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思倾听民意、用行动贴近民生,民情地图既把数据“收上来”,更让干部“动起来”。这张图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路线图,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跨越联

陕西日报 2017-06-26 08:06 大字

????2017年2月,蓝田县驻村干部利用休息时间赶制民情地图。????蓝田县委组织部供图

????蓝田县孟家岩村民情地图,长2.47米,宽1.05米。

本报见习记者陈卓珂记者杜瑶

“绘制民情地图,就是要让干部的脚上沾满泥土,让基层工作接地气。”蓝田县委组织部干部薛军锋说。从赴浙江松阳培训到制定蓝田县绘图标准,再到指导驻村干部绘制第一张手绘民情地图,薛军锋见证了蓝田县“民情大数据地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全过程。

在薛军锋看来,民情数据地图的绘制过程,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他说:“实际的绘图过程,就是‘户户见干部\’密切干群关系的过程,做到‘倾情融入\’的过程,最终促成干部当好群众的‘五星级服务员\’。”

一张图让干部“下去了”

今年3月上旬,蓝田县率先完成了辖区内518个行政村3108张手绘版民情地图。这其中,一幅长2.47米,宽1.05米的地图格外引人注目。图的作者,是蓝田县孟家岩村驻村干部成丽花。

“刚开始不会画,不知道先画什么。”成丽花回忆起绘图的情景,最初的困惑依然历历在目。孟家岩村是蓝田县最大的行政村,建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350亩,830户、3233位村民分布在10个村小组。尽管成丽花来这里已经7年了,绘图之初她依然觉得无从下手。“村子太大了,如果不是这次绘图,村里的情况我也才熟悉了70%。”

不知道怎样构图,也不知道怎样计算比例。为了能对村子里的地形有个大致印象,成丽花和村委会主任爬上村子南侧公路边的一幢4层建筑,这才看清了村子里大路小道的走向。“驻村多年,就是这次绘图,才让这个村子在心里变得具象起来。”她说。

成丽花回忆着:“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去村民家里,民情地图要求标注的信息量比较大,尤其是涉及家庭收入等敏感信息的收集非常困难。”近一个月的时间,她走遍了村子里的每一家。“只有把自己变成村里人,村民们才不会有那么强的戒备心理,才愿意跟你说家里的情况。”

“对于外出的村民,她就想办法找电话号码联系。电话也联系不上的,她就在村子里等,一听说人家回来了,饭都顾不上吃就过去问。”一旁的村会计周兴武,说起绘图时的家访,伸出大拇指给成丽花比了个“赞”。

但最初,成丽花和其他驻村干部一样,不理解为什么要绘图。“感觉是额外增加的工作量,而且我们也不是专业的,觉得很难。白天,驻村干部要忙着村里的党建、三务公开,下了班还要四处去‘家访\’,实在太累。而且也不知道这图画出来干什么用。”

“成丽花们”的困惑在绘图完成的时候,得到了解答。

“答案就写在村民脸上啊!”成丽花说,当她发现自己走过村里的时候,乡亲们总是亲亲热热地跟她打招呼,家长里短的小摩擦她也能帮着调解几句。她就明白了绘制这张民情地图的过程,其实就是让自己融入村民的过程。

这一点薛军锋颇为认同。他认为,民情地图的绘制不能为了绘图而绘图,更不能关起门来造图。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沉下身子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如实绘制。“基层工作是所有工作的终端。村情民情千丝万缕,在‘画图\’的同时,认人、认事、认情,把各种情况烂熟于心,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展现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薛军锋总结说。

一张图解决了三个“难”

“走访的时候就感觉有人一直跟着我,但是回头看又不知道是哪个。后来有人跟我说是村东头的李老头,村民们还说这老人脾气古怪,不近人情。”时隔三个月,蓝田县新庄子村的驻村干部邓西娥提起这桩“公案”仍觉百感交集。

今年2月10日起,邓西娥开始绘制民情地图的走访工作。连着三四天,村民李根强总是跟着她。“我走哪他走哪,我进户走访,他就在门外等着,一路跟着但是也不跟我说话。”邓西娥当时感觉非常奇怪。

李根强的家住在新庄子村的东头。按照计划,邓西娥在走访的最后一天来到了他的家。可是不巧,人没在。回村委会的路上,李根强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邓西娥这才和他说上话。

“他说没想到我能去他家,觉得镇上的干部肯定都是去村里的先进、致富能手家里,不会理会他这种独居老人。”邓西娥说起来觉得心酸。原来,李根强在五年前就开始申请五保户,可是由于不识字,听力不好等原因,在镇里来回跑了几次,不是材料不齐就是信息不对,始终没能办成。李老头再也不去镇里了,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差,不愿意跟邻里交流,也不相信村干部。

