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秦腔”的导路者赵伯平
欢迎赐稿
来稿请寄 jiangmanbing@xawb.com
□高益荣
赵伯平(1902-1993),陕西蓝田人。可以说,赵伯平既是一位革命家、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又是一位热爱戏曲、组织领导戏曲团体,并积极创作剧本的戏曲活动家、剧作家。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赵伯平出生于白鹿原上一书香之家,从小喜欢秦腔,可谓是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里鹿兆鹏的生活原型。1926年,他在蓝田、长安一带开展农民运动时,就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来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运动。1939年他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提议成立了以演出秦腔为主的“七月剧团”,并亲自为剧团制定了办团宗旨,使剧团在配合战争宣传、促进生产、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不仅关心剧团的演出组织、演员培养、演职人员生活等具体问题,而且还亲自动手为剧团编写剧本。“他在一两年内创作了八本秦腔新戏,这就是:揭露国民党特务利用封建迷信欺骗群众、破坏抗战的《祁半仙》;嘲讽国民党政府一些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的《新考试》;抨击国民党‘战干团\’的《特种学校》和《抓汉奸》《大上当》等。这些剧本,不仅内容新颖、摭拾准确、思想鲜明,而且在文艺上既能继承传统,也能出新,演出后产生了轰动效应,人们称之为‘新秦腔\’,剧团也赢得了群众的敬重与热爱。从此在陕甘宁边区也开创出‘新秦腔\’的崭新局面。”(《赵伯平与文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200页)的确,这五个剧本在当时发挥了像他所说的“剧团就是炮团,一本剧就是一门炮,一句台词就是一发炮弹”的作用。《中国梆子戏剧目辞典》中,对这五个剧本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它们将永久地载入中国戏剧史册,成为当时历史的一种再现。
不久,赵伯平又以进步的历史观、本着古为今用的创作原则,改编出三大秦腔传统戏——《民族魂》《石达开》和《三滴血》。《民族魂》宣传团结抗日思想,反对投降主义;《石达开》则是由易俗社李约祉编剧的《韩宝英》改编而成。赵伯平的改编剧不仅是主要人物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主题变为反对国家分裂;改编后的《三滴血》突出了教条主义害死人的主题。1942年10月,这三个剧本由关中八一剧团在延安陕甘宁边区礼堂演出,深受观众喜爱,人们连连称赞:“戏真好,太有教育意义了。”“关中真正的秦腔正宗!”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高兴地握着剧团同志们的手说:“演得好呀!这几个戏的内容很好,能紧密配合党的整风学习。”关中八一剧团在延安先后演出60余场,观众达12万人次。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都去看了这些戏,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后,赵伯平一直关心、指导关中八一剧团的演出工作,鼓励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大胆“推陈出新”,进行秦腔的音乐改革。
全国解放后,赵伯平先后出任西安市委书记、陕西省省长等重要职务,在陕西关中工作14年。尽管行政事务繁忙,但他仍然对陕西的戏曲事业非常关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首先,他是内行,能够抓在点子上。正像著名秦腔编剧黄俊耀所说:“赵伯平同志是陕西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也是党政领导干部中谙熟文史,对戏剧造诣很深的行家里手。”全国刚解放,面对有38年历史的秦腔名社的改进工作,他发表了《关于易俗社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1950年12月31日),在充分肯定易俗社成就的前提下,提出了“改进旧剧和编写新剧,加强教育,实行民主管理和整顿资财,提高研制人员生活”的建议,不仅是易俗社改进的指导性文件,也是陕西戏曲团体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其精神的指导下,陕西戏曲事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其次,他对挖掘、整理陕西传统剧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陕西传统戏曲剧目资料丰富,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旧社会,兵荒马乱,艺人生活艰难,即使人们有整理它的远见,也无整理之力。解放后,作为主管文化的领导,赵伯平非常重视传统戏曲剧目的挖掘整理工作。在他的领导下,1953年陕西文化局成立了传统剧目工作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辛苦工作,大家整理出8700多个剧目。政府拨出专款,将这些剧目汇编成册,陆续出版了81集,共收入730个剧目。此项工程,被誉为“陕西戏曲史上的一大奇迹”,对保护陕西戏曲文献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再次,为拯救、繁荣陕西地方戏,赵伯平不仅动口,而且动手。为了拯救陕西传统剧种弦板腔,赵伯平专门为弦板腔改编了传统戏《取桂阳》;为抢救同州梆子,他专门改编了传统戏《破宁国》和《辕门斩子》。这三个剧本,充分表现出了赵伯平极高的创作才华,剧作不仅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上极具特色。《取桂阳》取材于《三国演义》,描写桂阳太守赵范欲将寡嫂嫁于赵云,赵云拒婚,以国事为重、不贪图个人享受。据乾县剧团原指导员胡光才回忆:“《取桂阳》的主题思想,赵老(编者注:即赵伯平)当时告诉我们:由于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要本着‘古为今用\’的精神,歌颂赵云智勇兼备、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鼓励人民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著名剧作家樊粹庭赞扬说:“《取桂阳》剧词写得如诗一般。”
赵伯平对陕西传统戏曲的改革十分重视,譬如关注、过问马健翎改编的大型新编历史剧《游西湖》《赵氏孤儿》等;他对秦腔《火焰驹》《三滴血》搬上银幕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赵伯平对中国戏曲的贡献正如焦文彬先生所说:“在中国戏曲史上,特别在陕西戏曲史上,赵伯平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丰碑。这些丰碑不仅传颂于神州大地,也深深地镌刻在中国戏曲文艺史上和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它将彪炳青史,与日月同辉。”
新闻推荐
????接待岗工作人员相互学习法规 今年1月12日,西安市蓝田县政府院子里的一间办公室外挂上了一块崭新的牌子,一个新的部门开始对外办公。它的名字叫“蓝田县马上就办办公室”。z...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