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古人的童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聊
现在大家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玩具。那么古人玩什么呢?他们的玩具长什么样子?
郎骑竹马来竹马,是古人对于孩提时代共同的美好回忆。竹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郭伋[ji]传》,说的是郭伋到西河郡美稷[ji]县巡行时,有数百名儿童各骑竹马,在道旁拜迎。美稷县在今天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北部,所以人们推测,竹马的游戏可能最早就是从儿童模仿大人在草原上骑马的行为而来。
然而,竹马的玩法却不限于牧区,很早就已遍及大江南北。《后汉书》中还有一段关于竹马的记述,写的是陶谦小时候很贪玩,已经十四岁了,还乘竹马而戏,城中儿童都跟随着他,是个孩子王。后来苍梧太守甘公看到陶谦,觉得这孩子很有前途,就许诺将来把女儿嫁给他。甘公回家后对妻子说了这事,甘妻却很不乐意,说陶谦都那么大了,还成天就知道玩。陶谦是丹阳郡人,丹阳郡在今天的安徽宣城,离内蒙古草原千里之遥,可见竹马之戏当时在儿童中已经很流行了。
不只是普通百姓,连皇室贵族家的孩子也在玩竹马。唐穆宗的皇子漳王小时候“长扬射熊罴[pi],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邠[bin]国公黄裳与唐朝公主的儿子小时候“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睐光踏半臂”。后来不光男孩子玩竹马,女孩子也在玩。金朝的元好问就在《奇女严》中写道:“竹马几时迎阿姨,五更教诵木兰篇。”
宋以后,竹马作为一种玩具,做得也更加复杂化了。从一枝竹竿发展到用竹篾[mie]扎制或纸糊成马头,马头上有鼻、眼、耳、鬃,儿童的脖子上系一根带子拴住马头,后面接一根有绿叶的长竹竿,作为马身。在元明之际的婴戏图中,还有更高端的竹马,马上不仅有铃铛和缰绳,而且还装上了两只轮子,显得更威风了。
飞翔的羽毛踢毽子从明代就在民间传开了,而且多选冬、春时节来踢,以起到暖身御寒的作用。另外,在浙江地区,传统习俗中当妇女怀孕时,娘家去女婿家“送喜”时,礼物中常常有一枚或数枚毽子,因为“毽子”与“见子”谐音,有祝生男孩的寓意。
而毽子也不只是“踢”那么简单,据说毽子起源于蹴鞠[cuju],所以要真正玩好一只毽子,需要有柔韧的四肢、灵活的关节以及力量与协调性俱佳的身体素质。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写道:“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这种踢毽子的绝活在京城被称作“翔翎艺术”。清末,有位叫谭俊川的踢毽能人,从13岁起开始练习踢毽子,经数十年,练就一身绝活,名号“毽儿谭”,他后来写成《翔翎指南》一书刊刻发行。其实,孩子们踢毽子就不必有这么高的要求,重在玩,开心就好。
七巧板、九连环古代的家长一样重视早教,所以他们会给孩子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这类玩具中的“销冠”要数七巧板和九连环。七巧板来源于北宋进士黄伯思设计的“燕几图”。燕几是招待客人用的案几,黄伯思设计了七张长方形的小案几,它们可以根据宾客的人数进行组合拼接,形成不同大小的桌面来使用。后来燕几图经过后人的几番再利用,在清嘉庆年间终于形成了“七巧板”,“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以后也受到喜爱,据说拿破仑在被流放时也以七巧板做消遣。
作为家长来说,塞给孩子一副七巧板,既能让他们少搞“破坏”,而且对锻炼儿童手脑能力大有益处,实为一款两全其美的带娃“神器”。
九连环则更早一些,在明代已经畅销了。“九连环之制,玉人之功者为之,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今有此器,谓之九连环,以铜铁为之,以代玉,闺妇孩童以为玩具。”
看来,我国古代的玩具也是多种多样,不比现在差多少呢,古人的童年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寂寞!(来源:贵州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苍梧讯(记者/梁乾胜通讯员/廖伟)“有了融资担保,我们向银行贷款30万元成立了合作社,今年六堡茶种植面积扩种了1000多亩,村...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