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采风走笔 黎杰源

梧州日报 2021-01-14 06:59 大字

近日,苍梧县作协组织会员到六堡镇采风,我跟随文友一同前往。

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到六堡镇,但这一次到六堡镇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凡到过六堡镇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六堡镇的路是以弯多路窄出名,同六堡茶的名气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知情人透露,从山心到六堡镇区共有两百多个弯,很多人坐车到六堡镇都承受不了颠簸之苦。但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宽阔平坦的梨马二级公路带给人们的是无比舒适畅快的乘坐体验。

我们第一站首先来到苍松茶厂,走过古色古香的牌坊,往右转走上一个斜坡,就到茶厂的大门前,门楣上“六堡茶厂”四个大字赫然入目。再仔细一看,大门的门柱和旁边的围墙都是用一块一块的石头砌筑起来的,大门上方盖着瓦,眼前看到的一切告诉我们,这个茶厂是有一定“年份”的老茶厂。果然不出所料,据茶厂的工作人员介绍,苍松茶厂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六堡公社茶场,2006年改制为苍松茶厂,生产的六堡茶远销东南亚及欧美。苍松茶厂赢得了一系列荣誉,一个个各种字号的荣誉叠加在一起,像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光芒四射,让人看了有眼花缭乱的感觉。

沿着水泥铺设的道路走进茶园,蓝天白云下,茶园越发显得静谧美丽,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整个茶园仿佛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一片片青绿色的茶叶在金色的浸润下,越发显得生机勃勃。路边一棵挂着“百年茶树”牌子的茶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茶树约三米高,茶树的根虽然不大,却有很多分枝呈伞状向上生长,留下了满树的沧桑,每一条分枝枝叶繁茂,见证了百年时光流逝。“老茶树出产的茶叶,味道十分独特,真可谓百年锤炼,修成正果。”听随行的工作人员这么一说,大家像见到百岁老人一样,争相站到茶树前与“百年茶树”来一张亲密的合照作留念。再往前走,看到有几个茶农拿着锄头在除草,大家迅速围上去向茶农了解情况。“茶园里总共有多少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多少?”“什么时候开始采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亲切地与茶农侃起了“大山”。个别文友还拿过茶农手中的锄头,在锄头的一起一落间体验茶园除草劳动,体验汗滴“茶”下土的艰辛,重温童年时在老家劳动的乐趣。

要了解六堡茶的历史,六堡茶博物馆是必须要看的地方。走进六堡茶博物馆的大门,一幅巨大的“茶船古道”地图在向我们“招手”。看着这幅地图,我仿佛看到一艘艘载满茶叶的帆船从六堡合口码头出发,沿六堡河、东安江、西江、珠江航行,出海后直达南洋。随后一层楼一层楼走上去,与无数幅精美图片对话,与收藏的文物打照面,霎时,我们像是乘坐时光机穿越时空,返回到远古时代,倾听古人述说六堡茶的发展历史和六堡茶文化。

在塘平村,风雨桥、凉亭、鸳鸯榕等景物,让人耳目一新,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两名老人坐在古榕树下时而开心地聊着张三长李四短,时而谈古论今,诉说家园的沧桑变化。我们还与六堡茶传统手工制作传承人韦洁群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她向我们揭示六堡茶香飘万里的奥秘。

这次采风活动,一件事情令我十分感动。到苍松茶厂采风时,我停好车后,用手提袋子装着相机下了车。但直到在博物馆采风时,我发现我手上拿的袋子不见了。于是,我马上折返回苍松茶厂,我揣摸着应该是在茶厂接待室喝茶时落下了,但接待室的工作人员说没看见有袋子。我记得袋子里除了太阳帽外,还放了一个钱包,但钱不多,顶多200来块,还有一张广西新闻摄影学会的采访证。不见就不见了吧,反正钱也不多,证件不见了可以再补办。

回到家后,晚上九点多钟,我整理当天拍的照片,当点击在苍松茶厂大门口拍摄的合照时,我惊奇地发现照片左边那棵树的树根旁边放着一个袋子,我把照片放大仔细一看,正是我的袋子。我这时才记起,在拍合照时,我把手提袋放树根旁边,拍完合照后忘记拿了。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心中一阵狂喜,但瞬间又平静下来。“过了这么长时间,人来人往的,还能找到袋子吗?”无数个问号在我的脑际间飘来荡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电话给在六堡镇工作的文友,他接到我的电话后马上驱车到现场查看。“袋子找到了,东西都在呢。”十多分钟后,电话那头传来了文友熟悉的声音。霎时间,我的心底深处猛地升腾起一股暖流,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还是十分和谐友好的。

新闻推荐

泄私愤砍伤多人凶手李小文二审维持死刑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黄乒宾)2020年12月30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小文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