心不老,继续发挥余热,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按他的话说: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熟人生人,不分干部工人,不分当官的或是农民,只要是找他解决看病的事,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一个人,都是热情接待,尽心服务,痛苦而来,康复而回,几十年来,约有数百人次。无怪呼人们称丁延章的办公室或是家是病人的“联络点”“接待站”和“中介信息站”。
1990年延安南关小学张忠仁老师患有严重肺心病,在延安医治无效并下了病危通知书。有人打电话给他,要他去省医院找丁延章,会帮他看病。丁延章得知消息后,首先联系好住院科室,在省医院大门口等候病人直到深夜十一点,虽不相识,但他视病情如命令,当即陪病人送进了医院呼吸科。后来又转住几个科室,经10多名专家会诊,精心治疗,半年多时间张忠仁便康复出院了。住院期间,丁延章得知张忠仁住院经费困难,便积极协商帮助,当地政府救济了一万元,张忠仁感动得流出了热泪。张忠仁家属拉着丁延章的手说,你为人的生存付出的太多了,去外面吃顿饭吧,丁延章说:“这是我作卫生工作的本分,”谢绝了。之后,张的爱人回到洛川,精选了一箱最好的出口苹果,送给了丁延章,表达了他们的感谢之情。
一次,丁延章下班从省医院出来,在报栏下看到有父子两个人正在哭鼻子。他上前好奇地:“你们哭甚哩?”父亲说:“我儿子段永华得了肾病,付不起住院费,看不起病,我们准备回乾县。”丁延章说:“这外面天冷,咱到我办公室去谈谈。”段家父子跟丁延章来到办公室。段永华的父亲说:“我儿子已经订婚,听村里人说,有这号病不能生育,治不好,就结不成婚,就绝了段家的后代。”
丁延章摸脉看了化验报告笑着说:“哪有这么严重,先给你开几付中药,我负责给你治疗,拿回去熬着吃,不用住院,每周来一次。”经过21天吃药后,经化验复查,娃的病好了,感动的老汉领着儿子和未婚媳妇向延章说:“我们只花了近百元就把病治好了,你给我们贫苦农民省了万余元。媳妇和儿子就要结婚了,定了时间,一定请你来参加婚礼!”丁延章点点头。他看着这个美满、幸福的新家庭也笑了。时隔不久,段老汉到医院告诉丁延章说,我儿媳妇怀孕了,太感谢你了,让我老汉这才放下了心。
丁延章的老领导郝永福,患泌尿道疑难症,当时在延安、西安都无法治疗。他得知后,便陪同郝永福到北京,通过原卫生部副部长,找到曾给周总理看过病的专家教授给郝永福作了手术治好了病。过春节丁延章都在北京,无怨无悔。张史杰在省医院治病期间向丁延章说:“我的病治不好了,我在人生的最后这点时间里还要写一本《在黄土地上奋斗》书,眼下分秒必争,请你帮个忙!”丁延章说:“什么忙?老书记。”张史杰说:“小忙,给我病房加一张桌子,我要写东西。”丁延章找科主任商量后很快就办到了。
延安毛纺厂工人付钢患了血癌,他父亲是退休工人,通过别人介绍在西安找到了丁延章,说他们在西安打工,晚上在街头卖玉米棒子,经济非常困难,实在看不下去了。丁延章说:“钱我付,好好看病。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这样丁延章为他们垫付药费,医院扣了他一年工资。丁延章是病人信得过的人,为人办事热情诚实,关心负责,如病人住院禁吃什么东西,陪人在哪里住,要不要陪床,找不找陪护,返程时间要不要买票,费用有没有困难,他都能替病人想到,并设想解决,还经常电话联系回访病人出院身体情况。
丁延章在人生的道路上,劳苦一生,离休后并未忘记一个卫生工作者的天职——救死扶伤。为了人的生命乐于助人,无怨无悔,其乐无穷。G⑧
—
丁工
朱秒
新闻推荐
部分画稿还需要他深入农村搜寻和写生。本报记者牛敏通讯员赵艳阳杨媛王瑛薛继学正在整理农耕文明的画稿。。几年前,在江西有一个人出了一本书——《图说中国农耕文明》,被评论家称为提醒...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