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做强产业兴和平

梧州日报 2018-09-14 09:26 大字

经过三天的集中学习,结合和平镇实际,我认为应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找准立足点,努力做大做强粉葛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振兴和平镇。

一、培训同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一)用好支书讲堂。针对去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村干部队伍学历、经历和能力等不平衡情况,通过支书讲堂,让更多的村支书走上讲台,讲述工作,传授经验,增进交流,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夯实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办好“心旅晚餐”。利用晚上时间,每月举办两期“心旅晚餐”主题活动,为班子新成员和年轻干部提供一个文化餐厅,铸就梦想讲台,通过“一份菜单、两名大厨、三方享用”,做出别样“风味大餐”,传播正能量。促进干部交流意见、分享经验,助消化、促吸收,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三)上好四季课堂。结合和平镇粉葛特色产业优势,根据粉葛生长不同季节,深入到田边地头、合作社、葛厂等开展粉葛种植管理四季课堂,为广大群众解决好选种育苗、整地起垄、移栽种植、插杆引蔓、打顶控苗、露头蔬根、追肥促根、适当灌水、适时收获等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品牌意识。

二、项目同步,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旅游助力感受乡恋。依托区级四星级藤县“葛色天香”农业核心示范区、都坡村文笔塔、都坡留村黄花风铃木风景树、屯江荔枝村古民居群等自然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历史文物、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二)民生优先夯实基础。一是依托梧柳高速公路,国道321线,省道容(县)太(平)公路,濛江至丹竹二级路,镇区、村委全部硬化道路等交通优势,打造物流园,加大招商引资,进一步延伸粉葛产业链条。二是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新良、木依防洪堤水毁修复项目;加大贫困村水渠投入建设;整改推进村的人饮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破解难题拓展发展空间。争取落实棚户改造项目,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路改、亮化工程,修好群众脚下的路,点亮百姓门前的灯,培育城镇发展新空间,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

三、合力同心,共同致富奔小康

(一)帮扶到位,增强信心。在脱贫攻坚业务中,狠抓“一个中心”、发掘“三员”力量,筑牢结对帮扶堡垒。一是强化扶贫工作站建设。通过招聘配备了8名扶贫专干,配备配全电脑、打印机、档案专柜等办公设备,以党委总抓、分管协调、专干专项落实方式巩固扶贫信息中心堡垒;二是发挥挂村干部“快递员”、帮扶联系人“信息员”、村干部“联络员”的“三员”作用,通过“三员”对接,利用微信平台、QQ群实现扶贫信息动态共享,充分利用成功经验为帮扶联系人提供切实可靠的帮扶措施。

(二)引导合作,提高品质。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粉葛品质。一是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增加培训扶持力度,选派更多的技术专员与种植能手到高校、科研单位学习,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先进种植、生产技术;二是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校企合作,研发粉葛新品种、组培苗,提高粉葛品种品质。建立高校实训基地与新品种培育、实验基地,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方便农民群众就近学习田间管理技术、经验,看到新品种经济效益,实现合作社与高校、科研单位双赢。三是进一步研发和平粉葛系列产品的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由权威科研单位提供专业认证,提高说服力和认可度。

(三)村企联动,增加收入。一是搭建营销平台,拓宽销路。拓展阿里巴巴、中通等网络、快递物流公司合作,搭建农村电商发展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和平粉葛知名度,切实拓宽粉葛销售渠道。二是开展农资合作,改善种植。与中农、中化工等大型农资集团开展广泛合作,建立“一站式”农资服务中心,降低种植成本,切实提升粉葛产量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新闻推荐

让人们记住的袁崇焕 梁国强

我走进了那栋三层的小楼。小楼没有亮灯,正面的一扇老旧的木花窗,透进来一缕阳光;我把花窗推开,一股草木气息扑面而来。站在窗...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