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花岗岩石材 岑溪红“横空出世”,由此,岑溪有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如今,这里仍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之一 岑溪石材 坚硬亮丽

西江都市报 2019-09-28 06:40 大字

采写:记者 陈素雅通讯员 覃波

1984年8月,原本计划带客商参观竹编工艺品的陈初训没有想到,最终让客商们停留注目的,竟是路边农民用于建房筑地基的巨石。当时大家还不知道,正是这一停留,让岑溪市(当时为岑溪县)多了一个支柱产业,“岑溪红”在世界天然石材之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色彩。

花岗岩在地壳中无处不在,它是地球上已知硬度最高的天然石,加工成建材后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在中国,花岗岩矿产资源遍布各地,但岑溪抓住了上世纪80年代全球天然石材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为当地的花岗岩石材赋予了一个新名字——岑溪红,从此,岑溪也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之一。

1.优质石材储量多

关于岑溪花岗岩石材产业的起源,业界流传着一个说法:上世纪80年代,有一名日本商人乘车途经岑溪,车子被路上的石头卡住。商人下车后,发现路上的石头色泽红润,将它拿回日本打磨。让这名商人感到惊讶的是,这块石头经过打磨后毫不逊色于国际知名石材“巴西红”“印度红”。于是,他专程回到岑溪大批购进石材。岑溪花岗岩的美名从此广为流传。

“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岑溪发展花岗岩产业的确源于一个无心插柳的意外。”原岑溪县委书记、原梧州地区行署副专员陈初训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地少山多的岑溪,经济模式以农林生产业为主,交通不占优势,又没有大型工业项目,当地群众的经济增收成了难题。1984年8月,陈初训带着原自治区五矿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树荣驱车前往南渡镇,了解竹芒编织产业发展情况,希望能把当地的手工制品推出国际市场,出口创汇。途中一行人下车休息,正好有当地农民在打磨石料筑房屋地基。看到石料打磨光滑后的红色切面,李树荣突然对这些遍地皆是的石料产生了兴趣。陈初训当时还不知道,正是这短暂的停留,掀开了岑溪花岗岩产业的序幕。

那天,李树荣下车捡了一块石头察看。他说,这样的石头颜色好,质感和国外的建材原料很相似,必须拿一块回去化验成分。接下来,大家不能再继续聊竹芒编织出口的事情了,因为无论怎样,话题总是绕回石头上面来。

事后,据地质部门调查勘探,岑溪的马路、樟木、糯垌、三堡、岑城、波塘、水汶、安平等乡镇均有花岗岩矿,矿脉长达22公里,宽8公里,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各种花岗岩贮藏量达到20多亿立方米,涵盖红玉色、浅红色、浅白色、黑芝麻色、银灰色、黑青色等品种,最名贵的是红玉色花岗岩,而这竟然占到总储量的85%。几乎是同一时间,岑溪县政府立即在樟木乡蓬冲矿点组织荒料生产送到日本化验,得出结论是:石材色泽鲜艳,硬度高,优质。

2.扬名日本销中外

上世纪80年代,世界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国际市场对天然石材的需求。但当时世界上仅有印度红、巴西红、意大利大理石等几个国际知名的天然石材品种,这些石料价格最高时甚至达到每立方米数百美元。

中国岑溪有优质花岗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矿石开采量极少的日本,日本冈藤株式会社社长佐野博之带着研磨专家和设备赶到了岑溪。他们在宾馆里现场研磨样品,确认花岗岩品质优良后,提出了一个月后要20立方米的花岗岩板材。20立方米的花岗岩重约54吨,当时岑溪刚刚探明矿脉,整个县城从未有过开采经验,也没有矿产企业,甚至没有专业技术工人。

陈初训回忆说,县里难得找到了一个有带动性的工业产业,哪能就此白白错过?于是,县里立即召集了30名青壮劳力,在连路都没有的矿场上闷炮炸石,用钢楔一点点地凿岩劈出荒料,然后就地砍木,以滚木垫底运输动辄以吨计的石材下山。最后,岑溪人用最原始的手工开凿打磨,在20天内一块一块地按照日本商人的要求磨出了规格相符的板材。当得知岑溪人能够如期交货赶上船期后,出口的板材还未运抵日本,对方就马上追加了120立方花岗岩板材的采购订单。

