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官井 □陈军洲
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至今忘不了老家的那口官井。
我老家在长安区大兆原上的北章曲村。村里有好几个小组,其他小组村民有很多私井,唯有我们六组只有一眼官井。官井的水是最好的,除了供我们全组人家吃水外,别的组的人也常常来这口官井打水。
官井在村里主街偏南的街口。它旱不涸,涝不涨,春夏秋冬,清冽甘甜。 夏日炎炎,打上一桶凉水,舀一瓢咕咚咚地喝下肚去,是痛快的享受。
官井是民国时期挖的。井沿用青砖箍就,井壁上有两排脚窝绵延井下。我小时候见过盲人师傅沿脚窝一步步到井下给村人捞桶。师傅手拿一柄长一丈七八的竹竿,竿头带铁制的三钩,师傅运用自如。过一会儿,井下传出话,桶捞到了,井上应答,转动辘轳,绞上一只桶来,顺带着打满清清凉凉、满满当当的一桶水。
自从我记事起,官井就有辘轳,但在解放前是没有辘轳的。井口的青砖被勒出了一道道凹槽,使人回想没有辘轳的岁月,村人打水要用手提绳索,绳锯砖磨,何其艰辛。
砖箍的井口时间长了破损得厉害。问了村里的老人,知道原来井口是有石井圈的,后来不知何故石井圈被取走了,改为青砖箍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家决定将那石井圈找回来。顺着老人的指点,村里的青壮年劳力抡起公式头刨挖。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们果然在井南不远的地道口,找到了老的井圈。那是一块巨大的圆形石板,直径近两米,二三十厘米厚,中间留直径五六十厘米的圆孔,恰容一桶通过。十多个人绳拉木抬,叫着号子,慢慢地把老井圈挪移到了井上,场面热烈而有气势。盖上井圈的老井一下子焕发了新的容颜,人们打水也安全多了。
别看官井井口不大,但井下丈二的椽能打一个来回。
过去,官井是露天的,基于卫生考虑,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在井上建了一座井房。井房很简陋,南、北没有墙,是通透的,以便打水的人从两边出入。西面是住户的厦子房背墙,只是垒了两个砖柱子。东临大路,为安全起见砌了一道墙,上面留两道豁口为窗,既节省了材料又利于采光。井房的建造使井周围干净了许多,也给打水的人遮蔽了风雨。
打水的井绳和桶连接用的是三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把桶套上。三环的构造是铁链上带有一横一竖两只圆环,隔七八节链子再有一扁环连一圆环。套桶的时候,引扁环从桶梁下通过,绕360°回来,先从下向上穿过横环,再把竖环由扁环里穿出即可。解开的时候逆向操作,没有用过的人见到感觉十分神奇。
巧妇难为无“水”之炊,做饭先要有水。绞水是个力气活,一般由男人来做。着急做饭,男人不在,妇女也能绞。如果大量用水,洗衣、淘菜、淘麦子等,则必须男人上阵了。
人少的家庭备一小瓮,盛两三担水即可。人多了就要有大瓮,可盛七八担水,以备不时之需。勤劳人的家里常常庭院洒扫得干净,水瓮添得满。懒惰的人则是临时抱佛脚,待到做饭的时候才匆匆地到井上去绞水。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水泵兴起,家家户户都打了井,官井就废弃了。又过了几年,村子修路,把官井填了。
新闻推荐
——西安市长安区“慈善超市"调研侧记□实习记者杨萃萃随着慈善范畴的不断扩展、慈善文化的广泛传播,慈善超市作为一种独特的服务方式,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