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粉的江湖 ⑩
文/摄刺猬姐
“咔嚓”、“咔嚓”,这是酥化的油脂被铁器切碎的声音,一声声清脆,引诱着人们想象此等美味入口的酥脆感;紧接着便是短暂急促的“唰唰”声,那是脆皮下面,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分离的道别声,稍微肥厚一点的叉烧还会因为油脂的弹性而晃动着。
梁阿姨的菜刀一下一下地切,叉烧一片一片地倒,食客的口水一口一口地吞,蜜糖味混合着猪肉味勾引着心肝一颤一颤地抖。
这样的场景,在京梧肥佬粉店里,已经重复了许多年。
梁阿姨是这家粉店的老板娘,因为丈夫身材比较“圆润”,“京梧肥佬粉”是熟客们为他们夫妇俩量身定做的名字,且渐渐传遍梧州,而粉店的本名“京茂美食店”反而不为市民所熟知。
很多人不会知道,这家没有招牌的肥佬粉店2005年才出现在京梧市场,但是它的前身在1993年就已经生根发芽,是原棉纺厂门旁的一家小棚粉店。那时候,原棉纺厂的职工们在上班前会一窝蜂地跑到店里,点上二两粉,要份瘦肉或者牛腩,放上辣椒,撒上葱花,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餐。有点惋惜的是,那时候的配菜并没有现在的招牌叉烧,不过人生有些许遗憾也是正常,那就随它去吧。
过了好多年,粉店换了地方,虽然没有店家招牌的指引,熟客们依然能够循着味道,凭借味蕾又找到了这里:只要河粉与汤水一同入口,那些年的味道记忆又浮上了心头。于是乎确认:还是原来的老板,还是熟悉的味道,就是这家店。
粉店就在京梧市场附近,这酥脆爽口的叉烧是不少熟客的心头大爱,每每有新人进来,便会被熟客“安利”京梧肥佬粉的叉烧有多好吃:
“你知道吗?他家的叉烧的皮超脆的,连里面瘦肉的部分也是脆的,牙齿一咬下去,‘咯吱咯吱\’响,而那些油水‘吱\’一下挤了出来;叉烧汁甜香甜香的,一点都不腻,吃一口叉烧就着一箸河粉,再加上特制的蒜头豆豉酱,哇,那个味道真的太好了!”
呈现在你们眼前的美味,都是店家起早贪黑的劳动结晶。能流传几十年的味道,必然是用时间和良心堆砌而成的。饮食这一行到底有多辛苦,沾过手的人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做早餐业的:无论酷暑寒冬,凌晨三四点,当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他们便要起床开始忙碌。清晨六点多便有食客上门,他们像个陀螺一样转到下午四五点,之后还要继续备货、加工、烹饪,有时累到了极点,他们便是站着也能睡着。
这样的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深切体会到此行辛酸的梁阿姨也不想让她的子女接手粉店的工作,她说自己还能干几年便是几年。这样的美味还能持续多少年,我们不得而知。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我们虽然不可探究未来,却可以选择珍惜当下,珍惜当下还能在你灵魂刻下印记的美好味道。
新闻推荐
“同学们听得见吗?听见的请向老师挥挥手!”梧州市寺冲小学二(1)班的教室里,回荡着梧州市大塘小学卢海雨老师的声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又到了一周一次的长洲美术直播课堂时间,长洲区所有的乡村学校...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