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闻的不了情
2019年6月26日,黎杰源在旺甫镇八会村公路塌方现场采访。
黎杰源
1996年,我的文章《山泉进农家 村民乐哈哈》在《梧州日报》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在报纸刊登文章,对我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之后,写身边事、写不平事、写自己经历的事,我迷恋上了写稿,成了《梧州日报》忠实的读者和通讯员。
那时单位还没有电脑,写稿都是用手抄的。起好草稿经过无数次反复的改改画画之后,就用圆珠笔、复写纸一式复写几份,抄完后装入信封,贴上邮票向报社、电台邮寄。稿件若得不到发表,连邮费和买信封的钱都亏掉了,所以那时投稿也挺难为情的。为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妻子利用去梧州进货的机会把稿件带到梧州,投到报社设在街上的《梧州日报》稿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1996年至2002年,我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在各级报刊发表了不少的文章。由于我写作热情高涨,2002年底,组织上把我调到苍梧报社工作,除要做好《苍梧报》的采编外,还要积极向《梧州日报》等投稿。于是, 我与《梧州日报》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调到苍梧报社工作后,发送稿件可以用传真,但也是要用稿纸抄好,再通过传真机发送。后来再经过几年的发展,互联网电子邮箱应运而生,只要在电脑上写好文章,就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投稿更加方便快捷了。
调到苍梧报社工作后,我写稿的时间更多了,见报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经常写稿,同《梧州日报》编辑的联系更加密切。他们都是热心人,乐于与通讯员打成一片,他们态度诚恳,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平时,他们经常会通过电话、QQ或微信约我写稿。他们有着很强的责任心,交稿后如发现稿件有缺陷,他们会立即提出修改意见,要求作者修改补充完善后再投稿。这样可以保证稿件质量,作者的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写稿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我在宣传部门奋斗了15个春秋。这段时间向《梧州日报》投送了大量的稿件,连续10多年被评为《梧州日报》先进通讯员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梧州日报》编辑对我的厚爱,对我的培养分不开的。即便现在不在宣传部门工作了,我仍然一如既往地给《梧州日报》撰稿投稿,一些编辑也时不时向我约稿。承蒙编辑的厚爱,今年我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截至目前已有几十篇稿件见诸报端。这是我二十多年来与《梧州日报》结下的缘分,我要让这段缘延续下去,直至永远。
新闻推荐
本报梧州讯近日,苍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干部来到退役老兵潘启志家里看望慰问。一时间,屋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样的场景,在...
苍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梧县这个家。