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照荫老人坚持传承好家风,使“勤恳、善良、乐观、关爱”成为各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 四世同堂家和睦
梧州市藤县古龙金凤村的黄照荫老人今年已90岁,可他走起路来步伐矫健,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作为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领头羊”,他始终坚持“家和万事兴”的理念,用“勤恳、善良、乐观、关爱”的家风,把上百人的大家庭凝聚成村里人羡慕的和谐之家。
长兄为父挑起家庭重担
黄照荫在同辈的六兄妹中排行老二,在四个男孩中排行老大。黄照荫18岁的那年, 父亲在一次意外中身亡,当时最小的弟弟才刚满四岁。没有了父亲这个顶梁柱,照顾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黄照荫的肩上。
黄照荫时常对弟妹们说,父亲一生勤恳坚强、淳朴善良,注重家庭和睦,我们一定要把父亲优良的品行传承下去。在日常生活中,黄照荫始终坚持吃苦耐劳,努力用爱撑起整个家庭,而弟妹们也向他学习,孝顺母亲,互相关爱。
黄照荫娶媳妇回家的第一天,他对媳妇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不仅是夫妻,我们还要挑起长兄当父,长嫂当母的家庭重担,帮着母亲克服家里遇到的困难,治理好这个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抗美援朝战争刚打响,很多年轻人都积极报名参军。黄照荫对二弟说:“保家卫国我们也有责任,你去参加志愿军吧。”离开家门时,二弟拉着黄照荫的手说:“大哥,万一我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你替我照顾好母亲。”黄照荫说:“放心吧,家里有我呢。”
母亲在后辈们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幸福的晚年,在94岁那年安祥地走了。
夫妻相濡以沫六十多年
村里人都说,黄照荫是个好丈夫。黄照荫和妻子玉雪坤一同生育了10个儿女,家里以前曾是村里最穷的贫困户。然而,黄照荫和妻子相互扶持,共渡风雨,使家庭生活不断改善。夫妻俩携手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无论是当年的贫困之家,还是后来的小康之家,他们从来没有红过脸。
孩子们小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们解决温饱问题,他们起早摸黑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把做好的饭菜留给孩子们吃,夫妻俩喝着木薯粥充饥。后来,家庭生活改善了,夫妻俩的感情却始终如一。
看到妻子年老体弱了,黄照荫对妻子说:“你到城里跟儿孙们享福吧,我在乡下看家,我还能多做点农活。”虽然妻子有儿孙们照顾着,但黄照荫还是放心不下,他每天总会定时打电话向妻子问个好,互报一声平安。每当听说老伴有病住院,黄照荫就会马上往城里跑,守在病床前照顾妻子。
8年前,妻子患上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被推进了手术室做手术,黄照荫守寸步不离守在手术室外。妻子做完手术回到病房,黄照荫紧紧握着妻子的双手说:“你一定要坚强的活着,我不能没有你,我们要一同牵着手走过一百岁。”围在病床前的儿孙们看到眼前这一幕,个个为之动容。
再苦再难也要照顾儿孙
儿孙们都称赞说,黄照荫是他们的好父亲、好爷爷。黄照荫这辈子吃过太多的苦,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他对儿孙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苦也是福。
当年,大儿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黄照荫为了给儿子筹路费,连续十多天上山砍竹子,一个人扛着竹子徒步走到十多公里外的太平市场去卖。他把凑到的路费放在儿子手上,再三叮嘱儿子要认真读书,为弟妹们树起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榜样。
二儿子家的媳妇离开了家,丢下七个孩子,黄照荫带着孙子进城。他对子女们说:“咱家再难,也不能丢下这七个孩子,你们要齐心合力帮他们渡过难关。”在全家人的资助下,老二家的子女读中专、上大学,个个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如今,儿孙们大都离家进城工作了,他们都劝黄照荫到城里安度晚年。黄照荫说,他要在乡下为儿孙们守家。他每天坚持养鸡种菜,把带有家乡风味的土特产送到城里儿孙们的家,让儿孙们常常吃上家乡的美食。近两年来,二孩政策放开后,黄照荫的第四代增添了十多个重孙,坐月子的孙女和孙媳妇们,个个都能吃上太爷爷养的土鸡。
为村里老人构建“老人之家”
藤县古龙金凤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不少老人留守村庄。为免村里的空巢老人孤独,被村里人称为“知心老大哥”的黄照荫,把关爱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在自家的院子里设茶室、音乐室,让其他老人们有空来喝茶,聊天,听老歌,看彩调剧,为老人们构建起一个和谐的“老人之家”。
黄照荫常对大家说:“我们要自理好自己,不给儿孙们添麻烦,能走动的时候多抬抬腿。”每天早上,老人们都会相聚在一起,迎着初升的太阳,东村走走,西村看看。这一群老人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黄照荫,他为大伙们订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每天坚持走路锻炼,做个健康的百岁老人。
如今,黄照荫的家庭已是四代同堂,全家百人和睦相处。最近,黄照荫让大儿子把“勤恳、善良、乐观、关爱”的家风要求写进族谱,希望让好家风得以代代相传。(陆欣)
新闻推荐
一转眼,玉林市中药材行业商会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回想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商会会员无不感慨万千。五年来,该商会在党建的引领下,坚持为会员精准服务、依法治会、以商养会的发展理念,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