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挂村的农民建起了一幢幢漂亮的农家别墅文圩镇位于蒙
灯挂村的农民建起了一幢幢漂亮的农家别墅。
文圩镇位于蒙山县西南部,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近年来,该镇大力推广“春仔姜、夏西瓜、秋玉米、冬蔬菜”的万元田种植模式,采用帮扶农民发展肉兔养殖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富民强镇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肉兔养殖鼓起农民腰包
日前,在蒙山县“肉兔养殖示范村”文圩镇河村村的村头笑声荡漾,村民廖锦明、许秀凤等50多位肉兔养殖户出售自已所养的伊拉肉兔1500多只,平均每只2.4公斤,按17元/公斤的收购价,村民共收入6万多元。
据廖锦明介绍,村民们家里养的肉兔是由龙头养殖合作社繁育的优质兔苗,幼兔断奶一周并经过防疫后由合作社发放给村民们饲养,养殖出栏的商品兔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保价回收。他家的兔栏紧挨着住房,方便日常打理,每批养30只左右,早晚各喂一次青草、薯藤等饲料,两个多月就可出栏一批,是投入少、见效快的好项目。
现在河村、龙定、木护等村的村民养兔积极性很高,养殖的户数和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文圩镇已有300多户农民采用这种方式养兔,开辟了新的增收致富道路。
创建农业生态旅游新村
7月4日,在蒙山县文圩镇大明村灯挂组的田野里,许多村民正冒着烈日采收五月姜(仔姜),经过清洗、分拣、过称、装箱后,直接卖给外地来蒙山的收购客商,装车运向区内外市场销售。
五月姜洁白鲜嫩,形如玉指,黄如暖玉,水灵可人,吃起来脆辣无筋、营养丰富,“现在仔姜的收挖进入了尾声,村民正着手种植秋西瓜呢”,家住灯挂组的邓海强说。邓海强是大明村村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致富带头人。据他介绍,仔姜在当地也叫“五月姜”,因在正月种植农历五月就可收挖而得名,在灯挂组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大明村也有1000多户村民种植,种多的有二、三十亩,少的也有一、两亩,6月初刚上市时7元/公斤,现在也有6元/公斤,按亩产2000公斤计算,每亩产值达12000多元,除去姜种、人工等每亩成本5000元,每亩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每这是今年开春后村民们“土里刨金”赚上的第一笔钱。邓海强今年种植了10多亩五月姜,良好的经济收益让他喜笑颜开。
“我们大明村所产的仔姜品质好、卖相好,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仔姜种植大户邓禄自豪地说。今春邓禄种植五月姜30亩,由于技术到位、管护有方仔姜大获丰收。“在五月姜种植中最怕碰到姜瘟病,但只要精心管护,还是可以防治的”。他今年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采取种子消毒、姜田消毒,喷药防病、清除病株、浇药治病等五月姜标准化栽培技术,保证五月姜健康生长,种植获得了高产。
邓海强、邓禄虽然忙于五月姜收挖的收尾工作,但同时另一件农事也不能耽误,那就是在秧地里培育西瓜秧苗,村民们收完仔姜,又赶忙把西瓜秧移种到大田里,两个月后西瓜就可采摘上市。“我们镇大力培育和推广“春种仔姜+夏种西瓜+秋种玉米+冬种蔬菜”的万元田种植模式,今年春全镇种植仔姜面积达3000亩,还带动周边蒙山镇、西河镇等乡镇种植”,文圩镇镇长岑锐说。通过采用该模式发展农业生产,文圩镇的田野里一年四次换“绿装”,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景象,都充满喜悦的收获季节,每亩农田给当地农民带来超万元的纯收入,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出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灯挂新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广“姜芽+西瓜+玉米+蔬菜”高效集约“万元田”模式,在3个村小组建立了生姜、西瓜基地以及1600多平方米生猪养殖生产集中区,发展生产中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据统计,示范点万元田种植模式的姜芽、西瓜等种植面积发展1500多亩,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500元,吸引许多周边的农民朋友前来观摩学习,观光赏景的游人也是络绎不绝,一个农业生态旅游新农村呼之欲出。
大明灯挂新村是第二批市、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清洁乡村活动中,该村建立村保洁协会和清洁监督理事会,制订公布《保洁协会理财制度》、《 村民保洁公约》等制度,落实保洁员并建起公共垃圾池,初步建立村民保洁长效机制。
文圩镇两年来完成投资300多万元,实施改水改厕、房屋立面改造和路灯亮化及绿化美化工程,完成1.8公里进村道路硬化、2.6公里三面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村民们家家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话入户率超九成。随着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村民大部分都盖起农家别墅,特别是在灯挂二、三组83户人家有77户搬进入砖混结构的房子,大多数村民还用上了太阳能。 (黄海峰文并摄)
新闻推荐
9月25日,在蒙山县新圩镇古定村古皮组,村民把柿子搬进烤房烤制柿饼。毕业于广西大学自动化专业的青年村民曾祥日投资40多万元回乡开办柿饼...
蒙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