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蓉爱上采茶剧后,将民间采茶戏曲小调融入创作当中,创作出以倒水镇本地人物故事为内容的采茶剧 留住倒水采茶剧的精髓
去年国庆节期间,以长洲区倒水镇本地人物故事为剧本编写的采茶剧《富万村武举人莫于夏的故事》举行了首演,随后,该剧在长洲区多个乡镇演出,收获一片好评。剧作者就是倒水镇旭村一名40多岁的诗词和采茶剧爱好者徐月蓉。
从小与采茶剧结缘
徐月蓉从小接受戏曲和文学的熏陶。她说:“我的母亲喜欢写诗,尽管都会写一些山歌类的白话诗,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也爱上了诗词和写作。我经常一个人翻山越岭,随景随事创作诗与散文,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基础。”
徐月蓉小时候家住旭村村公所大村,她的大姨丈甘旭忠是村里的戏曲班成员,戏曲班每晚都会到大姨丈家中排练。在那个娱乐方式枯燥单一的年代,村里最好的娱乐便是看采茶剧,所以徐月蓉每晚都会前往大姨丈家中看戏曲排练,还会认真记录下唱法和姿势。
有一次,村里的戏曲班在排练采茶剧时缺了一名女旦,戏曲班的领队上门邀请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徐月蓉加入,从那时开始,她就与采茶剧结下了缘分。
2017年10月,徐月蓉与母亲一起合作创作了她的第一部戏曲作品《歌唱十九大之采茶调》。当时,旭村采茶剧团刚成立,苦于没有原创作品参与有关宣传党的十九大主题的演出。倒水文化站站长潘卿便提议旭村采茶剧团找徐月蓉帮忙创作。眼看着还有三天就要上台演出了,徐月蓉由于工作无法抽身,只能拜托母亲先创作一部分感想词,她则在工作结束后,连夜完成与党的十九大纲要紧密相连的诗词,再将自己与母亲的诗词融合,编成剧本。徐月蓉的处女戏曲作品就是在如此匆忙的时间里完成。尽管如此,该作品在演出时,还是收到了部分观众的好评,这让她对今后的创作充满信心。
创作采茶剧乐此不疲
今年2月,徐月蓉与潘卿交谈时,潘卿希望她可以创作一部以本地人物为背景的采茶剧,并提供富万村的武举人莫于夏的人物故事。为了更好地完成剧本,徐月蓉前往富万村进行挖掘式调查,通过热心的富万村村民口述提供的历史资料,她最终创作出采茶剧《富万村武举人莫于夏的故事》。
《富万村武举人莫于夏的故事》创作后进入排练阶段,由于旭村采茶剧团成员戏曲基本功较弱,肢体动作生硬,导致排练效果不佳。徐月蓉觉得大家需要一个戏曲老师去教导,她从好友处得知,好友的爱人苏伯是一个老戏骨。起初,面对徐月蓉的请求,苏伯没有同意。但徐月蓉仍不放弃,有一天,他们俩偶然一起在步埠路口公交站等车,她感觉机会来了,她没有直接请求苏伯帮忙教导剧团成员,而是拍了拍苏伯的肩膀,在大街上给苏伯唱了一段采茶剧,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苏伯受徐月蓉所感动,终于答应教旭村剧团成员学走戏曲步法和动作。在徐月蓉和苏伯的共同教导下,剧团成员顺利完成排练。最终,《富万村武举人莫于夏的故事》的演出取得成功。
谈及创作采茶剧的初衷,徐月蓉说:“采茶剧式微已久,古老民间采茶戏曲小调基本失传,所以我想用我小时候学会的古老民间采茶戏曲小调创作出新的采茶剧,让采茶剧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她介绍,采茶戏曲从清朝末期开始在倒水镇一带流行。倒水采茶剧与其他地区采茶剧的不同之处在于曲调丰富,蕴含喜怒哀乐,倒水采茶剧的戏曲小调尾音部分拉长。徐月蓉表示,现在很多剧团演出都是选取经典传唱的梁祝、花好月圆、四季歌等戏曲小调,而唱啼哭调、十月花、十二月调、苦调、刘海调、对歌调等一些古老民间采茶戏曲小调少之又少。接下来,她会继续运用这些古老民间采茶戏曲小调创作出更多的倒水采茶剧。
如今,徐月蓉为创作采茶剧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忙绿。她要创作一部与桂江才子相关的采茶剧,希望到时能给观众带来更精彩的表演。
(见习记者姚蓝婷)
新闻推荐
饮食店长期占道拒不整改 万秀执法大队:将继续加强对桂北路及周边路段的巡查执法
热线调查读者报料记者跑腿本报讯(见习记者姚蓝婷)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龙母庙景区外水师营饮食店长期在人行道占道经营,阻碍...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