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王村元代铜权史话
王茹辛
油王村位于铁炉塬西北角,隶属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是铁炉塬的“北乡”,被戏称为铁炉塬的“西北里呀”。
1973年春,油王村在北沟打机井时发现元代铜权(即铜制的秤砣)一枚。权身铸有阴文“至元九年”和“京兆路官造”9个字。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所以此权应是元初所铸;“京兆路”即西安府。权呈亚腰圆柱体,上部呈流线状,通高10.9厘米、底径5.2厘米,重900克。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第三展厅,文物注明“1973年发现于渭南县”,文物出土地现已标入中国文物地理标志名录。据方志专家左忠诚先生分析,铜权的发现说明此处在元代已是交通和商业要地。
为什么会在油王村北沟出土元代铜权?这还得从古代秦东商帮进出秦岭的必经之路“武关道”和它的重要支脉“桐油古道”说起。
1985年,在重庆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距今约204万年,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与东非更新世能人处于同一进化水平。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蓝田人”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距今约70万年~115万年,其西南的陈家窝遗址距今约65万年。中科院黄万波研究员认为,“蓝田人”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不在这里,而在秦岭以南,“蓝田人”是从三峡地区迁移过来的,应该说“蓝田人”是“巫山人”的后裔。人类的足迹不断叠加就是文明发展的脚步。到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时开辟出一条从古镐京(西周都城,今西安西)翻越秦岭通向东南的古道,即后来定名的武关道。鬻熊之所以选择从这里斩棘开路,是因为这条路已有前人的足迹而处于半成熟状态。从古镐京到古长安,通东南的武关古道在唐以前已设驿站,到唐代时成为全国第二大官道,地位仅次于横穿关中的潼关道。它西北接长安,东南连南阳、荆襄以至江南、岭南,是关中南出秦岭的六大古道之一,也是六大古道最东边的官道。
8000多年前,“蓝田人”的苗裔在蓝田华胥镇及临潼骊山一带形成华胥之国。华胥氏便是上古时期这个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华胥陵位于华胥镇,北枕骊山,南临灞水,其遗址在全国仅此一处。影史不虚,在华胥镇附近,发现的旧石器遗址有数十处、新石器遗址20多处,这些不曾中断的遗迹都有力地证明了华胥镇周边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华胥氏的子嗣就是一画开天的伏羲和补天造人的女娲,伏羲结合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华胥氏是华夏民族繁衍之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随着华胥氏在蓝田的华胥之渚日益发展壮大,人口有所增长,就需要寻找新的食源地,扩大生存空间。据分析,华胥氏的后裔北迁路线有三条,东线沿临渭区湭河川向北,在湭河谷地留下了北刘遗址等众多的古人类遗迹;中线沿着临渭区与临潼区的界河——古泠河(今零河)谷地向北而去,留下了邓家庄遗址、紫杨遗址、英李遗址和“零口姑娘”的千古谜案;西线沿古滋水(今灞河)向西北发展,留下了著名的半坡遗址等。三条线路又似三束文明之光,在华夏大地延伸开去。我们祖先的脚步伴河迁徙,一步步从山地走到平原,由混沌迈向文明,给黄河贴上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厚重标签。人类文明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蓝田人”北徙的中线与后来的桐油古道高度契合。
桐油古道早在商周时已有雏形,至汉代则形成了一条南由蓝田县经今临渭区阳郭镇牛寺庙村下山,经今省道107“古道”标志向西,由黄土岗、康坡村,穿越贠曲街道北行,过北李、杨岭村从马鞍桥(南边曾有一古庙)向北进入今三张镇界,越河里庙沟(沟里曾有一河神庙,故名),穿过西湾村、呼冯沟、油王北沟出临渭区境,再经临潼区马额镇英李行政村的沟刘村、枣张沟村出零河河谷,通往渭南县(今临渭区)和古新丰县的商道,这也是当年商州、蓝田与关中腹地的唯一商道。这条路沿梁傍河,便于汲水和休整,路宽坡缓,车马可行,据传这条路为官府所修,所以亦称为官路。历史上,商州、蓝田的商客通过马驮骡运、地老鼠车子装载、人挑肩担,把山里的桐油、药材等山货运出,又把新丰、渭南的食盐、棉布、棉花等生产生活用品运回山里,所以被称为桐油道。油王村北沟紧邻古道,零河的支流——清水河常年流淌不息,便于人畜取水又不易遭水灾,沟里还有一块数百亩大的缓坡台地适宜种植,沟道两边的黄土高崖适宜凿洞居住,这里便发展成为古道北端理想的补给地,驿站、店铺应势而生。商道兴起后,这里是商客进山的第一站,客商到此歇脚休整;这里也是古道出山的最后一站,商贾于此补充给养,次日便可与潼关道汇合,然后一路坦途,到达古新丰县与渭南县。一时间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一派街市景象。宋元时期,古道十分繁荣,以至于有人误将官制秤砣遗落而深埋地下。铜权的发现地就在油王北沟的缓坡台地中,正印证了左忠诚先生的分析。
桐油古道随着长安的繁华而繁荣。长安帝都地位丧失后,富庶的关中与东南的交通仍沿用此道,又延续了1000多年。到清末,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改进,崖塌坡溜的黄土古道渐渐走进了历史,最终成为家乡人口口相传的回忆。
历史的画卷沧桑悠长,每次从老家油王村归来,浓浓的乡愁都会在笔尖流淌,我的思绪总会有追索千年桐油古道马蹄骡铃遗响的冲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肖奔赵子元)为进一步打造干净整洁、美观有序、舒适宜居的发展和人居环境,连日来,蓝田县积极组织全县广大人...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