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试验区: “东融”发展催生磁场效应
本报记者潘登
推开三楼新办公室玻璃窗,俯瞰冬日如练的西江,梧州丰冠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小飞感觉格外温暖。作为第一批落户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久前,该公司一期正式投产。
12月14日,记者再次走进已初具雏形的粤桂试验区江南片区,道路两旁竖立的一杆杆智能路灯颇为抢眼。这是丰冠新能源公司的产品,可通过风能和光能的互补实现绿色照明效果。
“目前一个月产值为300万元,扩产后,每个月的产值将达到1000万元。”从落户试验区开始,曹小飞每月都会乘坐高铁,往返广东中山旧厂区和梧州数次,如今,他们计划逐步把企业全部转移到梧州。
同样是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的广西锂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起家于东莞,粤桂试验区去年通过“基金+产业”模式引进,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如今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大到公安消防用车、三轮车,小到电动车、平衡车,还有电风扇、台灯等家居用品,都内置了锂霸的电池,在该企业的带动下,几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已在试验区落户。
两家企业入驻试验区的案例,体现了梧州与珠三角各城市互联互通能力的增强,折射出梧州“东融”发展所激发的磁场效应。
梧州水汇三江,前连粤港澳地区,背靠大西南的消费市场和资源腹地,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广西主要工业城市,牙膏、腊肠、松香、电池等产品驰名全国。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老化单一,交通“地无寸铁”,公路均在二级以下,水路为主要交通工具……当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一些企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公、铁、水、空现代立体交通新格局的形成,梧州开始致力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与广东形成更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东融”发展天地宽。2013年以来,梧州累计承接再生资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陶瓷建材等东部产业转移项目192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83.4亿元,而引进的外来投资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粤港澳地区。
改革释放活力。作为全国唯一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的粤桂试验区,位于广西梧州市和广东肇庆市沿西江两岸,规划范围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各70平方公里)。这片改革试验田得益于先行先试、“东西部及两广政策叠加、择优选用”等政策,一“出生”就倍受关注。目前正在加快建设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两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先后设立产业基金、创业基金130多亿元。
作为两广“联姻”的结晶,如今的粤桂试验区已成为吸引粤港澳产业转移的“磁场”,目前落户企业达到350家,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100多家,比亚迪、中兴、国光等行业龙头科技型企业相继进驻。2017年试验区实现产值205.1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12日上午,万秀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到角嘴街道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会,街道班子领导及全体党员...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