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机遇 开创新局面 前三季度全市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7%

梧州日报 2018-10-17 09: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李志祺)9月30日,市委书记全桂寿率队赴广东省东莞市、深圳市对接招商项目,考察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开发院和深圳市中科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拜会中开院院长杨斌及有关企业负责人,表达真诚欢迎中开院及相关企业来梧考察、推进合作的意愿,增进合作交流;10月13日,市长李杰云率队到广州、佛山对接考察招商项目,并到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协鑫蓝天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广州飞鸽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番禺基地考察,诚邀企业来梧投资,共享发展机遇。

近段时间,全市上下掀起了大抓招商、抢抓发展新热潮。市委书记全桂寿、市长李杰云亲自挂帅“招商队长”,分别带队外出招商,亲自洽谈推进项目,率先垂范带领市四家班子有关领导多次前往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等地区,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动员发动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园区加压鼓劲,创新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梧州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梧州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梧调研的指示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东融”,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大力实施“东融”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择商选资,注重质优量增,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614.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280亿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334.2亿元;区外境内资金591.9亿元,同比增长6.8%;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2685万美元,同比增长6.4%。

为凝聚招商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投资促进工作会议,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强调要从拼优惠向拼营商环境转变,从粗放式招商向精准选商招商转变,从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从抓协议签订考核向重项目落地考核转变,从重部门招商向突出县(市、区)和园区招商转变,从“大兵团”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梧州市还制定全年投资促进工作要点,完善招商工作体系,组织全市13个招商主体开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驻点招商工作,形成市县园区联动、上下合力抓招商的格局。

为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梧州市创新招商方式,更加注重招商质量。梧州市将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鼓励各县(市、区)、园区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项目,并引入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导各招商责任主体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在陶瓷产业招商方面,以藤县陶瓷产业园为载体,以欧神诺、蒙娜丽莎等陶瓷企业为纽带,开展面向全国知名陶瓷企业的招商引资,推动陶瓷产业提质升级;在拉长循环产业链方面,推动顶锋年产30万吨不锈钢冷轧项目落户循环园区,国龙年处理15万吨PET再生塑料加工项目投产,实现了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梧州市突出抓好县(市、区)和园区招商,压实各招商主体责任,增强招商针对性。苍梧县围绕新县城、旺甫工业小镇、六堡特色小镇建设,前往大湾区开展招商推介,引进一批农业、工业、旅游项目;岑溪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契机,新签约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花岗岩废料综合利用等项目;藤县立足陶瓷、钛白、林产林化等产业,精准对接行业龙头企业;蒙山县围绕旅游、休闲养生、茧丝绸等产业,引进金富春丝绸集团、长寿食品加工等项目。万秀盘活辖区内存量土地大力开展第三产业招商;长洲区结合不锈钢园区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各园区发挥项目落地主阵地作用,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发展重点,实施延链、补链招商,集聚国光梧州产业基地、中盟医药产业园、再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推动各园区特色、差异发展。

下一步,梧州市将加大“东融”招商力度,明确医药食品、再生资源、健康养生、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主攻方向,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力争今年至2020年全市对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16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

新闻推荐

两位老人进山采药迷路 警民合力成功救援

本报讯10月6日,两位老人从藤县濛江镇到天平镇塘冲村山上采摘中草药,因对环境不熟悉而迷路。接到报警后,藤县公安局天平派出...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