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乞讨中的诈骗行为说“不” 林自强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专门以乞讨为生的专职乞丐,这种凭着一张电脑制作的悲惨经历图作为道具,配上一个下跪的姿势,被称为“职业乞丐”。笔者曾经在梧州市内不同的地方遇到三个乞讨者,面前向人展示的求助原因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一字不差。这样的一群人,身体健康、好吃懒做,不愿意靠自身劳动获取收入,却整天拿着别人的怜悯当作自己乞讨的资本,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欺骗,正在一点点蚕食着大众的善心,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消解社会信任体系。
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成为让人去模仿追求甚至以之为荣的时候,社会情何以堪?如何治理乞讨乱象?
笔者认为,先要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积极传播正能量。在加强家庭和学校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应在报刊、媒体和网络等平台进行积极引导和广泛宣传,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健全的现代文明心态看待“乞丐现象”。在救济途径上,应尽量避免采取用金钱而应该采取以食品、衣物等形式进行救济,劝导或者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站上来,学会对乞讨中的诈骗行为平和而理性地说“不”。
政府部门则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共劳动形式救助体系。对于没有工作能力的乞讨者要进行适当救助,对于身体健全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心理疏导和教育,劝导其放弃乞讨,并提供培训机会,广开就业渠道,提供一些扫街、清洁等工作,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加大对人流密集区域“职业乞丐”的排查力度,对假乞丐严厉打击,有效震慑和遏制“职业乞丐”的泛滥。但对待低龄和老年的职业乞丐,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获得相关权益,渡过困难期,使他们重新走上正轨。
春节前后是“职业乞丐”日夜加班冲刺的时刻,我们需要冷静和反思,盲目的施舍和爱心泛滥不仅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让有善心的人受到欺骗,想学雷锋也变得束手束脚,无形中还会使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处境更为艰难。
新闻推荐
梧州市宝石加工信访投诉逐年下降 全市应搬迁的1061户宝石加工户已迁入园区生产
本报讯(记者赵洋)2月2日,记者从梧州市整改办获悉,去年以来,梧州市居民区宝石加工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应搬迁的1061户宝石加工户已搬迁入园区生产,全市宝石加工信访投诉呈逐年下降趋势。据悉,近...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