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5年前蓝田下乡的记忆

西安晚报 2016-08-28 00:00 大字

蓝田的民房

蓝田九间房一带风景

□文/图 周媛

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到西安日报社工作后,受单位安排,到蓝田县下乡锻炼。与我同去还有报社其他大学生及年轻干部,他们有的去了户县,有的去了长安,我们这一去就是大半年。尽管25年过去,可当时的蓝田县让我记忆深刻。

县委大院很清静

由于交通不便,当时坐车到蓝田要翻狄寨原,路况不太好,上坡下坡,一路颠簸,要走3个多小时。那时报社已实行自办发行,每天有发往蓝田的送报车,中午1点左右轮转车间工人装好报纸后(当时晚报是中午出报,下午送报),车就出发了,我常搭这个顺车去蓝田,到县城往往都下午四五点了。

在县城进行集中培训后,我们这些年轻人被分配到西安周边各县,我们几个被分到蓝田县委,就住在县委大院,带队的是报社领导辛兴虎同志。报到后,我们把铺盖拿到县委提供的几间小平房里。我住的房间在前院最西头,也就几平米大,不见阳光,有些潮湿。里有一张硬板床,一桌一椅,还有个蜂窝煤炉子取暖,条件十分简陋。我们到了后自己买了热水瓶、脸盆等。

当时的县委大院门朝南开,里面是一排一排的平房,门上挂着统一的白门帘,墙上有县委各部门的牌子。干部们互相商量工作,一掀门帘就进去了,常能听到他们大声地说话。大院青砖铺地,处处青苔,一下雨特别湿滑。院前有一个花坛,院子中间裁了些树木,鸟儿喳喳叫着。由于机关大院干部经常下乡,平时院子里很清静。一些干部的家就安在大院里,他们在房门外支个炉子做饭,香味飘得很远。大院的人待人很亲切,有天我外出,忽然下起大雨,被子还晒在院子里,待我赶回,隔壁住的一位女干部已帮我收回了被子。

条件简陋也能克服

大院北面是食堂,我们在食堂管理员处买了饭票,平时就在食堂吃饭。记得食堂做得最多的是一种面里掺了调料和葱花的软饼,有时是麦黄色的蒸馍、花卷,喝拌汤或苞谷糁稀饭,几乎不吃米饭。师傅是当地人,很简单的饭菜也能做得有滋有味。

有次吃韭菜大肉饺子,这种情况不多见,因此来吃饭的人比平时要多。饺子数量有限,每人只能买三两,正当大家埋头吃时,大师傅用饭勺敲着卖饭的窗口喊道:“还有饺子,谁还要?”呼啦一声,窗口便围满了人,抢到饺子的人都非常高兴。尽管在食堂吃的是大锅饭,但我们很少到外面下馆子,因为周边像样的饭馆不多,铺面大多很间陋。为了改善我们的伙食,当时县委农工部的魏部长还请大家到他乡下的家中吃了一回美味的农家饭。魏部长性格豪爽,待人热情,对农村工作很有经验,经常指导我们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的蓝田县城,车少人少,一到晚上街道冷冷清清,商店饭馆早早关门。在县上最难熬的是生活单调,天一黑房间里就一盏昏暗的灯,幸好带了一些书,晚上看看书就睡了,感觉夜晚很长。县上给工作队配了一台黑白小电视,其他队员晚上围着看,电视信号不好,屏幕老闪雪花点,后来报社还将这台电视和一台老式打字机赠送给了团县委,他们非常高兴,说这是“雪中送炭”。除了农工部,我们打交道多的就是团县委了,团县委的年轻干部很活跃,有时组织县上青年搞联谊会,我也去参加过一两次,大家在一起很热闹。

当时通讯不便,没有传呼手机之类。因为县委办公室有电话和值班人员,我就将电话号码告知家里。每次家里有事电话打到县委办公室,值班的工作人员就专门跑过来喊我,接个电话要走很远。我们来时自带被褥,后来实在太冷,报社给大家送来军大衣和电褥子,配了手电。大院西墙下是个旱厕,周围没有灯,晚上去必须带上手电。

几乎走遍全县所有乡镇

我们的工作就是下乡镇,走村巷,了解村务状况和农民生活,帮助村上和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像小寨乡水泥厂、焦岱镇的瘦肉猪生产当时很有名,我们也有所了解。蓝田县城到各乡、村交通不便,我们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老式偏斗摩托车,年长者坐在偏斗里,我坐在司机后面。冬天滴水成冰,坐着摩托车原上原下地跑,风在耳边呼呼刮过,要用头巾把头包严,否则脸、耳朵都会被冻伤。

