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风绿氧·为爱而行”行走浐灞河活动考察团呼吁——保护浐灞河就是保护自己

华商报 2015-06-12 18:05 大字

“希望大家能提高环保意识,共同爱护浐河和灞河的生态之美,继承和发扬其人文之美,因为保护浐灞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清风绿氧·为爱而行”行走浐灞河生态人文考察活动虽已于5月下旬结束,但考察团还是希望借助华商报再次呼吁,感恩大秦岭、关爱浐灞河。

此次活动由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蓝田县政府主办,西安市水务局为指导单位,媒体协办华商报社。著名文化学者商子秦还特意写了首小诗,“清风绿氧扫雾霾,碧水甘泉润情怀。为爱而行携浐灞,锦绣长安盛世来。”

生态之美灞河源头水质清澈发现野生娃娃鱼

活动举行期间,沿途大美风光让考察团成员流连忘返。西安市水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孙满江在考察日记中写道:“探源之行路边有山花相伴,林中有清流穿过。遇见花丛水瀑奇峰,有人拍照,有人驻足,都想把这源头的美,看在眼里,留在心中。”

“快看,这里有条娃娃鱼!”5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团成员在跋涉山路3个多小时后,抵达灞河源头箭峪岭九道沟,这一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这条野生娃娃鱼长约十厘米,呈棕褐色,和溪流中的石头、枯枝烂叶颜色极为相近。市民代表李可欣等人后来将野生娃娃鱼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中,获赞无数。

娃娃鱼,学名大鲵,常栖息于山区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的溪流之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当地村民讲,前些年也发现过娃娃鱼,近年来由于上山的驴友增多,娃娃鱼也少了。探源途中,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成斌带头捡拾沿路垃圾,受到当地村民称赞。“秦岭赐予我们的水源涵养条件如此丰厚,是我没有想到的。身为西安人,唯有感恩大秦岭。”水利专家冯闯民同时呼吁,市民游客在进山游玩时要珍惜环境,尤其不能丢弃金属、塑料垃圾。

在浐灞河城市段,考察团成员还来到雁鸣湖、浐灞桃花潭公园、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全面了解浐灞生态区河流治理情况。正如大家在活动总结发言中所说的:“真是不看不知道,浐灞生态区的生态治理成果让人赞叹,西安市民和游客在此可以欣赏到不亚于‘江南水乡\’的美景。”另据了解,行走浐灞河活动中,西安市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样,综合监测项目和历年监测数据看,浐灞河源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Ⅱ类水标准,城市段水质状况则持续转好。

人文之美将建广运潭公园重现“百舸来朝”盛景

“浐灞河不仅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孕育者和承载者,是穿越了人类历史的河流。”浐灞河研究者、《浐、灞二水历史变迁研究》作者毕雅静说,在考察活动中参观的历史文化遗存,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历史上,浐灞地区人文荟萃、充满活力,自古就有“浐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距今115万年历史的“蓝田猿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6000多年前,半坡人创造了发达的彩陶文化;秦汉以后,灞河两岸广植垂柳,亲人好友东去均在此折柳相送,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隋唐灞桥是我国目前已知跨度最长、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比赵州桥早20多年;广运潭是盛唐时期主要的港口之一,车马商旅,成群结队……

浐灞河研究者、《浐灞地区历史地理研究》论文作者石维娜在考察日记中不吝对浐灞历史人文的赞美:“浐灞地区是关中文化的发祥地,这里诞生了关中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及最为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而且自新石器时代至今一直有人类在此区域内活动,使其文化得以不断延续、不断革新,并且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了解,为了深入挖掘浐灞河流域水文化,浐灞生态区将启动灞河广运潭公园建设,恢复“百舸来朝”盛景,并同步实施滨河景观建设、配套商业开发,满足市民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华商报记者 魏晓飞 文/图 

新闻推荐

要投诉三兴园小区西门有人私收停车费

华商网巷议二维码7月4日巷议热线用户反映:长安西路三兴园小区西门人行道上,有人私划停车位收费,没有正式票据,也不穿制服。7月9日华商报向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发函咨询。400路“翠华路”站...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