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忆失落的农耕文明 本报记者 牛敏 通讯员 赵艳阳 杨媛 王瑛

延安日报 2011-11-18 23:14 大字

部分画稿还需要他深入农村搜寻和写生。本报记者牛敏通讯员赵艳阳杨媛王瑛

薛继学正在整理农耕文明的画稿。。

几年前,在江西有一个人出了一本书——《图说中国农耕文明》,被评论家称为提醒国人热爱古代文明的警钟,国人发展经济、繁荣文化、锤炼胸襟,向伟大、强盛、文明、祥和的中国迈进的鼓点,世人了解古代中国伟大、富裕、宽容的一把钥匙。

而今在宜川县,也有一个人出了一本描绘黄河西岸农耕文明的画册——《记忆失落的文明》。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画册:播种用的木耧子、拿粪用的圪箩,木匠的二连锯、合缝刨、羊角锤,农民的犁、耙、锄、铲,有钱人家气派讲究的四合院,精美绝伦的服饰鞋帽,民间艺人的三弦和唢呐,充满情趣和古韵的送亲、迎亲、满月等喜事用具等……200多幅毛笔白描画,包括农具、服饰、建筑、教育、婚丧礼仪等10个部分,清晰而通俗地记录了农耕时代地处黄河西岸的宜川一带人是如何生老病死,如何生产、生活的。

画册的作者名叫薛继学,笔名山石,是宜川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他画了一辈子画,专攻书法和国画,但这一本花费了他4年心血的画册却与他的以往的画作大相径庭。在这本画册里,他用毛笔描绘了200多幅体现当地农耕文明的白描图画,并且根据这些图画和他的实际生活经历,配写了文字说明和有关的生活记事。

画册创作缘起

初见薛继学是在他不足10平米的画室里,没有大胡子,没留长发,看不出任何个性十足、标新立异的痕迹,就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形象,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提起自己创作这本画册的初衷,薛继学说,这其实缘于一次偶然。

薛继学告诉记者,他有一位族叔名叫薛天云,曾任延安市农牧局局长,这位族叔退休后在宜川成立了壶口文化研究会,致力于黄河西岸文化研究,他也被吸收为会员之一。2007年,薛天云编写了一本书——《壶口西岸耕读传统》,

特别邀请他为其书配画几幅当地农具和家具的插图。几天后,当薛继学把画好的插图交给薛天云时,薛天云喜出望外——插图是用毛笔画出的白描画,图画的细腻和逼真让他爱不释手。后来薛天云又把画稿拿给在西安高校搞文化研究的几位教授看,他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感慨:“过去的这些东西现在越来越少了,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资料,应该系统地进行挖掘和整理,不然后代人就无从知晓它们的样子,这方面的历史就会因此断层。”就是这句感慨提醒了薛天云。回到宜川后,薛天云赶紧找到薛继学,鼓励他放宽思路,围绕农耕文明,把宜川当地的生产、生活用品,包括建筑、服饰等有特点的东西都画出来,用以记录当地逐渐消失的农耕文明。

薛继学一生都与书法绘画打交道,获奖的作品无数,而这本《记忆失落的文明》却是他唯一正式出版的个人画册,为此他付出了大量时

间和心血。从2007年着手,到2011年画册出版,前后用了4年时间。画稿虽多为器具,但错落有致的构图,准确的造型,优美的线条,系统的再现了一幅幅农村昔日生活的场景,叙述了一个个生动的农耕生活故事,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反映出昔日壶口西岸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耕读传统、风俗习惯。在大部分绘画中,薛继学都用精致的小楷说明、记事,语言精练、朴实生动,妙趣横生,构成了一幅全景式的黄土地传统农耕文化画卷。

回顾艰难人生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此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对父老乡亲的关注,对沧桑岁月的体验,对生活的感知感悟,对文化艺术一丝不苟的追求。”薛天云在《记忆失落的文明》序言里这样评价道。

除了响应族叔薛天云的鼓励,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当地农耕文明,薛继学还把这本画册的创作归结于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回顾。

