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新闻调查 “招进来”不易 “留得住”更难 ——梧州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储备之困
本报记者 曾韵
每年秋季学期各中小学集中举办校运会时,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们都会前往赛场物色选拔苗子。对于教练员而言,这段时间可谓心情复杂:尽管经常有新发现,要招进来却不容易。由于运动员的读书升学难、基本待遇保障不足等原因,储存体育后备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
学业与训练如何兼顾
作为梧州市最主要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了17名优秀体育人才至广西体校和各项目中心训练,20名梧州籍运动员获得多枚国家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涉及田径、蹼泳、体操、举重等项目。虽然梧州市竞技体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运动员培养机制未完善、体育人才生源少等因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缺乏现象越发严重。据统计,2017年市体校在训运动员260多人,与2016年相比减少了42%。
部分体育教练均表示,现在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训练的家长大幅减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所顾虑:万一没有练出名堂来,孩子以后的升学、就业如何解决?市体校校长左兵说,当下城市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参加体育训练的意愿不高,即使参加也一般实行走训制,普遍存在自觉性不够、训练时间缺失、训练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教练员除了利用每年一度的校运会发现人才,更多时候会选择到乡镇去寻找体育人才。
不过,来自乡镇、农村的孩子参加体育训练也会面临同样的现实问题。这些孩子到市体校训练时只能在市区学校借读,每逢大考都得回原校考试,不少家长担心长期如此会照顾不过来,还影响学习。据介绍,2016年市体校从各县(市)招进150多人,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只有60多人。“竞技体育项目本身就存在选材难的问题,而选材上来后,又要面临体育苗子流失大的问题。”左兵说。
体育与教育如何融合
不难看出,“学训矛盾”“定位与出路”是当下竞技体育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左兵认为,如何真正做到体教融合,既不让运动员脱离普通学生的学业系统,又能保证训练比赛时间,让家长们放心地鼓励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运动,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当前梧州市体教结合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难题:一是体育、教育两个管理部门之间的机制对接不畅;二是场地、师资等资源的分散管理;三是运动员的待遇保障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相关人士表示,要真正落实体教融合,培养发展好足够的体育后备人才,教育、体育部门须以保证全市运动员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落脚点,加强对接合作,给予体育招生政策的倾斜,切实解决好运动员的读书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落实对运动员的住宿、就餐以及训练的优惠政策,完善运动员基础待遇保障,保证后备人才稳定。
此外,有体育界人士认为,由于竞技体育优胜劣汰的规律,市级体育苗子最终能进入专业队伍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毕竟只有少数。因此,体育部门不仅要培养好水平突出的苗子,也要注重培育大部分“非冠军”苗子,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这是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夯实“金字塔”基础的关键。
“推进梧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体系的改革同样十分重要。”市体育局局长冯建中表示。他介绍,市体育部门将抓紧推进体校建设,借鉴外地办校先进经验,从招生升学机制、硬件设施、教师和教练管理队伍等方面建立标准化体系,让运动员能够接受与其他学生一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按照这一思路,新的体校已定点在市综合训练馆北侧,将实行食宿、学习、训练“三集中”管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新闻推荐
丁健“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现实生活中,要求村、社区证明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找份工作要到社区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贷款买车买房要社区盖个章……此外,某些“奇葩证明”也不时见诸于报端和网络媒体...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