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敬老 助老 古城爱心 热流在涌动

西安日报 2016-05-22 23:27 大字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古城西安,有很多爱心团体,他们秉承了这一美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自己的爱心化作涓涓细流,温暖着老年人的心。

■记者 朱雪娇

“红领巾孙子队”

——稚子之情温暖老人

在长安区引镇街道中心学校,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红领巾孙子队”。这些红领巾们坚持36年如一日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他们的行为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社会唱响了一支尊老爱老的动人之歌。

引镇街道中心学校的白毅娜老师,20多年前曾经是“红领巾孙子队”的队长,据她介绍,“红领巾孙子队”是1980年在校领导及少先队辅导员老师的领导下创立的校外活动组织,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

36年前,为了照顾南堡村的孤寡老人李信明,在当时全党全社会开展“五讲四美”、学雷锋活动的大背景下,“红领巾孙子队”成立了,队伍以为“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做孤寡老人的好孙子”为活动宗旨,从此,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节假日坚持为老人服务,抬水、洗衣、做饭、缝被褥、锄地、晒粮、磨面,孩子们把老人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夏天,为老人买竹门帘、凉席,冬天拣柴为老人烧炕取暖。学校还定期看望老人,给老人送去白糖、茶叶、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并多次组织全校学生捐出零用钱,以解生活之需。

队旗在传承,红领巾在飘扬。送走了李信明老人,一批批队员又先后走进了谢永贵、王玉贤、赵志忠等多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冬天到了,寒风刺骨,一群红领巾为老人洗衣服,平日里娇嫩的手,何曾在家里干过这些粗活,许多女孩子的手冻得肿起来。有的孩子手冻烂了,怕爸爸妈妈心疼,还安慰父母,说没事没事,老人感动得直流眼泪;过年了,队员们又聚在一起,在风雪中为老人送去了年货,这些买年货的钱,都是孩子们一学期一分一分攒下来的。周围的群众深受感动,许多人也向孤寡老人伸出了援助的双手。

36年来,“红领巾孙子队”队员走了一茬又一茬,新队员接过队旗再传递,他们穿梭于引镇的大街小巷,孤寡老人们在队员们的照顾下,生活不再孤单。

今年3月4日,“红领巾孙子队”的50余名队员,分两队步行分别前往安栓虎和刘淑贤两位老人家中,以实际行动学雷锋,给老人送去了温暖和快乐。队员们热情地献上自己带来的礼品,并亲切地与老人交谈,为他们清扫庭院,整理房间,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等。“红领巾孙子队”现在的队长李祎晨同学说:“平时一有时间就要参加队里组织的帮扶老人的活动,家里也特别支持。多帮助别人可以让我们养成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思想品质。以后,我也会一直用爱温暖老人,把自己的爱心延续下去,让爱心活动永不断。”

“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把这种精神传承36年,是对孩子们的一种很好教育。”白毅娜说,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更加懂得关心同伴,尊敬师长,更加乐于助人。让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为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北关“义务助老队”

——点滴爱心帮助老人

在北关龙首西北社区,有一支由9名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义务助老队”,专门帮助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给他们买菜做饭拉家常,成为社区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北关龙首西北社区主任黄娅婷说,北关龙首西北社区青门小区是个老旧小区,社区以老年人较多,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0多人,由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这些人群当中以独居、卧床、生活困难的老人居多,很多老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做饭都成了难事。从去年7月份起,在社区的鼓励下,青门小区居民梁茹意、张梅兰、苏爱玲、王玉娥等9人自发成立了一支“义务助老队”,专门帮助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为老人们买菜、做饭、看病、收拾家务等等。

“义务助老队”的成员几乎都是退休不久的小区居民,他们成立以来不断壮大队伍,定期入户探访空巢老人,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助老队中的很多人都是小区出了名的热心人,在没有成立队伍之前,很多人都在帮助需要帮助的邻居。“他们‘老帮老\’,义务帮助别人,从来不求回报,真的很让人佩服。”黄娅婷说,在社区的鼓励下,这些人就自发并带动了一些人共同成立9人组的“义务助老队”,成立将近一年时间以来,帮助了不少有困难的老年人,

青门小区的闪大爷患病卧床在家,老伴也患有严重的类风湿,上下楼都很不便,5层的楼梯对于他老伴来说,需要半个小时才能爬上去。梁茹意得知后,主动上门给老人买菜、送饭。闪大爷因为常年卧床不起,拉屎撒尿都在床上,老伴身体不好连自己都顾不上,加之子女不在老人身边,整个房间内比较杂乱,而且异味很大。看到这些,梁茹意二话没说,将这些脏活累活全都接过手来,有时候连闪大爷本人都不好意思,觉得这些活即便是请保姆都不愿意来干,可同一个小区的梁茹意却没有一丝介意,始终坚持照料他的生活,直至老人离世。

76岁的王大爷一家,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晚年生活得靠相互照顾。王大爷的体重有200多斤,腿脚不便,出门得坐轮椅,而老伴身体瘦弱,一个人根本扶不动。“义务助老队”的王玉娥得知后,每天主动上门搀扶王大爷坐轮椅,并推着老人在小区转悠。只要王大爷想出门透气,一个电话,王玉娥就会前来帮忙。

“义务助老队”的负责人李玉秦说,希望通过队员们的努力,为老年人做一点实事,同时也呼吁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助老爱老的行列,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温暖。

等“燕”常来

——“养吾老以及人之老”

两年来,王磊和他的“燕常来”爱心团体坚持定期探望深居山中的30多位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这些老人就像我自己的父母一般,让我久久牵挂。”他说。

“我是个农民娃,正因为如此,大山、农民、农村才让我如此牵绊。”王磊说,2014年,他开始关注山区孤寡老人的生存问题,并号召了固定的志愿者群体。他们自愿、自助、自筹资金,定期探望长安、户县、宁陕、洋县等地的山区孤寡老人,每月一次,给30多位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久居都市的城里人根本无法想象他们的生活,山里没有电、没有水,生火都是用最原始的风箱。”王磊和他的同伴们给老人们房顶装上了太阳能电板,晒一天可以用半个月,帮他们解决了基本的照明问题。

王磊说,有时候也会给老人送去钱款,可这些老人都在七八十岁高龄,根本没有精力和体力拿着钱款去购买生活用品。有一次山中大雪,王磊带着儿子去探望一位老人,进门就吃上了老人给煮的土鸡蛋,放下东西后,临走老人还硬是塞给了孩子一些零花钱。“山路难行,再加上长期封闭的物质与世界,钱成了最没用的东西。”

王磊认为,“养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爱心团体,放眼农村、关注老人,一起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新闻推荐

红五月 市民深情放歌中国梦

雁塔区代表队表演大合唱《到吴起镇》(首席记者李明摄)本报讯(记者雷县鸿)“美丽西安丝路飞扬五月放歌中国梦想”。2016西安红五月音乐会群众歌咏活动市级决赛,昨日在西安广电大剧院举行,西安市...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