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簸箕掌村人的幸福新生活

西安晚报 2016-05-23 01:54 大字

受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限制,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以前是个出了名的穷村子,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了解到市工商联和该村开展结对子帮扶以后,这个昔日穷山沟里的小村子被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熟悉起来,村里水泥路通了,村民搬进了新房子,收入也大幅度上升……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说:“如今家家户户的生活比蜜还甜!”

市工商联 与山村结帮扶对子

簸箕掌村位于蓝田县城以北,这里三面为沟,背靠大山,形似一只倒扣的簸箕,因而得名。

从2013年开始,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和市扶贫办联合组织开展了“民企助农圆梦行动”,动员工商联执委以上会员和53家商会等1000多家民营企业采取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和资金帮扶等方式积极参与蓝田、周至县扶贫帮困工作,变“输血”为“造血”功能,捐赠现金和物资及产业帮扶累计投入价值3600多万元,提前圆满完成了蓝田、周至两县99个村1311户4376人的扶贫帮扶任务。

据了解,市工商联和簸箕掌村结成扶贫帮扶对子后,从项目、产业等渠道帮助村民脱贫,让村民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两千元提升到七八千元,有的村民家收入还过了万元。“家家都住上新房子,有的还买了小汽车,家里生活美着哩。”村民老李高兴地说。

生态旅游 带动全村发家致富

“以前的簸箕掌村在全镇来说压根就不敢提,一个字就是穷,村民住土坯房子,吃水要到一公里外的沟里去挑,也没有路,遇到下雨山路泥泞,人就纯粹出不了门。”提到以前的情况,村主任付明海连连摇头。

昨天,记者在簸箕掌村看到,整齐干净的街道、幢幢灰砖白墙的新房、大红灯笼、造型别致的路灯,还有在文化广场健身的村民,俨然一幅和谐、美丽、幸福的生活画卷。据村主任付明海介绍,簸箕掌村五个小组共304户1071人,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地和打工。“饿不了肚子,主要是经济跟不上,村民没钱。”付明海说。2013年市工商联来村里帮扶后,联系的企业先后采取土地挂钩、宅基地置换的方式帮助村民从自然环境艰苦的沟里搬出来,并修好了通村路,建成了青街民俗小吃一条街,主打蓝田地方小吃品牌。“村上还建成了一个面积6.5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景区,东临秦岭、南依灞河、北靠骊山,按照旅游景区的规划,簸箕掌独特的浅山谷地丘陵地貌,正是一般关中平原所罕见的,因此未来这里除了女娲湖休闲度假区、温泉养生度假区、移民新村民俗风情区,还有专为户外运动爱好者设计的山地运动休闲区。”簸箕掌村主任付明海告诉记者。

“民俗小吃街上有六七十家店铺,都是村民投资开的,周末和节假日来吃饭休闲观光的人很多,几乎家家爆满,现在的收入高了,生活条件也好了。”村民老李乐呵呵地说。

移民搬迁 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采访中,市工商联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簸箕掌村启动了移民搬迁和新村建设,目前村民已经搬入新居。在簸箕掌村移民新区,记者看到农家超市、公共服务中心、医疗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谈到现在的生活,村民老宋说:现在的日子好了,也不用外出辛苦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把生意做了。他正在收拾房子准备开农家乐。“家里生活条件和城里人一样,热水器、宽带都安装到家,农家乐生意好的话每个月至少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游客多了生意肯定会更好,家里新家电也有了,儿子也买了新车,心里整天都是乐滋滋的。”老宋笑着说。

“让大家伙儿搬出山沟只是初步计划,让各家各户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村上新建设的小吃街、旅游观光等项目将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带来至少每年9000万元的综合收入。”簸箕掌村村主任付明海告诉记者。 

文/图 记者 张红中

新闻推荐

西安乡村旅游升级换代 距离不是问题 关键是有特色

爬山、烧烤、采摘、篝火晚会……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小长假中,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乡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农家乐几乎家家都是超负荷运营,火爆的场面连很多经营者都料想不到。清明小长假农家...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