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救助流浪人员
■吴家宁
据近日的《西江都市报》报道:梧州河东防洪堤历史文化长廊段的夹层过道,成为部分流浪人员蜗居之所,一些流浪人员在此生活,衣服、床垫等杂物乱堆乱放,不仅影响市民的正常通行,也影响城市形象。
其实在国内外不少城市,都不难发现流浪人员的身影,他们当中拒绝接受救助者,往往在公园内、天桥底、夹层过道等地方落脚。由于卫生、安全等隐患,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正因如此,在上述报道中,防洪堤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关注城市环境受影响和流浪人员去留的两难情况,多方协力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河东防洪堤历史文化长廊是梧州市的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如果游客在参观游玩过程中也被迫一并“参观”蜗居在此的流浪汉,想必游玩的兴致会大减。但是,对于流浪汉的管理和救助,也不能简单粗暴地一逐了之、一救了之。
那该如何协调解决城市环境受影响和流浪人员去留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政府要明确流浪人员的管理主体,规范公安、城管、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各司其职、多方联动实现科学管理,最终让流浪人员在人性化的关爱与呵护中得到分流和消化。比如,对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无最低生活保障自愿求助的流浪人员,由救助管理部门给予救助、护送或为其购票返乡。在寻亲方式上,可以学习广东一些城市的做法,借助人脸识别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快、精、准地帮助流浪人员返乡。
流浪人员问题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痼疾,只有相关部门多管齐下、多方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归属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清通讯员茹晓丽)4月26日,梧州市老年大学粤曲班学员举办专场演唱会,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下午,男学员身着唐装,女学员身着旗袍,表演了《七月七日长生殿》《游园惊梦》《彩云追月》等经...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