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墙壁上的烟斗时,祖母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阵阵的心酸,双眼不知不觉就模糊了,思绪也飞回到那个与祖母相依相伴的年代。 我的家乡是广西

梧州日报 2016-11-23 23:35 大字

我的祖母去世已经三年多了。每当看到挂在老家屋厅墙壁上的烟斗时,祖母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阵阵的心酸,双眼不知不觉就模糊了,思绪也飞回到那个与祖母相依相伴的年代。

我的家乡是广西岑溪市诚谏镇陀村。祖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在一个与我村相邻的叫那尧的小山村里。年轻时候的祖母做过村里地主家的丫环(丫环相当于现在的保姆)。听祖母说,在解放前,村里的陈姓地主是方圆几十里的首富(当时村里的地主是岑溪最大的地主)。后来祖母嫁给了我的祖父。祖母虽自小出生贫寒,但身上有着可贵的勤劳勇敢精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时值大集体时期,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困难日子里,祖父是村里的支部书记(村支书),是当时全镇村级的先进工作标兵。当时那个年代十分讲政治,特别是认为个人荣誉十分可贵。祖父整天忙着村里的大小事务,顾不上自己的家庭跟孩子。因此家中的一切家务重担自然都落在了我的祖母身上。可祖母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只是默默地操持家务,想尽办法含辛茹苦地把七个子女拉扯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我和我哥以及我两个妹妹相继出生,家里的人口有十多人了。祖父由于很讲政治立场,为了经营好这个大家庭,给别人一个和睦家庭的印象,在全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一直坚持不分家。那时,祖父还坚持要我的十二叔去县城读书(当时叫五七中学),因为他认为只有学好知识,将来才能有出息。那时的年代生活是十分清苦的,所以从小饥饿经常伴随着我。农村刚出生的小孩是特别受到祖父祖母宠爱的,我是祖父祖母的第二个孙子,自然是成了他们的宝贝,因此我从出生后都是由祖母一手带大的。童年时,我一直陪着祖母待在生产队里的羊栏旁的小屋。白天祖母经常带着我在山里(地名叫羊绿)放养生产队的山羊,依靠放羊的工分在生产队领取口粮。而我爸当时是在镇里的孔任村供销社食堂工作,我妈当时也是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每到农忙的季节,祖母总是白天在生产队的田间里收生产队的稻谷,晚上又不停歇地忙家中事务,从无怨言,就像一个被生活这条麻绳鞭促着转个不停的陀螺。祖父总是忙着村里的事务,直到很晚才回家,而祖母就会坐在院子里拿着烟斗,一边等祖父回来,一边和家人一起聊聊家事或村里的事务;这时我就会调皮地围着他们转,时而数数星星,时而缠着他们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祖父和祖母有个习惯,总是喜欢一边抽烟一边聊天。每次爷爷用烟斗抽完烟,就会给祖母装上一斗,吸着了就递给祖母。祖母平时不吸烟的,只有祖父在一起时才会吸。他们共用一个烟斗,久而久之这个烟斗就成了他俩之间的定情信物,相互之间传递着那个年代不轻易言说的感情。

随着时光的消逝,我在村里读完小学后便到镇里读中学。由于那时的学校生活还十分清苦,祖母就经常做好豆腐酿让去镇里赶集的人顺便带到镇里的中学给我吃,只因怕我读书辛苦,饿坏身体。而当时的祖父已经是病重卧床了,她不但要照顾病重的祖父,还要记挂着在外读书的我。只是那时的我年少不更事,不懂得祖母那份用心良苦的关爱,更不懂得如何去报答。1985年农历8月13日下午,祖父因病去世,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但祖母却显得格外坚强、淡定。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说的一句话:“人终有一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能老是沉浸在悲痛之中,只有更努力的生活,维护好我们的家,这才是对去世祖父的最好报答。”祖父过世后,每逢星期天我从学校回到家,都会看到祖母嘴里含着烟斗在家里忙里忙外。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就变成了祖母的一种生活习惯。祖母已经开始离不开那个小小的烟斗了。一天晚上,当我走进祖母的房间时,在煤油灯的微弱灯光下,我看见她偷偷地在抹眼泪。她在发现我后,一边擦眼泪一边和我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当时我不太明白,坚强的祖母为什么会一个人偷偷哭泣。后来我才懂得,祖母是为了撑起这个家而要作出坚强与淡定的样子,其实她的内心比我们还要悲痛,只是为了这个大家庭,祖母心里承受了无比巨大的悲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的五个叔叔已全部结婚了。此时,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家族变得越来越大。妯娌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和那样的矛盾。时值大家庭刚分家,妯娌间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有时祖母也被她们列为发泄对象。而祖母总是显得格外包容,依然默默无闻的日夜操劳。在那个时候,我想只有祖母独自一人去承受这种压力,并且从无有过怨言,当时祖母是多么的无奈与无助啊。祖母博大、包容的胸襟永远值得我学习。

