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项目资源下沉基层 岑溪市发放“项目大礼包”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本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廖子锋)前阵子,岑溪市马路镇协调300多万元工程项目交由20个村集体合作社施工队领办;水汶镇鼓励村集体合作社与具备专业施工资质的建筑公司合作组建施工队,共同承建130多万元的农村公益项目……时下,整合资源、下放项目,正逐渐成为岑溪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去年,岑溪市为了破解部分产业难发展、资产难盘活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问题,提出了整合“一事一议”“第一公里·路桥”等项目资源下沉村民合作社的工作思路,通过发挥好合作社的主体作用,将施工技术简单、村级能够自行组织建设的农村公益类小型项目下放,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实施,有效提高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将部分利润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岑溪市在探索实施项目资源下沉工作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吃透各级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政策规定,重点研究破解项目下沉的立项、财审、设计、监督等环节难题,逐步细化完善项目下沉有关事项,让更多村集体能够甩开膀子大胆创业。
有了项目来源,如何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防范经营风险消除发展顾虑?岑溪市通过示范先行典型“引路”,稳妥走好集体经济增收的新路子。据介绍,该市选取发展意愿大、项目资源多的马路镇作为试点,在村民合作社中探索运用企业管理经验,成立项目理事会和监事会;在水汶镇探索建立“企业+村民合作社”的施工队创建模式,由合作社与建筑公司共同组建施工队承建涉农资金项目,收益按照利润情况实行浮动分红。两个乡镇的试点工作均取得良好的成效,为推行项目资源下沉工作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好经验。
为了抓好涉农资金项目的全程管理,岑溪市建立下沉项目数据库,构建市、镇联动的项目管理体系,推动各级资金、资源、项目统一承接下放,形成“项目大礼包”,让干事热情高涨的村集体踊跃参与。
据介绍,岑溪市在去年共下沉涉农资金项目52个,总投资18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130多万元,今年又全面启动新一轮项目资源下沉工作,把总投资407万元的15个“第一公里·路桥”子工程下放村民合作社组织实施建设,并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提升行动,整合16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下放到村民合作社进行管理,预计年底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超过16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欣鞠通讯员覃波在岑溪市一河两岸,义昌江绕城而过,两岸绿道绿意盎然,凉亭花廊点缀其中。夜幕降临,灯饰亮起,勾勒出桥...
岑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岑溪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