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中学生活

梧州日报 2019-10-31 06:53 大字

1980年7月,梧州六中高24班毕业留影。(资料图片)

古建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莲花山曾是梧州市重要的工业区,不少驰名全国的名牌产品如锅炉、电动机、桥式起重机、手电筒都在这里生产。这一时期是莲花山工业经济繁荣时期,国企职工及家属急剧增加,要满足莲花山工厂及当地农村子弟入学的要求,迫切需要完善各种社会服务功能。梧州市第六中学(下称“六中”)成立于1969年11月,距今已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学毕业生,已是桃李满天下。

六中坐落在莲花山井底村的山坡上,沿着弯弯的大路而上,大路左边是校办小工厂,主要是生产煤油灯头,右边是师生食堂及几座教职工简易宿舍。到了坡顶一片开阔的平地,左边有一个大操场,右边有一栋四层办公楼,办公楼旁有座朝向东方U字形男生简易宿舍。沿着大路再往前走,三栋二层砖木结构红砖教学楼映入眼帘,横向并列。六中建校之初,学生既要学工、学农,也要学军,师生们对这段经历印象是深刻的。

那时每周都有两次劳动课,各年级的同学们集中在操场一起劳动,人声鼎沸,场面壮观:有的同学挥锄挖土,有的同学推车运泥,师生们挥汗如雨,逐步拓宽了操场。大操场凝聚了老师们和历届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汗水。

大操场内有三个篮球场一字排列,中间的篮球场旁有个舞台和一个足球场,有200多米的环形跑道,有跳高跳远的沙池。早上每当响起运动员进行曲,学生集合在大操场做广播体操;每当学校召开运动会进行体育项目比赛时,鼓劲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大操场不仅是体育锻炼场所,而且也是文艺表演、开学典礼、拍摄毕业照的好场所。记得杨其宽老师用俄语高声朗诵高尔基的名著《海燕》,抑扬顿挫,生动演绎了充满战斗激情的海燕;苏永大老师用手风琴演奏《北京的金山上》等曲目,娴熟的技艺,赢得师生们热烈鼓掌;同学们表演的藏族舞蹈《洗衣歌》惟妙惟肖。

在梧州市电机厂学工,同学们主要用铁锤和凿子,细心清理铸造电机外壳的模砂,待工人师傅验收合格后再将外壳浸泡油漆,吊起电机外壳晾干,然后再送往装配车间;在梧州市电筒厂学工,同学们主要是装配塑料手电筒,从塑料筒身的切割、开关的冲压、反光镜头灯泡组装、总装调试聚光生产流程,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顺利完成。

六中在太和冲新民六队建有一个农场。农场有一栋二层的师生宿舍,一间厨房和洗澡房,一口圆形的大水井可满足师生的日常需求。1978年4月,在太和冲农场,同学们每天学习农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有的去采购米、油、肉,有的在厨房煮饭菜、烧热水,有的到田间地头耕种劳作,过着大集体生活。1978年5月末,我们接到学校通知提前结束了学农活动回校上课,复习初中知识准备参加升高中考试。

曾记得两年的高中阶段,老师们各展教学风采,语文课老师胡晶丽用粤语吟诵《木兰诗》、《硕鼠》、《六国论》等文章,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风味;英语课老师李泰焜用教鞭在黑板的板书上指点介绍英语语法、时态,教鞭声常常惊醒上课打瞌睡的同学;数学课老师莫兆斌用圆规、三角尺划出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图案规整直观;物理课老师祝其俊、梁湛林用自然现象去解释光、电、力学原理,通俗易懂;化学课老师黄雪芳,唯一用普通话上课的老师,耐心细致教学生操作化学实验;政治课老师张国念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介绍改革开放时事动态;地理课老师谌家球转动地球仪讲述地球公转、自转所产生的春夏秋冬和白昼黑夜的规律,讲述气象、区域资源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历史课老师李寅前用夹杂方言的粤语,讲述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意义。

在六中的五年中学生活中,老师们言传身教,让同学们掌握了更多的文化知识,也丰富了大家的人生阅历。从中考到高考,同学们超越自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寻美好的梦想。

新闻推荐

梧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 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听取审议有关报告和人事任免案

本报讯(记者李欣鞠)10月29日,梧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有关报告。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