1990年12月,我读完高中后便去部队参军了。在部队的日子里,军事训练科目较多,加之当时部队通信比较落后,三年的时间里,只能通过信件与家人联系。那时,我对祖母的问候却是很少,但想不到祖母一直牵挂着我。其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当我踏入家门口的时候,想不到在家门口迎接我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祖母。那时,她满脸笑容对我说:“长高了,长高了!”祖母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慈祥。可想而知,那时祖母对我的期望是多么的殷切啊!现在回想祖母那时迎接我回家探亲的情景,依然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退伍回家参加工作后,我偶尔回去看望祖母。每次回去都会顺便带上两条卷烟给她老人家。那时祖母头上的白发显然越来越多了,但她抽烟仍然不改用烟斗的习惯,平时会习惯性把烟支拆散后再将烟丝放入烟斗,慢慢品吸。也许只有这个时刻才能让她觉得离过世的祖父亲近一些。在我参加工作后,我曾经回去接祖母到梧州市区的家住过一次,但是没住几天她就说要回去了,她和我说在城市住得不习惯,还是住乡下好。后来从我叔叔口中得知,其实祖母不肯在城里住,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的不习惯,另一方面是看到我整天为了工作的事情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怕给我增添麻烦,影响我的工作,所以才要求回乡下住。听到这话后,我内心感到十分内疚,感慨万分。祖母想的总是别人,宁可自己受苦,从不肯麻烦别人,总怕给我们这些儿孙增加负担。我的祖母是如此考虑周到,到了享福的时候,她心里考虑的还是别人。祖母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使我永远铭记在心。

2008年3月初,祖母在我的一个叔叔家里吃完饭后,在回我另外的一个叔叔家时突然在楼梯口摔了一跤。摔跤后祖母就站立不起了。我叔叔他们急着往市区医院送。我听说后也急着赶到市中医院门口焦急等待。经过医师的诊断,祖母的大腿中部粉碎性骨折,伤得不轻。但由于当时是晚上了,做手术的医师也下班了。为了防止发炎,医生需要对祖母受伤的大腿连夜采取固定措施。在固定过程中,主治医师征求我们家属的意见,说祖母年纪大了,如果用麻醉药老人就没有那么痛苦,但恢复得慢;如果不用麻醉药就恢复得快,效果会更好。后来经我们商量,为了减少祖母痛苦,我们一致同意用麻醉药。但祖母获知后却提出不同的意见,她说为了尽快恢复,减少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她毅然提出不用麻醉药。在固定时,医师用一条顶部尖锐的不锈钢管直接从祖母的大腿中间肌肉部位刺穿到另一边,然后要用两条绳子拉直,脚跟还要吊着两个铁球,一直固定到明天。我当时站在病房里连看都不敢看。看到祖母到了这个年纪还要承受这种痛苦,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而祖母在固定的过程中表现得格外勇敢,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显得那么坚强从容,连一句痛苦的呻吟声音都没有。祖母是那么的勇敢和坚强,而这种精神令我今生难忘。

2012年农历8月13日下午,我正在单位开会,突然接到我叔叔的电话,说祖母洗完澡后突然晕倒在地上,目前还没有清醒过来,恐怕是麻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先是整个人一蒙,泪水开始止不住地往下掉,脑子一片空白,只有一个意识就是立即往老家赶。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看着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好像是看到祖母慈祥的笑脸,正在看着我。我的眼泪不停往下掉,恨不得早点到家。当我回到老家的时候,看到慈祥的祖母平静地躺在老屋中间的床上,我的脑海突然不断出现祖母慈祥的面容。祖母以往对我的期望和关怀就像在昨天,显得是那么的亲近。躺在床上的祖母手中紧握着的是她和祖父用了一辈子的烟斗。这时我才恍悟,祖母是一直用吸烟斗的方式思念着祖父,就连去世的时间都是和祖父同月同日。祖母与祖父同月同日去世的故事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村里流传的经典爱情故事。

我们在悲痛中办完祖母的后事后,按我们农村风俗习惯,要将祖母所有的遗物销毁;但我唯一的坚持就是把祖母和祖父的烟斗留下,我要好好把它珍藏起来,并暂时挂在老家屋厅的墙壁上,等到以后安葬祖母时,让祖父祖母和烟斗合葬。待到以后合葬之时,让这承载了一辈子情感的烟斗陪伴他们,这样或许才是一种爱情的永恒。

祖母一生平平凡凡,但她身上勤劳,勇敢,坚强的品质是遗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她在世时,我总认为祖母身体还健康,以后尽孝的时间还长;总以为有的是时间,没有及时尽心尽责去尽孝。祖母在世时为了这个家总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回报却少之又少。想到祖母年老时在家很少有人陪伴她和关心她,我就不禁潸然泪下。如果我们每一个子孙对她多关心一点,让她开心的度过每一天,也许祖母不会走得那么快。如今,祖母离我而去了,我才意识到今生不能再与她见面,再也没有尽孝的机会了。每到夜深人静时候,我便会带着深深愧疚怀念她,回忆她与祖父一辈子的淳朴爱情,想起她勤劳、勇敢、宽容博大的胸怀,回想她生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期望。我想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做人,原则做事,珍惜身边相处的每一个人,将她的优良品质传承给下一代,才是对祖母的最好报答。

祖母的深恩我无以回报,祖母慈祥的面容永在我心,祖母宽容的慈爱令我今生难忘,谨以此文遥寄对祖母的哀思。

新闻推荐

制售含铝面点 女店主获刑罚

本报讯为了使自己做的面点口感蓬松、卖相好看,更吸引顾客,岑溪市某面食店女店主江×非法使用含铝泡打粉制作面点并出售。因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江×近日被岑溪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个...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