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教师数量、专业人才数量需求增大,有关部门增开招聘会,出台优惠政策,不断满足需求 伸出“橄榄枝” 搭建“暖心巢”

梧州日报 2020-09-10 06:54 大字

开学第一天,龙圩镇中心校福达校区的老师细心叮嘱刚入学的孩子们。 吴荣秋郑贤基 摄梧州市正阳小学师生在上课。 苏 睿 摄今年1月,长洲区教育局举行了一场教师专场招聘会,这是今年全市最早开展的教师招聘会。 苏睿 摄龙圩镇中心校福达校区环境漂亮。吴荣秋 郑贤基 摄

本报记者 冼振宇/文

不少细心的家长发现,近两年来,市区中小学尤其是长洲区和龙圩区的多所小学,一年级新生大多都在10个班以上,对教师的需求量大增,与此同时,城区教育局频频举行教师公开招考、多个学校向社会发出“招聘顶岗教师”的信息。

教师数量缺口大、教育专业人才紧缺的情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门有什么应对办法?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时,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现象:

1

教师紧缺,城区教育局想尽招数“抢人”

“今年受疫情影响,公立学校教师公开考试比往年延迟了一个月,尽管如此,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两场‘直接招聘会’、一次公开考试,到11月又计划再召开一场‘直接招聘会’。”9月7日,在负责招聘工作的长洲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林文钊的办公桌上,一沓厚厚的求职简历最为显眼。林文钊说,简历里的部分应聘者已通过考试,走上教师岗位。

今年2月,长洲区新增264个教师编制,比往年的招聘力度要大,但是,林文钊认为还是不够。“人口西移是市区近年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在长洲区,学生增加的速度比老师增加的速度快,仅仅是小学,每年新增的非地段生就有1000多人,按照目前自治区的有关要求,师生人数配比是1∶19,而这两百多个编制有一部分是填补了去年的招聘压力。”

同样为了招聘教师工作忙碌奔波的,还有龙圩区教育局人事办主任陈周颖。她表示,去年该局向龙圩区政府申请了210个临时聘用教师名额,今年新批准了320个编制全部用于招聘教师,但仍无法满足龙圩区义务教育阶段对于老师的需求。

“近几年,龙圩区的发展非常快,随之而来的是外来人口增多,适龄儿童也随之增多。其中,苍海小学、龙圩镇中心校福达校区以及下廓小学龙湖校区,就是为了满足校园周边居民对上学的需求而新建的,这三所小学已经全部正常投入使用。”陈周颖说,为了及时补充中小学校教师的需求,从去年底开始,龙圩区采取“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的政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报考者的户籍不再要求局限于梧州户籍,而是放宽至面向广西户籍,受聘人员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竞争上岗、岗位交流等方面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该局还主动向全国的师范院校发送招聘信息,应届师范生优先安置在城区学校,提供教师宿舍,部分学校设有教师食堂。

为了“抢人”,长洲区教育局除了直接向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等区内常年合作的高等院校发送招聘信息,在全市包括三县一市同行业之中抢先举行教师专场招聘会,还向梧州周边县市的教师人才伸出橄榄枝。

“长洲区的发展有目共睹,城区政府对教师待遇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这边的生活环境和设施配套比较完善,因此不少周边县市甚至其他城区的在职教师都想来我们这里应聘。”林文钊说,尽管他们想了很多招数“抢人”,但人才的引进仍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一是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从报名到选拔录用,时间跨度在半年左右;二是一些学校本身已经很缺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同意在职教师报考其他学校,哪怕考上了也会积极挽留。”林文钊说。

2

应聘者:

就业多样,教师职业并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唯一选择

一方面是城区教育局对人才的渴求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另一方面,在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中,应聘者报考后缺考、进入面试后却放弃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这一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在降低吗?

