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让兴趣开出艺术之花

西江都市报 2018-08-10 15:21 大字

本报记者 欧蕾蕾

眼下,距离国庆节还有约两个月时间,万秀区社区文化艺术团的团员已经忙碌起来,为国庆节期间参与的文化惠民进社区活动排练节目。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每逢重大节庆,万秀区社区文化艺术团从未“缺席”。从宣传政策方针到营造节庆氛围,团员们用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为社区文化添姿彩,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

成团初期克服困难排练好节目

成立于2002年8月的万秀区社区文化艺术团,是梧州市首批组建的社区文化艺术团体。虽然团员们以退休老人为主,但大家的热情让这个组织时刻充满着活力。谈及艺术团一路走过的历程,团长黄冰晶说:“正是大家对这个团体的无私付出,使得我们这支队伍能把更多好的节目带给大家。”

2002年8月,黄冰晶还是梧州市老年大学文艺班的一名学员。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文艺班的同学决定组建一支社区文化艺术团,希望把一些文艺节目送到社区,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艺术团刚建团,黄冰晶就接到了一个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02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为营造良好氛围,艺术团要编排一台晚会到基层去表演。然而,在当时,社区基层的文化氛围并不浓,虽组建了团体,但要较好地开展艺术创作、文艺演出等工作,艺术团要面临资金、练习场地、道具等问题。

“缺资金,我们就自己筹钱;没有场地,我们就到桥底的空地上去练。”黄冰晶说,团员努力克服着各种困难。当时,鸳江大桥西桥底的空地成为艺术团排练的场所,虽然条件简陋,但大家对于排练却一点都不含糊。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节目的创编,有的负责动作的指导,有的负责音乐的录制……团员们的热情不仅使得团内士气高涨,而且还感染着身边的人。知道团内缺乏资金购买演出道具,一些团员的家人还主动参与制作演出道具。最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2002年11月2日,一场汇聚了合唱、舞蹈、汇报剧等十五个节目的文艺演出,在梧州市一职中的校园内如期上演,万秀区社区文化艺术团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多年用心付出表演受居民欢迎

万秀区社区文化艺术团不仅把文艺演出带到社区、三县一市的乡镇,而且还到贺州、钟山等地进行演出。对于已经有一定年纪的团员而言,到乡镇去演出,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常常是一早出发,回到梧州市区已是夜晚。但是,当看到自己演出的节目获得观众认可,一句“这个节目很接地气”的肯定的话语,就会让大家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接地气”是观众评价该艺术团的节目时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因为艺术团的节目或是取材于群众的身边事,或是融入本地的风土人情,让人感到尤为亲切。

2017年,万秀区成立骑楼城红袖章巡查志愿者队伍,对开展城市治安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以此为题材,艺术团创编了节目《红色袖章骑楼城》,以莲花板、舞蹈等表演形式来讲述志愿者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而获悉梧州市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后,艺术团很快又带来了《人人参与创四城》这一节目,灵活地把“四城联创”的目标、要求等内容编入歌词当中,以山歌对唱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活动的宣传变得更易于被居民群众接受。

作为艺术团内负责节目创编的人员之一,团员肖锐玲表示,能在退休后运用自己在文艺创作方面的经验一展所长,她觉得很开心。每次接到创编任务时,肖锐玲都很认真地对待,有时会主动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了解最新的方针政策,有时也会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以更好地获取创作的素材。

十多年的发展,艺术团的成员也不断更替,而团友们的团结、热情一直是吸引新成员加入的魅力所在。家住东正路的黄爱球退休前就观看过该艺术团的演出,在2016年退休后,她就马上加入艺术团这个大家庭,平日里与大家一起排练、表演。黄玉红、黄玉莲是艺术团内的一对姐妹花,两人先后加入到团内。妹妹黄玉红说:“我喜欢艺术团这个大家庭,如此欢乐的氛围会激励着我排练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新闻推荐

建议龙圩大转盘周边 增设人行道

梧州零距离网友提问:龙圩区大转盘附近有很多商户和住户,龙城明珠小区和对面农贸市场仅一条马路相隔,平时两边往来行人较多,交...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