蓝田县的各乡镇分布在山区、原上、川道,我们几乎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曾到过蓝田最偏远的山区,如红门寺、葛牌、玉川、蓝桥等,这里沟壑纵横,信息闭塞,土地贫瘠,农民生活艰难。由于山高气温低,这里种啥都长不好,群众编了顺口溜“柿子不熟,苹果不红,核桃没油,板栗象枣核。”他们平时主要吃一种叫“糊汤”的饭食,就是苞谷糁中下土豆块,稠乎乎地熬一大锅,由于粮食欠缺,这样的饭简单还顶饥,吃的菜多是村人们自己腌的酸菜。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土豆,我们有次到一农户家,一进门发现墙角堆着一堆小小圆圆的东西,屋里昏暗,猛一看以为是核桃,仔细看才发现是土豆。核桃大的土豆切不成丝,只能下锅了。山区收成本来就不好,还时常有野猪来糟踏。晚上野猪一来,村里男女老少又是点火,又是敲锣,让野猪不敢靠近。

汤峪、焦岱、华胥、前卫、灞源、张家坪、三官庙、史家寨、安村、孟村、巩村、九间房……还记得这些熟悉的乡镇,那时跑起来劲头十足,不知疲倦。记得当时我们经常晚上走访农户或开会,不管到哪个村,村干部都很积极,把我们让到自家炕头上介绍村里情况,说眼下的困难,感觉干部作风很朴实。走在乡村的田野里,四周静悄悄,黑黢黢,我有点担心,引路的村干部却很乐观:“你看月亮把地照得多亮!”

尽心为农民办实事

工作队到农村后,调查研究的同时,也为村民办了一些实事,其中蓝田乡孟村乡有个村子比较典型。当时这个村有个“神婆”经常搞封建迷信活动,村民议论纷纷。工作队走访得知,这“神婆”自幼双目失明,还要拉扯两个孩子,屋子破得躺在炕上能数星星,日子过得很艰难。了解到这些情况,工作队发动乡亲们帮她家修房子,只干活,不吃饭,有什么困难及时解决。“神婆”感动不已,在工作队帮教下很快拆除了家中的神台,表示以后要靠诚实劳动生活,这件事在村里引起轰动。

这个村的男人们大部分一年四季在外做沙发,手头有几个钱,村里赌博成风,搞得四邻不安、家庭不和。为此工作队下硬手禁赌,规定参与赌博的一律处以罚款,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震慑下,大部分赌窝自动散摊,个别的转入“地下”。工作队穷追不舍,又组织一批泼辣麻利的妇女成立禁赌会,严防重查,赌博之风被刹住了,村民拍手称快。

工作队进村是在春节前,村子里红白喜事扎堆,不少村民害怕乡党笑话,借钱也要大操大办,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工作队于是组织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干部组成红白理事会,挨家挨户宣传铺张浪费的害处。村民们纷纷节俭办事,村风大为好转。

吃水是农民的头等大事。就拿蓝田县巩村乡田湾村来说,当时全村1300多口人,都要靠到外村买水吃。村民们常常一大早起床,拖儿带女拉上架子车赶三五里路去买水,老人们也得拄着拐杖去提水。工作队走访了解到,原先村子的两个村民小组一个有抽水泵,一个有机井,但这两个小组素有矛盾,一个宁肯不吃水也不向对方借水泵,一个宁肯水泵闲着也不让对方使用,以致村里闹了一年多水荒。工作队多次上门做工作,一位队员还自掏腰包购买了水龙头、闸刀等配件,并拿出安装费,终于在春节前让群众吃上自己村的井水。

从1991年岁末到1992年年中,我们在蓝田锻炼半年多,尽管遇到许多困难,但大家积极努力,工作很有干劲。工作之余,最大的放松就是看看书。这里的文化活动比较单调,县城仅有一家影剧院,设施比较简陋,木质座椅,灯光昏暗。每逢有新片上映,因为票价很便宜,观众还不少,我也曾进去看过。

印象最深的是春节前夕,乡亲们到蓝田县城北街赶大集的热闹景象。县城北街长约600米,摊位一个挨一个,衣服鞋帽、土特产品、烟酒副食、年画挂历应有尽有。年关将至,农民们把攒了一年的钱拿出来,拖家带口,高高兴兴置办年货。这个集市规模大,整条街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来赶集的除本地人外,还有周边长安、临潼、商洛等地的农民。蓝田的“勺勺客”也展示手艺,在街上也摆出饸饹、凉皮、洋芋糍粑等小吃。沉浸其间,你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欢乐气氛。

那段下乡的时光,我们在蓝田的乡镇村巷留下了无数足迹,广泛地接触了农村社会,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并且懂得了调查研究的重要。如今的蓝田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记忆中的东西都消失了,但25年前的那段经历,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新闻推荐

荒山变花海 乡村旅游让小山村火起来

山王村油菜花海市旅游局供图原来的荒山经过改造成了千亩油菜花海。每年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成了山中亮丽的风景。这片花海就在蓝田县玉山镇山王村,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让山村火了起来。这个原...

蓝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蓝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