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庆鱼生,滋味无穷 新庆人最爱吃鱼生,在新庆,若是谁家来了客人,端上桌面的第一道菜必是鱼生,似乎只有鱼生款待,才显示主人的隆重和热情

梧州日报 2018-10-22 09:06 大字

曾春凤 文/摄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稻花初收,正是金风送爽,蟹肥菊黄的丰收季节,蛰伏了一夏恹恹的味蕾,又被鱼生的香味勾动。藤县新庆鱼生,一道地方特色美食,带你享受舌尖上的惬意。

美食制作是件琐碎活,这对于黄裕务来说并非难事,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庆人,他在十几岁时候已经掌握鱼生技巧,在当地堪称一绝。

新庆鱼生材料多以鲩鱼为主,两三斤重的恰恰好,山泉水和青草的滋养,使其肉质肥美鲜嫩。只见黄裕务先将鲩鱼放在清澈的活水中,让它吐尽体内的池塘水和杂物,随后断尾放血,再投进清水里,目的是祛腥除色。趁鱼吐泡和放血的空当,其他同事已经进行另一项工序:将紫苏、辣椒、生姜、洋葱、柠檬叶、香葱这些不可或缺的香料,分别给它们“洗澡”、修剪“身段”,再整齐地列于盘内“待命”;把米粉剪断爆炒,接着炒香芝麻、花生,把花生捣碎,这时一屋子的香气弥漫。再烧一锅开水,把米粉浸泡,加入少许花生油,两三分钟后滤出水分,摊晾在簸箕内。

万事俱备后,就是主角的隆重登场了。把刷了鳞的鲩鱼沿脊背一刀切下,这是考验刀工和眼力的绝活,要求刚好错开鱼胸骨,然后剔除鱼内脏和鱼刺,拿消毒毛巾吸干鱼肉水分,切成一块块薄薄的鱼片,撒下适量白糖腌制以提鲜,再和洋葱、生姜一起装盘,浇上白醋敛一敛它们的泼辣性子,搅拌片刻倒掉白醋,紧跟着加盐和优质花生油,搅拌均匀滤掉水分,水分用盆接住备用;接下来再加酱油和花生油搅拌,过滤的水分仍然用盆接住备用,最后把洋葱、紫苏等配菜香料一股脑倒进去,再次搅拌好就可以装盘了,上面再撒上炒香的花生和芝麻,一盘色香味俱佳的新庆鱼生,就像新娘子般披绸带彩地“出阁”了。

且慢!米粉这位“伴娘”还没到场呢,不咸不淡被晾晒多时,这时就该为她的素颜略施粉黛:把备用的汤汁淋在米粉面,搅和均匀,淡酱红的色泽,很是可人,然后再撒一层芝麻,就可以挽着“新娘子”双双登上大雅之堂了。

鱼生上桌,像坐拥一帘秋色,看色彩斑斓的配菜,犹如层林尽染,让人赏心悦目;错落有致的荤素搭配,快速勾起你的食欲,那扑鼻而来的香气,更是让你的“小馋虫”倾巢而出。细嚼慢咽之间,让舌头上的味蕾一一拥抱鱼的鲜嫩爽口、姜葱的辛辣浓香、紫苏柠檬叶的田园气息……眯眼呷上一口小酒,五脏六腑都得到妥帖的抚慰。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了吧!

藤县各个乡镇都有做鱼生的习惯,但新庆鱼生最为闻名,或许是因为新庆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吧!房前屋后,田边林下,几乎家家户户均有鱼塘。鱼生这传统美食文化,不知起源于何时,传承至今日,小到懵懂少年,老至发稀齿落,对鱼生的制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文化已根深蒂固地植于新庆人的生活中。

新庆人最爱吃鱼生。每年从“端午节”开始,直到冬至,都是鱼生的旺季。新庆人把农历七月十四日定为“鱼生节”,农历七月十二日就开始张罗,鱼生宴一直延续到农历七月十四日。这期间,没有什么事情比这道佳肴更重要的事了,鱼塘边,时刻挂着一张渔网,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鱼腥味;厨房中,是忙进忙出的身影,浓郁的鱼生香味久久不散。人们都说“无鸡不成宴”,但在新庆,若是谁家来了客人,端上桌面的第一道菜必是鱼生,似乎只有鱼生款待,才显示主人的隆重和热情。逢年过节,鱼生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那些农庄、饭店,也是以鱼生作为首推美食。

新庆鱼生,以鲜美脆口、天然甘甜,配以香料而滋味无穷取胜。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秋季,不妨到新庆走一走,说不定就邂逅一顿让你大快朵颐的鱼生宴呢。

新闻推荐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促进发展 全国企业民主管理互检组到藤县调研检查

本报讯10月10日,第十次全国企业民主管理调研检查第九互检组组长葛英秋率调研检查组到藤县,深入广西新陶陶瓷有限公司调研检...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