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大数据成为城市精准管理“慧眼”
本报梧州讯(记者/梁乾胜通讯员/唐娟)在梧州一处开阔地上,一架无人机缓缓起飞,飞到一定高度,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实时监控画面,地面情况一览无余,楼顶的一个水塔、一个空调外机,都能被发现……7月13日,梧州市举行无人机航拍查控打击违法建设系统平台启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向记者展示如何操控无人机查处违法建设。
“通过无人机无死角、全方位、清晰地呈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梧州率先使用数字打击违法建设。
以前梧州市违法建设的查控手段,主要通过巡查发现、群众举报等传统模式获取,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巡查不广、发现不快、查处不易”等问题,很多楼顶偏僻的地方,执法队员难以上去,而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可为楼顶加建等难以进入现场拍摄的区域提供证据材料。
无人机航拍查控打击违法建设系统平台,是通过无人机航拍固化梧州市的城市建设现状并建成三维实景地图,后期利用无人机定期航拍更新现状,由平台配套的“梧州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前后时正射影像比对自动生成疑似图斑,分发各辖区执法单位进行查处,最后反馈核查信息。该平台的启用,标志着梧州市在广西率先使用无人机航拍查控违建,进入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天罗地网”查控新模式。
目前,该平台已获得以2019年10月为时间节点的市本级建成区及城郊接合部约180平方公里的影像图,并利用从彩虹4等无人机航拍获取的数据影像进行比对,生成市本级首批疑似图斑。通过无人机高清航拍监测和人工巡查相结合,让新增违法建设无处遁形,提高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查处效率。据统计,今年1-6月,市本级各城区共查处新增违法建设295宗,查处违法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蔓延态势。
“2019年10月以后新建的,经核实没有合法手续的,一律按违法建设查处。”梧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吴情操表示,今后,将定期使用无人机对城区范围进行航拍,对于违法建设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全面遏制无序乱建的风气蔓延。
无人机航拍查控打击违法建设系统平台应用,是梧州市实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梧州市不断开展城市数字化建设,实现除害和兴利并举。
地质灾害防治实现“群防+技防”联动。梧州市在全区率先启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为现场快速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初步实现市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预报预警科学化。曾经造成苍梧县六堡镇塌房6间的台风“琵琶”和京南镇房屋后山塌方的台风“妮妲”都因预警预报到位,撤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9年,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局、深圳思凯微电子公司、武汉大学成功研发“北斗+广播”地质灾害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在全国首次采用“北斗虚拟基准站+栉状土壤含水率测试仪+广播传输”低成本、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实现提前预警预报。目前,该系统已在梧州市宝石园8号地块北侧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开展试运行。
运用无人机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针对当前1∶50000基础地质灾害调查在精度和深度上难以满足防灾需求的情况下,梧州市正在探索运用位于当地的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基地和彩虹四无人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基础性工作,争取尽快实现1∶10000精度地质灾害调查,为科学分析预防地质灾害提供技术支持。
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率先实现联网对接。梧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与国家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成功联网对接并实现单点登录,成为广西6个试点城市中第一个成功联网的城市。通过平台,城市各主干道环境情况、网格员管理实时数据、洪涝灾害易发点实时监控等数据一目了然。一期覆盖梧州市现有建成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建立“一级监督、二级指挥、协同处置、网格管理”的大城管管理制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实现精确、高效、协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有效助力“四城联创”工作。
新闻推荐
10日9时许,万秀区大中路一个公告栏被不少的小广告占据。记者杨扬摄10日10时许,万秀区五坊路一建筑物的墙壁上贴有不少房屋...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