“其实就是材料的问题,再一个他没有经过村里的民主评议,自己去镇里肯定不行。”邓西娥说。了解到李根强的情况以后,邓西娥向老人承诺,3天之内解决问题。从李根强家里离开时,邓西娥已经帮助老人整理好了所有材料,第二天她就叫上村干部召开民主评议会。3天后,邓西娥告诉李根强五保户办下来了。“我现在还记得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没想到我能把这事给他办下来。”邓西娥说。

在邓西娥看来,绘制这张民情图,更重要的是让群众以往办事时“干部难找、事情难办、交道难打”的瓶颈得到了破解。“以往都是我们坐在村委会等他们来找,但是经过这次绘图走访,我觉得一定要深入基层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他们服务。”邓西娥说着取出了一张她和李根强的合照。照片上老人的手紧紧拉着她的手。

绘好民情地图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用好民情地图。

周至县殿镇村沿山靠河,村中房屋建筑新颖,高低错落有致。由于是红军长征经过驻扎的村庄,周边有原始台、八卦楼等景点。近年来游人纷至沓来,尤其是吸引了很多画家、摄影家到此观光写生留影。村里在绘制民情地图的过程中,特别绘制了一幅“旅游资源图”。游人通过民情地图中的旅游资源图,就能很方便地了解到谁家的农家乐在哪儿、景点在哪儿。

这张独具特色的民情地图,出自驻村干部郭栋之手。在绘制民情地图的过程中,郭栋耐心细致、用心用情,把收集上来的数据变成识别群众需求的信息库。

绘图调研走访群众时,郭栋了解到三组吴胜利老人的两岁孙子不幸患上了血管畸形瘤,全家为给孩子治病花费七八万元,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压力很大。他立即召集村干部一同到老人家中,给老人讲解国家的合疗和大病救助的有关政策,为老人解决后顾之忧。随后他同村支部书记刘代林、村委会主任董三元同志一同商量,组织全体党员和村干部进行捐款,解决了孩子看病的燃眉之急。随后他又积极协调镇民政办,填写审核有关大病救助的申请材料,保证孩子的后续治疗。

担任包村干部2年多来,郭栋每年走访群众900多户,亲手绘出了村子的民情地图。他深有感触地说:“绘图,是考察干部对群众的了解程度;用图,则是考验干部清不清楚群众需求、能否主动作为。”

一张图打破了六个“不”

不讲“不理”、不讲“不知”、不讲“不管”、不讲“不行”、不讲“不会”、不讲“不办”,一张图打破干部作风的六个“不”。“镇街干部是绘图的主体,也是服务群众的主力,绘图过程倒逼干部‘动脑\’,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水平。”薛军锋说。

“五个扎实的内容是什么?”“屏幕上的这张照片是哪个村子?”“这户群众的基本情况是什么”……这是蓝田县“‘民情大数据地图\’应知应会能力大比武”的考试题。在绘制民情地图的过程中,蓝田县19个镇街分为三组,通过“擂台比武”考核干部掌握的农村政策和党建知识情况。

“说一说党建知识、问一问惠民政策、谈一谈脱贫攻坚、答一答群众提问,比出了干劲,赛出了能力。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让干部转变基层工作的理念,真正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薛军锋说。通过考核,督促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定目标、找差距、学先进,不断追赶超越,让蓝田县基层干部作风为之一振,真正实现干部“走下去”,民声“传上来”。

通过绘制民情地图,促进干部动脑筋、学政策、用政策。在周至,村情、民情入心入脑,正以“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为抓手,教育、引导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农村,提升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

周至县北西沟村驻村干部孙建民介绍说,周至县按照县级重点培训、镇街全员培训原则,依托党校,对部门、镇街干部、村干部和农村党员进行专题培训。全县干部在做好“八访八查”的基础上,还做到了“八知八会”。“知政策理论、会讲解运用,知民情民意、会排忧解难,知班子建设、会协调管理,知经济状况、会谋划发展,知工作重点、会督促落实,知村务管理、会指导服务,知个体性格、会因人而异,知社会关系、会化解矛盾,引导干部在实践中运用民情地图全流程深化为民服务。”

新闻推荐

西安交大附属中学学生自办音乐会为留守老人筹善款

“重拾被遗忘的健康”公益主题音乐会,老师献唱阳光讯(记者杜丽芳/文梁萌/图)6月21日,“重拾被遗忘的健康”公益主题音乐会在西安交大附中举行,三百名师生参与演出及幕后工作,并将全部收入两万元善款...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