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当年“搬水大”
每到夏季洪水来临,我总会站在桂江一桥的人行道旁,遥望着桂江二桥的方向,虽然原梧州市酿酒厂以及那高大的烟囱已消失了,但往事就像洪水一样冲到眼前,令我想起在厂里和职工们一起“搬水大”的情景(梧州人习惯把抗洪抢运物资叫做“搬水大”)。
原梧州市酿酒厂坐落在桂江二桥上方的河边,水位较低,几乎每年都要被洪水侵袭。在建河东防洪堤前,只要洪水涨到18米以上,北街口码头旁边的石灰巷进洪水了,这间厂就要开始被洪水浸了。即使是建好河东防洪堤后,这间厂照样会被洪水浸,因为当年钱鉴路段没有筑防洪堤,所以只要洪水涨到18米,工人们就要进入到一级战备状态。首先要安排人员将低水位仓库里的物资搬到水位较高处堆放,水位较高的车间则照常生产,直到洪水将要浸入车间时才撤离。
所以洪水期间是职工们最忙、最辛苦的时候,洪水一上街,下关、大东上下路、五坊路、九坊路、北街口等路段都被水淹了,不少职工的家被水浸了,也要把家具物资等往上搬,家属则要到亲朋好友家寄住或到学校教室暂住,他们把家里安置好后马上又赶回厂坚持生产或参加抢运物资。有些职工的家虽然住得高一些,没有被水浸,但所在的街道被水淹了,出入要经过二楼住户的窗口,沿着长竹梯一级一级往下走到水面处,等候搭艇仔渡到水位高的地方,然后走路回厂。有时厂门口的道路被水浸了,我们只好在靠近保养场的墙上打开一个洞口,让职工们钻洞入厂。
每年搬水大的时候天气都比较炎热,一时烈日当空,一时又下起小雨,职工们经常是一身水一身汗。但是他们顾不了那么多,扛起近10公斤一箱的产品搬到水位较高的地方,由于当时不少产品的包装箱是用竹编织的,加上地上有碎玻璃,职工被划伤手脚是常有的事,他们只是到卫生室贴上止血贴或简单包扎一下又去抢搬物资了,有时甚至不顾个人安危。记得有一年由于洪水涨得太快,有些设备来不及撤离,机修车间一位姓梁的职工划着艇仔去拆设备,一不小心掉落两米多深的水中。他不会游泳,急中生智,抱着一条柱子向上爬才浮出水面,被呛了两口水,工友把他拉上艇后他又继续去抢运物资。自从出了这件事后,厂里规定不会游泳的人不准划艇去抢运物资。有时职工们刚把物资搬到高处,洪水漫上来了又要继续往上搬物资。有时洪水涨得太快,职工淌着洪水抢搬物资,有时配电房被水浸了不通电,职工们点上马灯也要坚持搬物资,经常挑灯夜战到半夜一二点。很多职工家里被洪水浸泡,回去不便,他们就在高水位的地方和衣而眠,第二天又继续搬。
如果说洪水涨时抢运物资辛苦,洪水退时的清洁工作更辛苦。厂里要安排人员日夜观察汛情,水退一寸就要清扫一寸淤泥,除了恢复生产外,还要安排人员清洗被浸过的产品,重新贴包装纸重新装箱,还有大量被水浸过的玻璃酒瓶要清洗。所以每年洪水过后,职工们每人要清洗一二十包酒瓶(每包100只),大家都自觉在下班后义务清洗。
几十年来,职工们搬水大已成了常规,直到1995年根据市里的规划,原梧州市酿酒厂与龙山酒厂联合组建成龙山动植物酒总厂,这家厂才撤离钱鉴,结束了年年都要搬水大的历史。
现在,虽然原梧州市酿酒厂已不存在了,但职工们在“搬水大”中那动人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了一段难忘的回忆。(李献全)
新闻推荐
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全市各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文明风采照片征集活动
本报讯(记者朱元冬通讯员吴琼)9月26日,记者从梧州市教育局获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市教育部门面向全市各中小学校及中职...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