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受伤,好夫君不离不弃 果敢创业,发展自动化养蚕 瞧这一家子
吴斯民用器械采摘鲜茧。吴斯民给妻子邓萍萍按摩。
黄胜林文/摄
他叫吴斯民,今年35岁,是玉林市博白县人,2008年毕业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她叫邓萍萍,今年33岁,是蒙山县新圩镇四联村人,201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
两人的交集点在大学毕业后,他们先后进入广东省中山市同一家企业工作,从相识到相爱,于2012年结婚,并于次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婚后几年,两人工作顺利,生活也比较幸福美满。
可是好景不长,2015年8月的一天,邓萍萍在工作中意外被高处坠落的货柜扎伤背部,导致脊椎严重受损,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形成高位瘫痪,造成终身残疾。从此,这个家庭发生了重大改变。
妻子不幸受伤 丈夫悉心照料
邓萍萍受伤后,先在中山市一家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未见有实质性的好转,后到广州市一家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吴斯民只好带着邓萍萍回到中山市,主要在家接受康复治疗。
起初,吴斯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妻子及女儿。后来,实在无法顾及工作,吴斯民只好辞去工作,在家专门照顾妻子。两人没有了工作,生活和邓萍萍后期康复治疗成了问题。邓萍萍受伤后的三年时间里,先后花费70多万元,除去原工作的公司负责50万元外,自己花费了20多万元,俩人仅有的积蓄早已花光,还借了不少债务。
由于经济的压力太大,身心又受到打击,疲惫的吴斯民曾经病倒,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是家人的帮助才渡过难关。
2018年11月,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照料,邓萍萍伤情逐渐稳定,能自主活动上身,坐在轮椅上可以独立进食,也基本上不用药物了。
吴斯民开始思考如何重新规划事业与家庭,为了平衡妻子身体康复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等多方因素,最后他决定与妻子一起回到蒙山县新圩镇四联村新地组。
发展种桑养蚕
经济效益初显
四联村是蒙山县种桑养蚕专业村,邓萍萍父母更是经验丰富的蚕农。于是吴斯民决定发展种桑养蚕业,并自费到河池市宜州区考察自动化养蚕项目,决心尝试这种与传统养蚕不一样的模式。
2018年年底,吴斯民在四联村租地20亩种植高产桑叶,并多方筹集资金15万元,建造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蚕室,购置了840多个营茧方格簇和自动摘茧机,安装了自动升降设备。为了节省成本,吴斯民从废品收购站买来废铁,自己制作蚕室的所有窗户,还焊接了两个喂桑叶用的半自动滑轨。
2019年4月,吴斯民开始饲养第一批蚕共3张,并取得张产鲜茧45公斤的不错产量,大大提高了种桑养蚕致富的积极性。经过前几批饲养技术的不断调整,每张蚕鲜茧产量也不断提高,吴斯民也逐渐从养蚕门外汉变成养蚕能手。
2019年下半年,吴斯民每批蚕饲养量增加到7张,这是蚕室的最大养蚕规模。由于是省力化养蚕,许多工作是全自动或半自动操作,省去大量劳力,他与岳父、岳母3人便能应付日常养蚕的桑园护理、摘叶、喂蚕、上簇、摘茧、蚕室消毒等工作,经济效益比传统养蚕模式明显提高。2019年,因受国际丝绸市场低迷的影响,鲜茧收购价格偏低,但吴斯民养蚕还是取得纯利5万多元的业绩。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鲜茧收购价格依然低迷,但吴斯民并没有因此减少养蚕数量,依然保持着基本满产的饲养规模。在饲养技术方面,他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进而提高鲜茧产量,用产量来弥补价格的不足。他坚信,丝绸市场总有一日回暖。“这段时间就算不赚钱,也要坚持养蚕,当作饲养技术上的‘练兵’。”吴斯民坚定地说。
自动化、省力化养蚕模式获得成功后,不少养蚕户来观摩取经。对此,吴斯民毫不保留地一一传授,他希望能以自己的养蚕模式为示范点,带动更多的养蚕户改变长期小而散、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推进桑蚕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新闻推荐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梧州市多举措着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讯(记者梁燕如通讯员莫征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长期以来,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迎接国家县域义务...
蒙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