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曾毅院士
1980年,广西鼻咽癌协作研究第一次会议在梧州市召开,曾毅院士(第二排左四)参加活动并指导相关工作。作者与曾毅院士(左)合影。2012年,曾毅院士参加梧州市鼻咽癌病因学及分子机理重点实验室挂牌仪式。
汤敏中
前几天,我接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原院长,梧州市政府科技顾问,我国著名病毒学家曾毅,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斯人已逝,而我的脑海里,全是曾毅院士的音容笑貌。他多次来梧州指导鼻咽癌研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记得第一次与曾毅院士见面,是1996年。那年,我刚从大学毕业到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曾毅院士来梧州指导工作,当晚,他召集肿瘤防治研究所的人员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当介绍到我是新来的年轻人时,他主动握住我的手说,鼻咽癌的防治研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加入。我向他介绍了大学期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做毕业论文的情况,他“噌”地一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对我说,“我们就需要这种有科研经历的年轻人,以后你来我的实验室,鼻咽癌基础研究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经历了一天的舟车劳顿及工作的他没有一丝疲倦的感觉,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也完全看不出是一位近70岁的老人。梧州市是全国乃至世界的鼻咽癌高发区,发病率及死亡率远超出广西及全国平均水平。为了做好这项地方病防治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梧州市开始系统性地研究鼻咽癌的防治,梧州市肿瘤防治中心(原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鼻咽癌筛查工作的单位之一。1996年起,市肿瘤防治中心和市红十字会医院有机结合,推行鼻咽癌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获授国家鼻咽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而这个基地在曾毅院士的支持和帮助下,成长更快了。
曾毅院士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978年开始,曾毅带领实验室成员来到广西,在梧州市苍梧县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鼻咽癌前瞻性防治研究现场。医疗队成员深入农村、厂矿挨家挨户去开展血清学普查工作,与梧州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我有幸到曾毅院士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的肿瘤病毒室进修学习。每次去找曾毅院士指导,他总是循循善诱并给出建设性意见。期间我也多次跟随曾毅院士到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院校做学术报告。他精神饱满、饶有情趣、生动形象地讲述科学问题时总能打动每一位听众并获得热烈的掌声。
曾毅院士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鼻咽癌研究工作的进展,2012年梧州市卫生系统鼻咽癌病因学及分子机理重点实验室挂牌的时候,已是83岁高龄的曾毅院士亲自来到梧州为我们的重点实验室揭牌。他说,梧州市的鼻咽癌研究从早期的病因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到现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都是与学科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你们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与基础,在分子机理方面争取有所突破。他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让我们深感身上的重担。
在曾毅院士住院治疗的几年间,每次我到医院探访时,他总要跟我谈论实验的情况及未完成的工作,他时刻惦记着实验室开展EB病毒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叮嘱我协助完善论文内容,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审阅文稿,让鼻咽癌疫苗研究成果能尽快被学术界了解及认可。
曾毅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治学严谨、勤勤恳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病毒学的发展。他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和怀念。
(作者系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助理、市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二三、一二三……”近日,在苍梧县狮寨镇岛朝村岛朝组,几个电工师傅扛运电杆时有序的口号声在寂静的大山上空回荡...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