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懂牛的人品牛” ——梧州华峰农业公司董事长覃琳峰的创业新理念

梧州日报 2018-05-31 13:05 大字

本报记者 陈可夫

华峰农业公司的“牛舍”设在长洲区机场路一幢临街商铺,二楼是300平方米的开放式厨房,大厅吧台正上方印有一句话:让懂牛的人品牛。

这是梧州青年覃琳峰拓展新事业时确立的理念。十年前,覃琳峰跟随父亲在藤县濛江镇创办广西三牛牧业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安格斯黑牛,探索高端肉牛繁育、良种扩繁。经过父子俩持续改良谷饲配方和牧场设施,试养的纯种安格斯牛逐渐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开始正常繁殖。几年间,三牛公司已在藤县、蒙山县建成两处肉牛规模养殖基地,目前存栏有种牛1200多头。

2016年,覃琳峰在成都三星米其林餐厅品尝“从澳洲原产地进口”的安格斯牛排时,萌生了大胆的想法:自家养的牛也可以从牧场直接送到餐桌上。然而,当他兴致冲冲酝酿这一新事业时,却发现“肉牛全产业链”远比养牛复杂,屠宰、精细分割、全冷链生产运输等环节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非常专业的管理。

“当时网上可参考借鉴的资料不多,国内几家掌握精细分割技术的屠宰场仅开放游客参观通道,让人摸不着门路。”覃琳峰回忆说。他举例介绍,一头安格斯牛屠宰后可以细分为32个部位,每个部位的烹制方法和销售价格各不相同,只有进行精细分割,才能保证肉质和利润。另外,肉牛屠宰过程和精细分割都要全程低温抑菌,酮体还要在低温无菌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降解乳酸,使口感和营养到达最佳。

为了凑齐“肉牛全产业链”中的各个模块,实现创业梦想,覃琳峰重拾当年反复拼配饲料时的韧劲,循着碎片化的信息在国内及澳洲拜访从事过精细分割操作的人士。覃琳峰坦率直言,从学习经验到建立调试冷链设备花费了大量的积蓄,但他坚信创业的“阵痛”能让自己更加珍惜这个行业,呵护产品口碑。

2017年,覃琳峰完成资源整合,并成功邀请到来自金融投资、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职业经理人作为合作伙伴,成立梧州华峰农业公司,把牛羊养殖、屠宰分割、饲料加工、熟制品生产和“牛舍”餐饮连锁融汇一体。现在,该公司加工的排酸冷鲜安格斯牛肉从牧场到全国各地食客餐桌,冷链运输最多只花两三天时间,而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的同类肉品运输周期至少要三个月。

每到傍晚时分,华峰农业“牛舍”开始热闹起来,覃琳峰会领着采购商、食客一同挑选牛扒,叮嘱厨师“几成熟”。这一过程中,关于全产业链的创业故事和有趣的科谱知识,也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新闻推荐

新思路带来新出路 ——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骆万丽5月28日,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广西工业迈上了新的起点。这是一次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大会,明确了今...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