薛继学出生于宜川县一个书香门第,曾祖辈、祖父辈、父辈中不少都是县内外知名的文化、教育人士,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薛继学自幼便展现出绘画、书法天赋,能写会画,在其少年时已闻名乡里。1959年,受家庭成份和父亲政治身份的影响,薛继学跟着母亲及哥哥一起回到老家云岩镇永宁村。文革开始后,刚上中学的薛继学背着“黑五类子弟”、“可教育好的子女”的名头,失去了继续

求学的机会。为了逃避面对父亲被批斗和被伤害的尴尬场面,他主动请求生产队派遣外出修筑铁路、公路、水库等,在工地辗转数年。文革结束父亲平反后,薛继学进入宜川县云岩镇文化站工作了13年。说是在文化站工作,其实根本没有工资,只是为他提供一个单位,一个平台,他必须要自己外出奔波找活干才能挣钱养家糊口。这13年里,他到处揽活,几乎跑遍了整个宜川,其中的生活艰辛和内心酸楚一直让他刻骨铭心。1993年,自感知识匮乏的薛继学通过自考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国画,那年他40岁,双亲已年过七旬,两个孩子正在读书。3年大学毕业后,薛继学进入宜川中学任教至今。

“我7岁时,因父亲的错案全家人回到老家。那时刚刚懂事,带着诸多的好奇和疑问渐渐融入农村的生活中。读书,务农,出门打工,坎坷的经历磨练了我,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画册的创作过程也是我对往事的回忆过程,从宜川的地理环境到农耕纺织、吃穿住用行,教育、文艺、建筑以及婚丧嫁娶、礼仪信仰,这些都是我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过的,有的画稿我还会忍不住把往事记录在旁。”薛继学说,很多器具和生活场景他“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当然,也有一部分需要他深入农村去搜集和整理,他想尽量全面地描绘出祖辈延续千年的农耕文明。

感悟农耕文明

对于当地的农耕文明,薛继学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宜川地处黄河沿岸,与山西吉县隔河相望,壶口瀑布居县城五十公里。沟壑、丘陵、川道、塬面、山林的独特风貌,具有陕北地域的综合特征。轩辕在此开启了农耕文明,大禹治水就是在这里改造自然,加上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劳作,形成了特征鲜明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坡的区域文化,繁衍生息着这里的人们。

宜川的农耕,延续了汉民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模式,春耕夏耘,秋收物冬藏,顺应自然,四季分明。牛耕是翻土播种的主要形式,粮食作物以夏熟的小麦为主,秋作物则有豆类、糜谷、玉米、高粱、芝麻等,专用作物有乌柳、苇子等。宜川多旱,古时多有灾荒之年,所以储粮是这里农民生活的一大习惯,体现了农民浓厚的防灾荒意识。物产丰富和交通不便形成的自给自足型农业经济是宜川昔日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是宜川人情感联结的纽带,天灾人祸则奠定了人们与自然抗争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量。“百姓有自己的活法”是宜川人祖辈流传的最朴实的语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承受着天灾人祸,期待着四季平安,在嬉笑怒骂间驱散煎熬和烦恼。

薛继学在画册的《后记》里写道:“当你翻阅这本画册时,能够联想到我们的父辈,他们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劳作,她们纺织缝补、蒸煮烹调,一张张憨厚淳朴的面孔,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是的,科技在腾飞,时代在发展,父辈人的劳作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但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正是这种充满希望,饱经沧桑的平凡生活,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那些朴实的劳作和生活背后,有着厚厚的文化积淀,犹如我们赖以生存的黄土,散发着自然的芬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喜爱。中国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祖先日常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桩桩件件都闪烁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开拓和包容。我们仔细研究一件小器具,一个小作坊、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受到有益的启发。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

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之

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农耕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它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从某种意义来说,农耕文明便是一种善的文明。它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质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新闻推荐

少年患病生命危急盼救助解困境

本报讯(记者干雄焱)11岁的冯泽民是延长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不幸的是今年身患过敏性紫癜,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现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接受治疗,短短的一个月已花费17万元。据医生讲,要治好冯泽民的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