质优价廉的岑溪花岗岩首次登陆日本,就在当地建材市场引起了轰动。1986年,陈初训等人把石料样品裁成2寸长宽的方块,带着60多公斤的花岗岩在日本参加建材博览会并进行推广。日本、韩国的建材商看到后,纷纷到岑溪采购石料,“岑溪红”开始成为远渡重洋的出口商品。

从此,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国营、集体、个体等各种形式的企业纷纷到岑溪办矿山、开板材厂,产品在国内外销售的数量不断上升。“岑溪红”成就了当地一抹最亮丽的色彩。岑溪,也有了“中国花岗岩之都”的美誉。

3.低潮过后续辉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岑溪花岗岩开发迎来了黄金时期,石材产业蒸蒸日上。但产业的高速发展之下也隐藏着危机。岑溪石材生产商最多时有600多家,绝大多数是家庭作坊式小工厂,设备以单片圆盘锯、手工磨光切边为主,产品主要是单一的荒料、毛板、抛光板,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是典型的粗放式经营。

1998年,一则“天然石材辐射怀疑影响健康”的传闻,令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价格瞬间遭遇断崖式暴跌,整个天然石材行业遭受重创。同时,企业规模小、污染大、产品单一、资源浪费严重、相互拼价格等因素,更使岑溪石材产业出现停滞不前、生产效益严重下滑的被动局面。

虽然,花岗岩的价格暴跌至仅有高峰期的零头,但是,这一产业关系着数以万计的上下游相关行业人员的饭碗,对此,岑溪的石材人迎难而上,抱团取暖。

“天然石材的放射性只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矿山在开采前早已经过一系列严格检测,石材的相关数据绝对在环境安全许可范围内。”岑溪市石材协会秘书长杨超举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天然石材耐磨、安全的特性将会得到推广普及。

而在行业寒潮期间,花岗岩生产企业只能修炼内功,从原本的粗放式经营升级为更抗压的现代化集约经营。

一些企业迈出了探索之路,他们改进技术,提升质量,推出新品,深化产业链,开拓新市场,在继续生产普通规格板材的同时,推出石门套、石桌、洗手盆等异形石材产品,也有了石象、钾纳石粉、人造石英板等产业链延伸的新产品,以争取更多的市场空间和产品附加值。

对于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岑溪市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

——制订出台了《关于在新常态下做好稳增长工作的具体措施》《岑溪市石材“退城进园”升级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扶持政策,根据企业(项目)的规模、性质、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建成后的产值、税收等不同情况,给予用地、用水、用电、融资等扶持。

——大力推动石材企业“退城进园”,发展石材废料综合利用产业,岑溪开工建设了马路义垌、糯垌三兴、三堡振兴、马路水平、归义等五个石材加工区和新塘花岗岩废料综合利用石材加工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截至2019年,累计进园建成投产企业共65家,改造鎅锯(开山锯)600多台。在“退城进园”举措实施的过程中,部分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的厂家逐渐被市场淘汰,低价恶性竞争现象大大减少了。

——不断打响“中国花岗岩之都”的品牌,2017年和2018年,岑溪连续举办石材建材博览会,推动了本土花岗岩生产商与国内外石材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走过30多年,历经高峰与低潮,岑溪这个“中国花岗岩之都”至今仍屹立不倒。据岑溪市工信委最新统计,岑溪市目前有大小矿山31座,年产花岗岩荒料100万立方米;有石材加工企业249家,圆盘锯1400多台,具有年产花岗岩板材4000万平方米的能力;形成了矿山开采、板材加工、石浆废料综合利用、产品运销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8年,岑溪市石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5.10亿元。

新闻推荐

从泛黄的老照片到新时代新照片 光阴故事里尽是岁月的变迁

1968年,林芝超入伍后在广东潮安拍的第一张照片。1978年,林芝超回桂林结婚时的结婚照。1982年,林芝超一家在榕湖游玩时拍摄的...

岑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岑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