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肉肉” 爱上绿色生活

西江都市报 2018-04-04 15:07 大字

近年来,多肉植物由于可爱的外形深受市民欢迎,“肉肉”是爱好者们对多肉植物的爱称,很多人都会买几盆装饰家中的写字台,或用于点缀阳台。然而,一段时期后,不少人会抱怨:“我的‘肉肉\’徒长变形了。”或者沮丧地发现:“我种的‘肉肉\’烂根了。”到底多肉植物要怎样才能种得好?近日,在梧州园林爱好者圈内比较知名的网友“叉叉”向我们介绍他的种植心得。

因地制宜改良种植方法

“叉叉”的本名叫李毅,他在大东上路步行街经营着一家门面比较低调的多肉植物店,还在鸳江丽港专门租了一个天台,打造成阳光房,培育各种多肉植物。3月30日下午,春季的潮湿天气因为有了太阳的照射而变得闷热,李毅的店里架起了两台小风扇。“你别误会,这两台风扇不是用来吹我的,而是用来吹‘肉肉\’的。”李毅说,梧州的空气水分太充足了,所以导致多肉植物容易徒长,多给它们通风是关键。

一说到自己喜爱的植物,这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很多来买多肉植物的人,第一句就会问我‘哪种能防辐射\’,其实多肉植物并不是用来防辐射的,玩多肉植物的人更多的是希望观赏它的美,在爱好者眼中,多肉植物也可以像欣赏一种艺术品那样去欣赏它。”李毅笑着说。

李毅说,最初喜欢养“肉肉”的其实是他的妻子。“我们家的阳台就4米长,以前我在阳台养水草、养远古鱼,她就在另一侧养多肉植物,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我们两个人曾经互相抢阳台。”有一次,妻子养的“红粉佳人”不知什么原因出现濒临死亡的样子,李毅不忍心看着植物死亡,于是尝试拯救它,没想到不但救活了这株“红粉佳人”,而它重生的粉红样子也让他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开始上网寻找种植多肉植物的有关知识,并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的“大神”讨教。

可是,当李毅按照“大神”们的方法去培育自己的多肉植物时,却发现这些对于别人很有效的方法,自己用起来非但无效,甚至会让原本正常生长的植物变差。李毅苦思了很久,终于被他发现的问题所在:“网上的爱好者来自山东、云南等地,这些地方日照时间长,温度低,空气干燥,可这些环境与梧州恰恰相反。对于多肉植物来说,潮湿的梧州是‘开挂区\’。”找到症结所在之后,李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网上的种植方法,反方向运用。

李毅把花盆里原先网上比较流行的泥土清理掉,改用河沙,他把自己培育水草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多肉植物身上,控制水分和营养比例,他还结合自己曾经在西南地区生活过三四年的经验,参考了日本培育多肉植物的知识,学到一种培土的方法,让土壤保持疏松,有时还会对应不同的多肉品种,在土壤中加入蛭石、木炭等混合硬性颗粒。为了给多肉植物做生长记录,李毅在秋冬天的早中晚时段,以及每次尝试新配方的土壤和营养成分时,都仔细记录下每一项参数,从中总结出多肉植物在梧州种植的合适方法。

欣赏植物源自生活感悟

“梧州有一些园林爱好者喜欢用煤灰来种植物。但是,我们这里用的煤是高硫煤,煤灰中的硫转化为氮,用来种多肉植物,会使植物的趋光性增强,从而加大光合作用中对水分的需求,如此一来,多肉植物怎能不徒长呢!这是它们的天性啊!”李毅无奈地摇了摇头,摊手说。

此外,李毅还谈到,韩国有一种多肉培植法,能让“肉肉”们呈现丰富多彩的颜色,“但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因为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些化学剂,抑制植物减少分泌叶绿素,增加分泌花青素,等于把它们处于一种‘中毒\’的状态,从而逼出它们的发色效果,这样太残忍了。”李毅拿出一盆“景天”多肉植物介绍道,这个叶子呈现红色,其实是它在说“肚子饿”的意思。

李毅认为,多肉植物的生长跟很多植物一样,不应该求快,一天两天甚至一年半载可能都看不出什么变化,但也许就在不经意间,在合适的环境和它舒服的状态下,它就会呈现出最美的一面,让你收获惊喜。

“我希望自己居住的环境,有花有草有动物昆虫相伴,这样才有生活气息。”李毅说,他跟很多爱好者一样,只想在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时,看见眼前可爱的“肉肉”,觉得有它们静静的陪伴,自己就不是孤军奋战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心灵上的一种释压方式吧。

本报记者 冼振宇图/文

(除署名外)

新闻推荐

江湖征集令

将你心目中最能代表梧州的老味道砸向我们吧!往期我们介绍了河粉、牛杂、田螺,这些蕴涵梧州历史的美食深受食客喜爱,美食江湖中深藏秘籍,单凭我们的力量无法全部挖掘,诚邀各路食神出手相助,您想让我们去...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