9月6日,秋季新学期开学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仍在加快开展招聘工作的林文钊却面临特殊教育岗位无人应聘,历史、生物教师岗位达不到一比三开考条件的情况。“计划招100人,按比例应有300人参加面试,最终只有200人参加,这种情况这几年我们见惯不怪了。”林文钊说,师范院校毕业生并非都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数学、语文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可选择范围很大,有些毕业生只是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就业的“保底”项。

“我父母很想我去当老师,但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很想到大城市闯一闯,过两三年实在混不下去,再回来考教师岗位也不迟。”去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梧州籍同学小琪告诉记者,实习时她去了一所市级公立小学,面对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她觉得工作确实很开心,但最后还是觉得要趁年轻出去闯一闯。与小琪有同样想法的小政同学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他选择在一家健身房做健身顾问。

梧州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唐仁洁表示,师范生就业并非只有教师一个选择,“有业不就”是如今毕业生的一个现象,个别毕业生在求职时过于看重薪资、过于追求“钱多事少”的岗位。

在今年龙圩区一场计划招聘60名中小学教师的招聘会中,只有24人坚持到了最后的环节,陈周颖发现,一些在网上报名的应届毕业生到了考试现场得知有可能会分到广平、新地,哪怕是在中心校,他们都不愿意。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毕业生来到学校安排的集体宿舍时,马上就说自己只喜欢一个人住。

林文钊笑称,毕业生越来越“挑剔”,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就业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去考公务员、去大城市求职,而做老师虽然工作稳定,福利待遇有财政保障,每年还有假期,但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

此外,从事教师人才招聘时间长达十几年的陈周颖认为,“性别失衡”是教师“招聘难”的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师范生本来就是女性居多,应聘教师的女性占了80%,这部分女教师将来要成家,去哪里找对象?以后生小孩,产假期间去哪里找人来顶班?”陈周颖说,这些现实问题成为应聘者“临阵退缩”的一个原因,也成为教师岗位长期出现空缺的原因之一。

3

应对办法:

政策倾斜,温情留人,营造良好的职场氛围

教师数量缺口逐年增大的问题已引起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2019年,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党委编办联合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改革指导意见》,通过下放教师招聘管理权限,建立全区统一组织实施与各市、县(市、区)自主实施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含实名编制、聘用教师控制数、后勤服务人员控制数)招聘工作机制,落实地方教师管理自主权和用人单位自主权,进一步优化考试和考核方案,为自治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根据《梧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改革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可以由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也可以由自治区级、市级人力资源单位组织开展。在确定本地招聘计划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须准确掌握本地教师的编制使用、自然减员等情况,综合考虑“特岗计划”、国家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支教走教计划、优秀退休教师支教计划等人员的安排,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年度教师招聘计划。聘用教师控制数的使用不再限于全区统一公开招聘,按照实名编制相同的方式招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对急需引进的高学历人才、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或者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可按规定简化招聘程序。

“以前我们要求应聘者全部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现在村级小学已经放宽至大专学历。”陈周颖说,对于较为紧缺的理化科目教师,还采取“直接面试”的考核方式,不需再等候“三比一”开考条件。

“对于新建片区分校和村级小学,我们把应聘门槛放宽至本科学历,不是全日制的也可以报名。”林文钊说,长洲区教育局还把应届生的条件放宽至2018年、2019年,这两年的毕业生也可以享受应届生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另外,通过梧州市人才引进计划,对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人才及子女予以优厚的待遇。大塘小学、新兴二路小学等一些有经验的学校,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每年都为新教师举办拜师仪式,让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帮扶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的职场氛围。

据长洲区教育局统计,从2014年至2020年,该区由于各种原因,选择跳槽到其他行业就业的教师较少,教师队伍保持着良好稳定的发展态势。

新闻推荐

污水横流近一个月未解决 市民反映龙圩区工业大道路口周边环境差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近日,有网友在梧州零距离网络问政平台上反映称,龙圩区工业大道城南农贸市场对出路口处的排污管堵塞近一个...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