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让“共享”更规范更文明

西江都市报 2018-08-11 15:16 大字

■梁诗韵

今年2月底,一款名为“哈罗单车”的共享单车悄然出现在梧州市区街头,在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满足“最后一公里”需求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哈罗单车”的投放企业至今未在梧州市办理经营手续,同时,在单车投放、停放管理、用户押金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投放、管理及用户押金等一系列问题,不仅考验着市民的文明素质,也考验着政府相关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的管理能力。虽然共享单车节能环保,能够缓解当前交通拥堵的现象,但前提是管理要到位、使用者交通意识要提高。

目前,不管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负责共享单车监管的政府部门,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视野不能只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作为企业,不应认为只要将单车投放到市场,就达到了共享;作为市民,不应认为只要随时随地有辆单车骑,就享受到了便利;作为管理部门,不应认为只要清理了占道的共享单车,就实现了管理。

共享单车的利弊就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如果共享单车不能被合理安排使用,那它共享的就不是便利,而是麻烦。

共享单车,实际上不是也不应只是共享那辆单车而已,它共享的其实是一种社会文明,是全体人员都会参与良性运转的一种社会秩序,单车共享应做到文明共享,这不仅是对使用者,也是对社会各界的要求。

顺应自行车等低碳出行兴起的趋势,完善公共停车区布局,将为共享单车停放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完善管理措施,在用户信用信息共享、宣传引导等方面多做努力,将促进市民规范停车;市民自觉按规定还车,既维护好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又方便日后用车,利人利己。只要各方共同呵护,共享单车必能行稳致远。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随着《梧州市关于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共享单车管理将更加有序规范,更好地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今天为共享文明多花些工夫,明天才能更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新闻推荐

用心浇灌,让兴趣开出艺术之花

本报记者欧蕾蕾眼下,距离国庆节还有约两个月时间,万秀区社区文化艺术团的团员已经忙碌起来,为国庆节期间参与的文化惠民进社...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