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高考”考场内外的故事
清代准考证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让我们来聊一聊古代的“高考”。在清代沿用前代科举取士制度,那时的“高考”分乡试、会试两级。乡试三年一次,即每个十二年的子、午、卯、酉年在各省省会举行,名曰秋试,亦称秋闱,中试者为举人。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次年春各省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又名春闱,亦称礼部试。中试者经过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一名授职翰林院修撰,第二、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和翰林院庶吉士。以上简称为翰林。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简称为进士,签掣省份,以知县即用。
所以说,那时的“高考”同样是一考定终生,甚至一步登天,主考和参考人员怎能不重视,因此在考场内外演绎了一幕幕趣闻轶事。
1、煲粥焖肉,考棚之中苦作乐
清代的乡试在旧历八月初八至十六日举行,历时九天,每三天为一场。省考试场称贡院,考棚密集,又称号子。每十个号子为一弄,一弄之间可以来往,但不能出弄。考生入场后吃、住、作文都在里面,不准出考场一步。这九天内,连做饭、烧水全要自己动手。每间考棚长一丈,宽八尺,棚顶是树皮搭盖,天晴酷热,大雨要打伞。
考生每人携带一种灯、炉两用的工具叫“五更鸡”,照明是它,煮饭、烧水也是它。农历八月上旬天气还热,“五更鸡”用的燃料是桐油或茶油,烧的时候乌烟瘴气,加上饮水不卫生,又不能洗澡、洗脸,一个省四千多考生,白白胖胖进去,黑黢黢地出来,每人要瘦几斤肉。
因此那时有一民谣:“相公苦,背了考篮到省府。考棚号子又漏雨,夹生饭,和盐煮,摇头摆尾做八股。文章冇做成,肚子里敲锣鼓。”
当然,也有在考棚中甚得其乐的,大都是一些才高学博的考生,胸有成竹,文思敏捷,一场考试三天,他们顶多一天到一天半就完成了,交了卷人却不能走,于是其余时间便在号子里弄吃、扯淡。
相传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湖南临湘名士吴獬与曾国藩之孙曾重伯、名门公子魏候平等同住一弄。他们平日里哪里有机会这样畅叙欢情呢?他们携带的茶肴、原料都是较好的,但“五更鸡”的火太小,只宜煲粥、焖肉。
有一天,吴獬在桌板下煲了一锅火腿金钩鸡松八宝粥。三个人聊天聊得高兴,曾重伯把脚一伸,一锅已煲好了一个时辰、眼看就要进口的香粥,倾得钵底朝天,一干二净。三人又恼又笑,吴獬乃填《踏莎行》一阕以记其事:“篮重腰酸,人多屋小,今年又作同林鸟。曾南吴北魏中央,谈天直到东方晓。金铸缘空,纱笼福早,荆山自是知音少。若言把握在人为,眼前稀饭全翻了。”
后来,吴獬名列这一科第一名,成为“解元”,曾、魏亦均高中,传为士林佳话。
2、考卷不干净,痛失状元郎
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因当时是陕甘合闱考试,甘肃秀才赴陕应举诸多不便,左宗棠就奏准朝廷创设甘肃举院,甘肃的考生从此不用长途奔波参加“高考”了。
兰州人秦霖熙就是分闱后在该院中试的举人。后来,秦霖熙中了清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进士后,将要参加保和殿皇帝的殿试,决出状元。主考官很是赏识秦霖熙的文采出众,正巧恰逢左宗棠由陕甘高升军机大臣之际,为了显示左宗棠重视教育,育才有方,已决定选荐秦霖熙为本科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就是状元,并嘱咐他在殿试时,试卷务必祥审细酌,坚持到最后交卷。
当时,因考场深广,透光不足,应试者均要自备小蜡烛,以便傍晚照明。秦霖熙很快就把试卷答完了,想起主考官的嘱咐要他延迟交卷,于是就燃起蜡烛仔细核查卷面,结果不慎碰到了蜡烛,卷面被蜡液污染了。主考官见了,顿足叹息说:“此卷万不能上呈,呈则犯考规,有忤上之罪矣!”秦霖熙听得此言,惊骇万分,就袖起卷子怏怏而退。
由于秦霖熙一时不慎污卷,考场失意,而错失良机,失去了中状元的机会。此后,他淡薄科名,致力于医学,实践了范仲淹“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的誓言,终成为甘肃一代名医。
3、“模拟试题”真管用,惠及200多名秀才
科举时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钦定解说儒经的标准教材,考生答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给一些人可乘之机。
陕西高陵著名私塾老师马述融,是贡生,擅长八股,尤其娴熟集注。他根据积累多年教学和观察考场的经验,揣摩出一手“模拟试题”的绝招,往往巧发奇中,屡试不爽,他的门生们很是得利。清代规定,高陵每年进学的名额是十二人,马述融执教期间,每届中试的考生总有四五人是他的学生。四十多年间,竟有二百多名秀才出自其门下。有人为他题联说:“手植桃李三千株,面授青衿二百人。”
马述融的“模拟试题”这么出名管用,所以前来受业者络绎不绝,而且越是年龄大的越是难以考中的,就越来找他求学。临潼有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帽辫刘”也来就学,而这年马述融才五十多岁,学生比老师还大,也不足为怪了。清制,应试童子试(考秀才)的学子不论年龄,发辫都要扎上红头绳,还得吊一枚制钱,这老夫子叫“帽辫刘”,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这位刘君已经应试四十多回均未中。中青年时,“帽辫刘”就和渭南翰林雷延寿的祖父、父亲一起应试过童子试。后来直到他变成白发皱面的老头儿了,还拖着细红小辫子和十四岁的雷延寿一同步入考场。“帽辫刘”握住小雷的手颤抖地说:“娃娃,我们已经有三代交往了,这不正是爷爷孙子老兄弟嘛。”此事传开,成为士林一大轶闻。
结果,马述融的“模拟试题”还真管用,门下受业不到八个月,“帽辫刘”就在第二年中了秀才。捷迅传来,马述融焉能不兴奋,这个老学生能中秀才堪称奇迹,于是赋诗曰:“老夫何敢作项槖,绛帐喜逢鲜于通。”鲜于通是传说中的一个困顿的念书人,到晚年总算是发了迹。可怜“帽辫刘”只结了一个秕子,不仅没能再上层楼,连谢师都没来得及,就呜呼哀哉了。
据《中国青年报》
【链接】
那些有故事的古代状元们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这些学霸中的一些人,有不少传奇经历。让我们一起细数他们的故事。
赵楷皇子状元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一路披靡,进入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实至名归。
李蟠饽饽状元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考试时,天已黑,其余考生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有人这样作诗调侃他:“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胡旦最自信的状元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
新闻推荐
昭慧广场招商讨论现场优质高效的服务优越的区位弋阳小镇效果图通远创想小镇效果图优惠政策定制服务保障专班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三六九\’振兴大...
高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