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颜桂海通讯员梁家志座座古窑见证了梧州陶瓷生

梧州日报 2010-03-20 07:30 大字

[摘要]———对藤县中和古窑群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思考

本报记者  颜桂海  通讯员  梁家志

座座古窑见证了梧州陶瓷生产历史,件件残陶记载着藤州文化底蕴。藤县藤州镇中和村的中和古窑址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也由此得名,如何才能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古窑址,挖掘它的历史文化潜力,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宋代民窑静卧山头见证沧桑

近日,记者来到藤州镇中和村中和古窑址,只见废弃的瓷器遗存分布密集,区域范围长达两公里,几乎把当今的中和村的中和街包围,残瓷片满山堆积。走进村子古色古香的老街,只见部分路面是用烧制瓷器的陶模残片铺设,村里很多老房子的外墙也是用陶模残片垒筑而成,就连村头地尾都随处散落着各种陶瓷残片,有的陶瓷残片上还刻着制陶工人的姓名。据了解,中和窑现存的斜坡龙窑有13条仍未挖掘,成了13座小山头。遥想千年以前,紧靠古代交通要道北流河边的中和村应是窑炉林立,烟火不断,一派“昼则白烟蔽日,夜则红光冲天”,人声鼎沸,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繁荣壮丽景观。如今,中和村虽然还保留着不少古老的痕迹,但时代的脚步还是让这些痕迹越来越模糊了。 

据考古专家考证,中和古窑是一个兴盛于北宋而湮灭于南宋的民窑。虽然藤县中和窑在地方志中没有记载,但考古学家在调查、试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对窑址烧造年代的断定有重要意义的实物———“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款印花模具。这是迄今为止惟一能为中和窑断代的物证。已退休的原藤县文化局局长聂柱忠告诉记者,1973年,他在藤县中学当语文教师时,在学校的阅览室偶然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考古》杂志月刊,有一篇文章登载“藤县中和窑发现的影青瓷碗媲美于景德镇的宋朝影青瓷”。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中和古窑址,进行考古挖掘,确认的宋代古窑址就有13座。自治区政府于1980年7月,将它公布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和”是很好的文化牌子

如此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其意义就非同一般。2009年,梧州市借助中和窑的名称上马的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定位为中高档陶瓷生产基地,计划建设150条陶瓷生产线,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园区一期已入驻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一期工程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8条生产线,梧州市力争把其打造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大型、专业、环保、生态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打造成“广西陶都”。

据悉,目前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已经开始考虑与文化部门联手,为集中区的陶瓷产品做大文化宣传而努力。中和集中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郭丽称,以“中和”来命名这个陶瓷产业集中区,与历史上的中和古窑有很大联系,将依托中和古窑文化来做强做大整个陶瓷产业集中区,因为“中和”本身就是一块很好的文化牌子。

但是,单纯的借名显然还不足以充分发挥中和古窑的历史潜力,藤县文体局主任科员霍战平认为,中和窑址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东西,应该好好发挥它的作用。时下,藤县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和集中区。中和古窑址文化可以通过考古挖掘形成一个亮丽品牌,利用这个品牌来发展当地经济。

保护性开发利用是个难题

如何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对中和古窑进行充分开发利用,挖掘古窑文化,打造梧州陶瓷品牌,这一命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探讨。

然而,在现实中,古窑遗存的保护与利用却面临着多重矛盾和压力。中和窑址保护区面积达到两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古窑址群不仅禁止任何人私自挖掘,就连中和村里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受到了很大限制。望着北流河对面村子近年来发生的巨变,村民们羡慕不已。中和村村委主任陈柱新摊开双手,无奈地告诉记者,中和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欲拓宽,村民非常迫切希望硬化重建这条路,但是中和窑的窑址又需要保护,怎样平衡好这两个关系是当前村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

保护和开发的需求并存、文物和民生的错位……种种矛盾困扰着村民们。藤县文体局局长茹恩南认为,中和窑址可以结合保护性开发的新路子,进行一些必要的设施供游人来参观、学者来研究,可以把它办成一个旅游区,还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区内的农民通过旅游项目,或者通过其他产业项目带动富裕,让梧州陶瓷的历史文化品牌发挥更大作用,让中和村这颗西江黄金水道的昔日明珠,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新闻推荐

市政府办民政局有关人员到受旱灾影响的藤县

学习《中国药典》农技知识培训气排球赛结束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