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现在又卖六堡茶了”

西江都市报 2017-11-27 16:13 大字

讲述人:曾志挥 (81岁,曾任澳门华联茶业公司负责人,现居澳门)

我父亲是一名华侨,也是商界人士。受他影响,我18岁开始跟他做生意。我20多岁时,已经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工商部的副部长了,在这个机构里是最年轻的一个。

我1965年开始做茶,在此之前,我是做酒业的。当时,我做的酒业生意达到了巅峰状态,我已经有“酒王”之称了。60多年前,对于酒类生产,香港实行的是退税政策,而澳门是不征税的,因此,澳门酒业一片兴旺。那时,澳门只有20多万人口,却有40家酒厂,其中不少酒出口到东南亚、北美地区,香港的酒也由澳门供货。

我们的酒业公司有两间酒厂,其中一家是大昌酒厂,它是我父亲开设的。我进入这家酒厂工作时,酒厂还是用古老的方式蒸酒。后来,新加坡以含铅量超标为由,不允许进口我们生产的酒。于是,我向父亲建议,革新蒸酒工艺,用不锈钢做蒸馏塔。因为我们有酒饼厂,而我读专科就是研究酵母的,所以我通过改革发酵技术,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同样是生产酒,别人用一斤米生产四两酒,我用一斤米生产一斤半酒,我们厂的利润因此大大提升,加上我的酒发酵特别完全,品质非常好。因为我们厂每天生产酒要消耗1吨至2吨大米,所以我们就将制酒的原材料进口业务也包揽了。短短三年时间,我把一家在澳门排名20位左右的中型酒厂发展成为排名第一位的大酒厂。我经营的另一家酒厂是经销功能酒类的,主要供应新加坡、马来西亚。当时,我和梧州有很多交易往来,从梧州进口了很多桔水酒,一个月约200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为了开拓茶叶出口渠道,让南光公司在澳门找一个进口代理商。据我所知,在这之前已有一些公司接过代理权,但都是做了几个月就无疾而终了,没有人能把完整的茶产业链做起来。我和南光公司一直有业务合作,彼此十分信任,于是南光公司和国家外经贸委就找我洽谈,希望我来做澳门的茶叶经销代理商。

以前,澳门有几间茶庄,包括“正兰”“英记”“祥珍”,都经销六堡茶。1965年,“华联”在澳门开始经销茶叶,当时,“华联”销售的茶品里,大部分是六堡茶。不过,因为澳门市面上普洱更出名,所以我们对外就说卖的是普洱。“华联”开张不久,就占有了澳门茶叶供应市场的九成,其他好几家茶庄慢慢就关门结业了。

不过,“华联”公司开张一段时间后,就碰上了“一二·三”事件。那时候,整个澳门的生意都很差,很多茶楼饭店买两三斤茶叶就可以用上一个月了。面对惨淡的市道,公司的股东们个个都想卖掉股份,我就拿出37万元来维持公司的运作。我始终要想办法谋出路,于是便在香港投资酒楼,一共入股了六七间酒楼。因为我是股东,就顺理成章地向这些茶楼供茶,这样才打开了“华联”的茶叶销路。这当中还有一段小插曲:香港的茶叶都由“头盘商”进口,他们不是把茶叶直接卖给酒楼,而是销售给对应的“二盘商”,由“二盘商”销售给酒楼。“头盘商”只要有了进口代理权,就可以直接收佣金。“华联”不同,“华联”是澳门唯一一家“头盘商”,而且“华联”有自己的门店,不需要“二盘商”就可直接供货给茶楼酒楼,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华联”的供货方式打乱了香港的供应链条,其他“头盘商”无法将茶叶打入我投资的酒楼,香港的行家就通过德信行邀请我去开行业会议协商。此事直到北京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出面调解才得以平息。

之后,我继续开拓日本的销售渠道,由香港的茶行接日本订单,然后产品由我供应。当时日本的订单以普洱为主,我生产的产品原材料是广东的“粤青”和广西的“桂青”,比较高级的就用白叶的“河江青”,自己拼配后发酵制作。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华联”在澳门经销的六堡茶相较20世纪60年代时大为减少。因为当时广东茶很多,且云南的熟普洱也出口到澳门。1975年以后,竹箩装的梧州“六堡茶”(指采用传统蒸压技术制作的精制六堡茶)在澳门的地位逐渐被这些茶取代了。与此同时,梧州出的“陈茶”(指使用冷水发酵技术制作的精制六堡茶)却多了起来,我们在澳门卖梧州“陈茶”最多的时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也是澳门茶楼最兴旺的时期,茶楼基本都使用“陈茶”。

虽然梧州的“陈茶”做得不错,但后来云南大量推出熟普洱,梧州的“六堡茶”和“陈茶”就被打乱了阵脚。再后来,广东又推出了更多的1059、2059熟普洱,还有“北越青”“河江茶”。这些茶的叶底转化都比较好,很快就能达到旧茶的效果,而且价格不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梧州的“六堡茶”在澳门慢慢就没有市场了。再者,因为各种成本增加,传统的茶楼越来越少,现在澳门的传统茶楼也所剩无几了。

不过,这个时期内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992年,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宗泰(音)有三大箩父辈遗留的茶叶,他把茶叶拿去香港的美丽华酒店,提出三个问题:“这是什么茶?多少年份?价值若干?”当时,我太太的表哥在酒店里工作,她建议何宗泰把茶样寄给我看看。我看了之后,写信回复何先生说:这是特级六堡茶,刚生产时每篓五六十公斤,留到现在估计每箩不超过42公斤,陈香很足且是木香,我愿意出价每公斤1000元向你收购。对方收到我的传真回信后十分高兴,就将茶叶卖给了我,因为他不想父辈传下来的好东西落到不懂行的人手里。

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不再经销六堡茶。但十几年以后,内地消费力慢慢提升,六堡茶也恢复了知名度。到了五年前,梧州中茶公司给我调拨了一批特级六堡茶,共3000多斤,我认为其品质非常好,就在网上推销这款茶,包装上写上“纯干仓三年陈化”,其实陈化年份已经不止三年了。结果市场反响极好,3000多斤的特级六堡茶不到三个月就全部卖光。我也是因为这个产品与梧州中茶公司重新建立联系,现在,”华联“在澳门十月初五街重新装修了一间门店,专门用来卖六堡茶。

新闻推荐

长洲区推进“互联网+教育”,通过培养网络教师、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网络直播课程全覆盖,补齐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短板 让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上同一节课

本报记者蒙敏莹“我看到小朋友们了,大家好,来跟我挥挥手。”近日,扬州交通广播电台主播小艾老师“出现”在位于长洲区倒水镇的大同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儿童哲学公益课。虽然小...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